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尿浊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历代多以阴虚燥热立论。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虚论、肾虚论、气虚论等新观点颇受青睐。血瘀学说普遍重视,并广泛用于临床,极大的丰富了消渴的病因病机学说。综观消渴病的诸多治法,有养阴、清热、温阳、补肾、益气、健脾、  相似文献   

2.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尿浊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历代多以阴虚燥热立论.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虚论、肾虚论、气虚论等新观点颇受青睐.血瘀学说普遍重视,并广泛用于临床,极大的丰富了消渴的病因病机学说.综观消渴病的诸多治法,有养阴、清热、温阳、补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这些治法的应用均取得了一定疗效,而从痰湿论治的并不多,究其缘由多囿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之论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CRP的关系。方法:将90例入组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中医症候分型标准分为3组(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各组于入组后24小时内进行血脂及CRP检测。结果: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43例,占47.8%,明显高于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中TG、TC、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以痰瘀阻络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TG、TC、LDL-c、CRP水平较高(P0.05),中医的痰瘀可能与血脂、CRP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患是多脏腑受损的综合症,病因病机复杂,本虚标实,虚中夹实之证。该病之所以成为社会性疾病有其多方面原因,由于年迈体虚,肝肾阴亏,脾虚气弱,阴阳失调,气血瘀滞,致痰浊血瘀阻滞脉络,并常因情志和季节变化而诱发,随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系统逐渐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五脏六腑功能衰退紊乱,必然引致该病发生,烟酒毒品嗜好的增加,空气水源食品之污染,日益扩大,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因素。过度安逸,脑力体力劳动偏差,精血暗耗,是发病的内在基础。气滞血瘀,气血阴阳紊乱失调而致气虚血瘀是其共同病理基础。下面从五脏功能探讨其治法。  相似文献   

