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对宪政的追求从清末民初就开始的,但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与宪政一次次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又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走宪政之路。因此我们应积极培育中国的宪政文化,为宪政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宪政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为宪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杨荣清 《大学时代》2006,(8):5-6,13
我国对宪政的追求已有百年,但今日的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宪政,究其原因,主要有宪政文化的先天不足、宪政建设动力的缺失、宪政制度建设有缺陷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等,面对这些困境,我国的宪政之路该怎样走?本文认为,应积极培育中国的宪政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宪政的追求从清末民初就开始的,但是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与宪政一次次擦肩而过。今天,我们又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走宪政之路。因此我们应积极培育中国的宪政文化,为宪政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宪政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为宪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宪政起源于政治文明的发展,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宪政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内核,丰富并演绎着现代政治文明,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际,我们要采用多方途径推动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但政治文明的发展和实现要依靠宪政文明来保障。宪政是政治文明的逻辑前提,没有宪政就没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就是政治由暴力的政治、野蛮的政治转向文明的、对话的、理性辩论的政治。宪政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发展上的内在逻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特色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上剖析这些逻辑联系,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江泽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宪政建设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以1982年现行宪法颁行为界碑,新中国宪政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通过回顾建国六十年来的宪政建设,本文得出了几点关于我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启迪,并对当前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保障作用,三大文明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代化目标已经呼之欲出。我们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杨平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5):128-132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必然要求是实行宪政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宪政的实现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分权与限权的国家体制等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2.
本论述了宪政和政治明的关系,阐明实施宪政是建设政治明的核心,并提出了实施宪政的几个措施,如加强宣传、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宪法司法化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是高度一致的,而且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之间早已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它所特有的政治功能,对于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与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我国政治领域的重要目标。本认为,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现代法律是对契约关系的确认。因而,政治明的实质是用法律来规范政党、政府和公民的活动,所以,政治明的要求是政党、政府和公民守法。  相似文献   

16.
政府现代化作为政府以自身及其运作的合理化为目的而进行的持续变革的过程,是政治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着眼于政治文明的理论视野,我国的政府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政府职能社会化转变不力、公共行政理念的创新程度不够、公共权力异化以及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政府公共行政的现代化手段推行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要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积极寻求我国政府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既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又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多机遇。我们要从国情出发。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广泛、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力图在政治文明视域中对建国以来政治参与进行梳理,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政治规律,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生前没有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清晰可见其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脉络。邓小平对政治文明思想的贡献主要在于抓住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民主政治,并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始终围绕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将其贯彻于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实践与探索之中,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必由之路和立足点等方面理论成果,事实上建构起“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