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当今社会极为普遍,无论是数学研究还是数学学习,其目的之一是将数学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通过数学模型这个桥梁来实现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简单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利用数学模型解决一定  相似文献   

2.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路径。“生活原型”是数学建模的逻辑起点,“数学化”是数学建模的有效路径。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助推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同时要引导学生为数学模型赋予意义,让学生变式迁移、应用数学模型。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教师要相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应用问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把解得的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部分中考试题,对如何建立应用题的数学模型进行归类解析.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数学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因此,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知识,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各种职业时应用数学模型打下良好基础。本文结合数学模型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案例研究,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对高职生进行突出专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的职业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活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反之,我们要培养学生把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生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模型思想是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垓心概念之一,模型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我们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要善于将一个数学模型转化为另一个数学模型,以求得问题的巧解.有些题目本身又孕育着不同的数学模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来进行构建数学模型.一、建立几何模型诸如工程定位、边角余料加工、拱桥计算、皮带传动、修复破残轮片、跑道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问题,涉及一定  相似文献   

7.
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2001年秋实施的课程改革,我国首次将“数学模型”引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来,并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本身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各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推论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倡导“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释意、拓展-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1):77-78
数学建模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和思想,数学模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概念、理论和内容具象化,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效率,并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笔者首先对初中数学中数学模型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举例和分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应用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