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有温度的,而且这种温度所散发出的气息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我么,教育最好的承诺就是“爱”,让师爱伴随我的教育生命,更让师爱引领我的教育足迹。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53):171-172
师爱,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怎样爱学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老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最广泛的爱,老师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学生,老师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急躁,要充满爱心,以诚相待,对症下药,多启发引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爱相伴,一定可以让孩子充分信任你。教师只有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5.
师爱的误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优秀教师王企贤,面对向他取经的人,言简意赅地指出: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这是两位教育家对师爱的尊崇。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之所以大力强调师爱二字,归根到底是出于对师爱力量的尊重。师爱是一种理性的爱,体现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师爱不是师生间天然的感情纽结,不是教师施加于学生身上无目的、无原则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姜海龙 《考试周刊》2011,(15):207-208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7.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8.
论师爱     
师爱是一种伟大的爱,崇高的爱,无私的爱。它确实有如春风,可以吹拂百花盛开,它确实是学生心的呼唤,也是学生发育成长的生命源泉。人类之爱的情感是复杂的。比如有父母之爱,同志朋友之爱等等。然而唯有师爱是最无私的钟爱。教师热爱学生,她从没有想到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情感派与义务派观点的分析与论证,特别是对康德“义务之爱”思想的澄清,“要求”教师爱学生被证明是违背爱的内在逻辑的,因而是不合理的。而且,被规定为义务的师爱在实践中已经引发某些恶果,既侵害了教师的正当利益,又庸俗了师爱。因此,师爱只能被“倡导”,自愿应当成为师爱的根本限度。  相似文献   

10.
师爱的意蕴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这种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触及学生灵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的最高境界,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师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发展所承担的责任。教育部周济部长对新时期师德内涵作出这样的概括和阐述:“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他在大家普遍认可的“师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责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和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深深体会到,师爱是教师情感活动的中心,是人类复杂情感的结晶。它较之父母爱、同志爱,有着更加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倾注师爱,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少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说过: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够沟通师生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学生一旦沐浴了真诚、圣洁的师爱,就会点燃希望之火,就会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力,遵规守纪,发奋成才。就拿去年我所带的三(8)班来说,当初是一个全校出名的乱班、差班,我的想法是用自己无私的爱心,把学生变好,让优生更优。因为具备了师爱,  相似文献   

14.
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爱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原动力,如何爱学生则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一、尊重是爱的前提。这里所说的尊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首先要自尊自爱。师爱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种示范。师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师生关系调整得如何,是很重要的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种作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在教育的三要素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调整师生关系主要应从教师入手。 一、给学生以真挚的师爱。 师爱是一种高级的、社会的感情,它较之父母爱、同志爱有着更加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它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以师爱这一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尤其重要,因为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在第25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中其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一个教师座谈会上也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总理还强调,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  相似文献   

17.
不伤害学生是规范性师爱和崇高性师爱的共有之意,是师爱的基本准则。教师伤害学生的行为分为显性伤害和隐性伤害两种类型。遵循不伤害的基本准则,教师应当表现出一种身份意识和价值自觉,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换位思考学生心理,做到真正爱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和师爱,因为师爱的核心是尊重信任学生,师爱最能挖掘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潜能。教师对学生有殷切的希望,又能根据他们成长的特点,提供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转化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表达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1用爱去关注中等生,促进其成长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