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科学研究具有审美性质,乃因为,它是一种对真理的热爱,对研究主体充满神秘的诱惑,有着宗教般的魅力;它是一种创造力的绵延,源于主体某种神秘生命力量之冲动,超越了世俗之目的与手段,具有"可好玩"与"不可用"之意蕴;它是一种诗性的生活,朴实无华,简单纯洁,聚集了憧憬、勇气、陶醉与幸福等生活要素。目前的问题是,科学研究之审美性质被遮蔽,即真理之用遮蔽真理之爱,技术理性遮蔽创造之绵延,绩效管理遮蔽诗性之生活。其应对策略是,以真理之爱代替真理之用,以审美理性代替技术理性,以厚生惟和代替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着功利遮蔽灵性、愚昧遮蔽智慧、守旧遮蔽创新等问题。笔者力求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揭示雷夫教育思想的现实生命力,丰富其内涵,使雷夫的教育思想焕发出新时代的价值光彩。一、用雷夫教育思想更新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雷夫始终认为爱是教育动力的源泉,爱心是每一个教师的必备教育素养。然而,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变的基调。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纯洁美好的情感。如阳光温暖了人灰冷的面颊,如雨露滋润了人干涸的眼睑。爱是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们共同向往的完全一样的心灵沐浴。但阳光也有被乌云遮蔽的时候,雨露也有被风沙吞噬的命运。比如中学生对“爱”的别解就比较多。他们高唱的“爱”之歌,其实质是——缺乏奉献精神的中学生认为爱是单方面的付出。因而他们开口往往是  相似文献   

4.
雅斯贝尔斯运用哲学存在主义观点从精神自由的全人、爱的对话和交流平等三个角度阐述了他对师生观的理解。他的师生观对于人之存在的现实遮蔽的师生观具有一定的揭示作用,计划教育、注入式教学及有差等的爱等问题亟待解决。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师生观对探赜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学生、营造对话爱的氛围、建立平等交往的师生观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法哲学原理》中,家庭是黑格尔伦理观念发展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中,黑格尔阐述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观,认为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而家庭则是以爱为本质的直接的伦理实体。既深刻又片面,深刻于伦理性的突出,片面于经济关系的遮蔽;同时倒置了家庭与市民社会、国家的关系;且充满了对于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1941年提出《药》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并正面解读华老栓夫妇形象。这一阐释话语的民间价值取向因建国后的不同时期主导意识形态语境的制约,长期被革命话语和启蒙话语所排斥和否定,故该观点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在《药》的阅读接受史中,华老栓夫妇形象"愚昧"等负面特征被放大,而其作为底层贫民的善良、爱子等正面特征被遮蔽。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博览》2011,(7):30-31
所有爱我的人们啊,如果你们真的爱我,请给我醒在梦境上,梦在清晨上,晨在川流上,流在船岛下,岛在轻浮下,浮在狂热上,热在初雷下,雷在白昼上……初春的河流,渺白的纱衣,婉然的低声,交错的莺歌,矫健的燕舞。海鸟歌吟,水帘遮蔽……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精神的内涵可理解成:为师者的"爱",为学者的"自由",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而如今,大学教师却由于受到物化世界的遮蔽、世俗权力的挤压、自我顺从的伤害,导致应有的爱已妥协于工具主义,自由思想逢迎于世俗权力,良知责任蒙蔽于媚俗文化。我们需要让大学教师走出工具主义,唤醒教育爱;消解官本位主义,营造自由生活;尊重高雅情趣,重建知识分子的良知。  相似文献   

9.
教师之爱蕴含着教育得以成立的先验基础,是教师教育情感的本源,是理想师生关系的彰显。但数字技术在赋能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威胁了师爱的存在境况。这具体表现为数字化对爱之教育“他者”主体性的遮蔽,对教师教育情感体验的消弭,对师生爱之交往关系的基础——信任、责任和民主的解构。由此,需要践行智慧型教育数字化,丰富教育数字化的情感构成,推动教育中的数字民主建设,探索张扬师爱的数字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Flash遮蔽层”是Flash动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Flash的、年多有趣的动画效果都是用遮蔽层实现的,如探照灯电影文字、放大镜和百页窗效果等。Flash的遮蔽县是一种特殊的图层,该图层具备了遮蔽属性。只要在遮蔽层上画一个像素点,这一点就是镂空的,透过它就可以看到下面被遮蔽的内容,而在遮蔽层上没有画点的地方,则必是遮蔽(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11.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那些隐匿在黑暗中的云朵瞬间把太阳遮蔽,阳光从云朵里投射出来,映出云朵的轮廓,像一个模糊的幻境。云朵蘸满了墨水一样沉甸甸地粘在暗色的苍穹,欲来的雨云塞满了曾经湛蓝的天空。然后,雨水铺天盖地而来。  相似文献   