5.
王芳  吴应清 《科学中国人》2023,(5):29-31+82
<正>病证结合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的缺失是当前中医药行业的瓶颈问题,严重限制了以血瘀证这一临床最常见证候为主要证型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主任医师付长庚,是我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者。十余年来,他埋首浩瀚古今文献、坚守临床一线,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理念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建立了可用于量化诊断和证候疗效评价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突破瓶颈,推动了行业发展,为发扬中医药文化贡献了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6.
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采用证素辨证思维对脏腑辨证中的"病位"、"病性""定量"、"验证"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口臭,也称口臭病、口气或口腔异味,是指呼吸或张口时散发出特殊异味的一种病证。口臭与口腔疾病以及胃肠疾病等息息相关,口臭不及时治疗,引发其他病的隐患将大大提高。目前,被口臭困扰的人群并不罕见,口臭也是当今社会影响人们进行社交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体质是影响人体正气的基础,体质是生理之偏,病证是病理之偏。病证在不同的体质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演变、转化。通过探讨体质与口臭病的相关性,旨在以体质为基础来进一步探讨口臭的临床证型以及通过调理体质实现口臭的防与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少阴病病机及少阴病用四逆散的机制。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查找出近十年医案专著及期刊等关于用四逆散治疗病证的医案,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共纳入117则四逆散医案,其中以腹中痛、四逆、咳、悸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多见于气郁兼有阳虚轻证之人。结论:少阴病其病机关键在于少阴枢机不利、阳虚寒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在血瘀型IgA肾病中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搜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蛋白质组学在血瘀证IgA肾病领域研究概况。结果:M/Z为8713.48的蛋白峰可能为IgAN血瘀证的特异蛋白,水蛭可能是通过调控该蛋白治疗IgAN血瘀证。结论:蛋白组学为IgA肾病的证候分析、诊断及预后提供了证据,起着辅助临床诊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1):7-8
我国有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证候诊断标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在近期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作的“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基础研究”国家973计划项目专题报告,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的800多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藩篱薄疏,哮喘频发,对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衰一是,祖国医学在小儿哮喘临床的成功运用并非鲜见。古往今来,有关论述屡见案端,经参阅古今文献,对其证治渊源进行系统阐述和辨析,阐述体质学说、夙根学说到五脏相关学说的发展进程。本篇主要论述哮证的体质学说和五脏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中西医对于血瘀型先兆流产的认识,并论述了医家对于不同原因导致血瘀证,采用行气活血、补肾活血、清热补肾活血、养血化瘀及单纯活血化瘀,同时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瘀型先兆流产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德洛  童丽  张艺 《西藏科技》2012,(7):43-45,47
上壅病是藏医学具有上壅症状的多种疾病通用的病名,由于通用名代替具体病名的习惯和出于简略病名以及相关理论尚未整理统一等原因,在历代医书中出现了多种疾病通用“上壅病”的现象,以致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及研究过程中出现混淆甚至有误解的问题。因此,文章以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上壅病文献记载为依据,针对各种不同上壅病证的病因、症状及治疗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各上壅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区分,达到以疾病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为主要鉴别点鉴别各上壅病证,以及初步整理出各上壅病基本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甘胆酸(CG)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收集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血瘀证4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记录4种不同证型患者及对照组与血清C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差异。结果: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TC、TG、H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同时,湿热内蕴组相较余组升高更显著,由此而知,湿热内蕴证患者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及血瘀证。该研究提示血清CG含量测定对肝硬化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实施数年来,权威披露的阶段性成果看来已取得显著进展。深入考察发现,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研究面临三个无法回避、难以逾越的困难,即中医脏腑的概念属性问题、中医理论中核心"概念"(证、证候、病机、证素、病因)混乱问题和基于西医疾病辨证所属症状和辨证的虚拟性问题。其中既有中医理论自身的问题,又有学术界自行制造的麻烦。两者交织在一起,成为时下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正视、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理性地叫停此项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的疾病,林寒梅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以肾精亏虚、阴阳失衡为主,与脾虚、痰湿、血瘀密切相关,治疗上注重补肾填精、益气健脾、化痰祛瘀,同时辅以西医治疗缩短病程,提高临床远期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此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鼻衄症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传统中医认为鼻衄亦有“实”证和“虚”证两种之分。“实”证的病机为内热炽盛、迫血妄行,一般运用泻心汤、犀角地黄汤,并适当配伍一些凉血止血的药物。“虚”证的病机为脾虚统摄无权,即临床常说的“脾不统血”病症,一般使  相似文献   

18.
富梅 《科学中国人》2014,(5S):17-17
舌通过经络气血与脏腑密切联系,舌象可反映脏腑气血的虚实,舌苔可辨别邪气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象为辩证施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舌象的变化了解正气盛衰、病邪深浅、判别疾病的轻重、以确定相应的护理级别;通过察舌象以了解病情进退来判断疾病的转归,分析药物的疗效:“舌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之薰蒸。”通过察舌象来指导病人饮食忌宜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察舌象综合辩证以判寒热并嘱咐患者起居注意事项等等是为重要。总之,观察记录舌象的变化对于临床上辩证施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颈心综合征     
《中国科技信息》2002,(7):72-72
颈心综合征是以颈病与冠心病、心绞痛同时并见,且颈部病理改变引起、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发作为特征的病证.本病并不少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除颈病症状外,还有胸闷、心慌、心绞痛、憋气、短气等心脏病症状.张必清教授研究认为:颈部病变压迫了椎底神经,进而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细胞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的发作,为冠心病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在治疗上,冠心病与颈病同治,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颈心综合征     
颈心综合征是以颈病与冠心病、心绞痛同时并见,且颈部病理改变引起、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发作为特征的病证.本病并不少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除颈病症状外,还有胸闷、心慌、心绞痛、憋气、短气等心脏病症状.张必清教授研究认为:颈部病变压迫了椎底神经,进而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细胞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的发作,为冠心病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在治疗上,冠心病与颈病同治,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