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古代体育服饰的发展变化历史,从儒家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人自身的思考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三方面分析了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内涵,并从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全民健身实践角度分析了古代体育服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管窥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儒家传统文化对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影响,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规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本文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来源、体育游戏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体育游戏的教育与传承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特点注定了体育游戏过于重视社会价值和教育性,忽视个人价值和娱乐性。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由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的肢体技能孕育发祥而来;经过积累提高而初具雏形。到了战国时期,逐步将体育活动理性化、概念化、社会化,使体育成为一种社会人文现象。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新历法的制定、治国思想的确立,使古代中国体育文化定格于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从此、中国体育文化就按照这种框架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结束了中国古代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过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至今仍然发挥着其积极作用。如何保持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影响,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蒋纯焦 《体育学刊》2007,14(1):85-88
颜元以“习行”的哲学观为基础,较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到了体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和对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社会价值。颜元在中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史上具有独到的建树,构建了以礼、乐、射、御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体系,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包含悠远丰富的体育文化。本文从产业视角出发,根据中国古代体育的主要发展历程,以典型案例为线索,结合传统文化理念,探寻我国古代体育产业经营的踪迹,并为认识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育产业和把握体育市场发展提供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9.
试析中国传统体育的弱竞技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现代体育鲜明强烈的竞技性相比较,中国传统体育呈弱竞技性。本文试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探讨分析中国传统体育弱竞技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体育,在中国辉煌的历史长河中似乎并未留下鲜明的足迹,但貌似平实的种种体育之雏形却逐渐渗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之中。文章试图将中国古代体育发展中的诸个“不凡”的印记悉数道来,以此展现其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员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圣贤对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和经验总结,是华夏儿女几千年来的社会道德之衡量尺码,也是中华武术不可或缺的理论组成部分。文章认为,若将"四书"列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的学习课程,意义深远。对于当代的武术专业人才,无论是提升文化素养,还是深化国学文化,或者规范道德行为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和统治地位,它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它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在体育思想、体育价值取向体育体系和体育运动项目风格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3.
究其实质,颜元学说之所以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扭转乾坤的显赫地位,就在于一种“以身为本”思想决定了不是心的冥思静想而是身的行动实践成为其为学的终极宗旨,这不仅意味着一种“体育优先”的思想前所未有地得以确立,而且也是对体育所尚的“武勇”之主旨的积极推举。因此,颜元思想既代表了对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后儒“重文轻武”积弊入室操戈的大力抨击,又以其对周孔原儒的“文武相济”古老传统的回归,而对今天历史新时期传统文化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表明了,正如当年章太炎首倡“儒侠”、梁启超发掘“中国武士精神”以期重振我们民族雄风那样,一种“援武于儒”主张的提出不失为今天新儒学构建、文化自强自信精神构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休闲体育由于受特定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着儒、道、禅文化的特色。儒家的刚健有为和忠恕之道,道家的顺任自然和天人合一,禅宗的平常心,以及中医的阴阳调和理论,均在休闲体育中得到了深刻的彰显。因此休闲体育不仅是一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作为炊器的鼎,统治者给予它神圣的意义,成为贵重的礼器,变成了权利的象征。举鼎是现代举重运动的雏形,盛行于汉代。儒家身体观语境下的举鼎文化承载了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强调举鼎文化的社会作用,同时展现了身体阶级差等性的社会伦理色彩,更加关注身体的"仁"、"乐"、礼"的社会道德伦理和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和谐、平衡、安处,举鼎文化活动淡化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向大众娱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余晓慧 《体育科技》2014,(1):11-12,15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其追求礼仁、顺其自然、守中为常、尚贤尚力等内涵,对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有不少的启示。儒、道、墨三家,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先秦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基本理论入手,探索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先秦时期,在不同的思想背景和治学传统下,形成了儒家社会化身体观、道家自然化身体观、医家实体化身体观;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各有千秋,共同筑造了中国古代先秦身体观的理论大厦,这三者分别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施加了社会化、自然化、和实体化的影响;诞生在这一片身体观土壤中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在社会伦理层面、万物自然层面及人体自身生命结构层面对当代体育文化有所补足。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对包括武术在内的所有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后,指出:儒家文化以神奇的生命力穿透历史,并深深地渗进中国传统武术,成为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使得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儒家文化以自身的文化色彩装点着中国传统武术,使得武术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9.
儒家人文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它与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积极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仁学"为主导的人文哲学思想将进一步丰富和凸显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服务大众,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最大的"仁"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和合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内涵不仅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生态构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且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可以衡量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法、因素分析等方法,从体育考古学的角度对古滇国主要墓葬群出土文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古滇文化已具备体育文化构建因子,滇国在重大节日举行的斗牛、竞渡、磨秋、剽牛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已彰显出体育的特色,是古滇民族主要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古滇人民观念不羁、思想无垠,演绎了独具特色的古滇民俗体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