12.
朱昱熹 《文教资料》2010,(18):177-178
在探讨"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一重大命题中,从五四到建国的女作家们都用自己的作品做了第三种答案即:"参加革命。"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将这一具有女性意识的命题建构成以女性为自我主体的女性话语体系和表达女性自我认知的文本。但由于时代话语的遮蔽,之后的女作家们如解放区女作家郁茹的《遥远的爱》逐渐地拉近了女性立场与主流话语宏大叙述的距离,并且最终大一统的民族话语遮蔽了女性立场,到了《青春之歌》中女性并丧失了原有女性立场,成为了宏大叙述的寓意体。  相似文献   

13.
真理是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之一.哲学在古希腊有"爱智"之意,因而有人把古希腊的认识论称之为知识论,贯穿核心的是一种求真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无可遮蔽的光芒和难以僭越的地位,其中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然而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误读,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走向了歧途,其本真被遮蔽、遮光,可谓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作者与解释者之间的反差使然.应该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和方法重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还其以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灯     
学习是灯。可以照亮我们的心情。正是因为心的狭隘,一小片阴霾(mai)就可以遮蔽心空,让灰黯郁闷弥漫不散。而学习——对心灵疆土不断的开垦和拓展。让我们的心变得博大、宽容和坚强。一个爱学习的人,必定是一个乐观的人。  相似文献   

15.
马进 《中学教育》2020,17(1):11-18
教育的世界是植根于爱的世界。在教育的所有秩序中,爱有着本体论的意义,具有其他秩序无可比拟的优位性,是教育世界得以开启、展开的原动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爱也会遭遇各种失序、错位的生存论困境,诸如控制-占有式的教育爱、婴儿-依附式的教育爱、平庸-放纵式的教育爱等,常以各种沉沦的方式遮蔽教育爱的本真绽现。从教育爱的优位角度揭示着爱的原初意蕴,也许能给教育爱的实践以一定的价值启示。爱不仅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还是一种意向动姿,是教育从较低价值向较高价值的超越。在爱与师生关系之间,师生共同寓于爱,是"共属一体"的共爱者,爱之闪耀始终与师生的存在同在。从教师角度看,教育爱的价值实现依旧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勇于肩负起"他者"意识,通过我为他者的"绝对责任"和实际的"爱的行动"践行爱的本真到场,以引领学生在教育的诗意田园里寻获师生共在的"诗意栖居"和"精神幸福"。  相似文献   

16.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是大学文学教授尝试进行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验报告。它指出当今语文教育存在遮蔽人文精神、遮蔽创造力、遮蔽能力、遮蔽文本、遮蔽母语等"五蔽"现象,提出了用现代民主与科学精神来进行"去蔽"和"立人"的观点。实践中,他走进中学课堂与中学生共同研读鲁迅,领会鲁迅精神,"与鲁迅相遇",为大中学现代文学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7.
Flash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制作动画的一种软件,遮蔽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技术,Flash运用得巧,可创作出既漂亮又奇特的动画效果。下面通过实例探讨Flash的遮蔽技术及其应用。 Flash遮蔽技术属于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它指由遮蔽图层和被遮蔽图层两部分有机结合形成特定效果的技术。遮蔽图层的作用是:可以透过遮蔽图层内的图形(包括文字,下同)看到其下面图层  相似文献   

18.
篮球是一项对抗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决定篮球比赛的胜负的就要属于得分了,但是得分就要靠投篮才能得到,因此说投篮的命中率就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采用遮蔽视觉的投篮训练队投篮命中率的影响为对象,以文献资料法、观察录像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遮蔽视觉投篮训练对投篮的影响得出相应的结论:遮蔽视觉投篮训练对投篮稳定性有积极作用;遮蔽视觉投篮训练对手掌触球感觉提高;遮蔽视觉投篮训练提高实战当中投篮命中率;遮蔽视觉投篮训练对投篮技能形成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诉求表达是利益能够得以维护的前提,弱势群体的诉求表达中存在较严重的遮蔽效应,从而导致其利益的实现受到较大影响。遮蔽效应可区分为内生遮蔽和外在遮蔽两种,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必须突破遮蔽效应的制约才能更好地促进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从而在更广泛意义上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进步。  相似文献   

20.
行政决策被传统行政法理论遮蔽原因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决策被中西方行政法理论所遮蔽的共同原因是传统行政行为分类理论未将行政决策行为归入其体系。然从比较法的视角看,因法治历程和传统不同,中西方行政决策被传统行政法理论遮蔽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在西方国家主要有三种原因:行政决策被立法决策遮蔽;行政决策被消极行政遮蔽;行政决策被行政管理遮蔽。在我国也有三种原因:尚未完善的法律体系;行政决策被党委决策遮蔽;行政权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