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知识要点精析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其中固体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相似文献   

2.
高一化学第三章多次讲到三氧化硫,介绍了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般实验室都无三氧化硫试剂,所以,一般学生对三氧化硫没有感性认识。为增强教学效果,建议增做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固体的实验。该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说明问题。实验的具体操作是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用浓硝酸与铜片反应制备二氧化氮气体。分别在两只无色干燥  相似文献   

3.
一、识记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固体和液体》。由于本单元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都是围绕固体和液体多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的。与其将固体和液体分散教学,还不如将两者整合起来进行比较学习。如把《认识固体》、《认识液体》整合在一起,变成《认识固体和液体》,这样学生在本单元学习的开始阶段,  相似文献   

5.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具有能量.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速度(室温环境下)大约是340m/s.  相似文献   

7.
概念辨析     
1.熔化和溶解: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物态变比现象,物质熔化要吸热,晶体去。冰伙化时虽不断外热,但温度不变.溶解指液体、气体、固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分布在某种液体中.如公溶于水.2蒸发和挥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要吸城,因此有致冷作用.挥发是某些液体在常温下发生的较快的汽化现象.如酒精挥发.概念辨析@李坤福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和关系。2.掌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具体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二、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例题分析分离是指把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物质分离开,要求分开后的各种物质恢复到各自原来的状态;而提纯是指把混合物里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两者所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方法见下图:(-)物理方法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而将混合物加以分离或把杂质除去。常用的方法有:互.过滤通常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或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的分离与提纯。…  相似文献   

9.
背景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人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在本册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认识和描述,本单元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课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给物体分类,研究固体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第二课时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引导学生探索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略)。  相似文献   

10.
分辨生蛋揭开奥秘煮熟的鸡蛋转速更快、时间更长。煮熟的鸡蛋是一个完整的固体,很容易旋转。生鸡蛋里面是液体,同样的运动,液体比固体需要更大的力量。因为你在旋转鸡蛋时只能对它的整体用力,蛋内的液体不能和固体的外壳同样迅速地转动。外壳和内部液体的运动之间产生了阻力,这就减缓了生鸡蛋的运动,使它较快停下来。不漏的洞揭开奥秘它根本就不会流出来。要想使水流出来,洞口向上的空气压力要小于水的重力。通常情况下,液体上部的压力等于洞口的空气压力,这两种力量相互抵消,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就流出来了(。把瓶盖打开,你就会看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陈法新 《物理教师》2001,22(4):40-4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固体加速运动的问题,有时也会遇到液体加速运动的问题,由于液体与固体的物理性质不同,液体具有流动性等性质.因此在加速运动中往往表现出与固体不同的特征.本文对液体加速运动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所谓沉淀是指在液体环境中不能溶于这种液体的固体,沉淀具有相对性,即某种固体在这种液体中是沉淀,在另一种液体中它就不是沉淀,它是固体在某种液体中的溶解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压强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固体产生的压强,液体产生的压强,气体产生的压强,在初中阶段,固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公式p=F/S求解,液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p=ρgh求解,但是有时候一些题目用常规解法较麻烦,容易出错,有时无法求解,现就有关压强的计算,介绍一些技巧方法。1、在计算液体压强时,常用公式p=ρgh,但有时候用p=ρgh计算比较麻烦或不能计算压强的大小,而用p=F/S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快速、准确。例1由三只完全相同圆柱体容器,在其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盐水>ρ水>ρ酒精)。A.水最…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固体和液体》。由于本单元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都是围绕固体和液体多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的。与其将固体和液体分散教学,还不如将两者整合起来进行比较学习。如把《认识固体》、《认识液体》整合在一起,变成《认识固体和液体》,这样学生在本单元学习的开始阶段,就能很好了解和掌握固体和液体这两个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工作。接着再把固体和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溶解整合在一起,把它们的混合和分离整合在一起,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整合在一起等等。这样整个单元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三氧化硫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硫熔点16.8℃,沸点44.8℃,标准状况下呈固态,常温常压下呈液态。但学生常常误以为在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是气体。因此,制作三氧化硫晶体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演示其状态的变化,可加深学生对化学物质状态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压强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求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或是对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进行比较的问题,同学们一般易把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混淆。下面总结了利用不同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实验预习·1.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及药品的取用量.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3.使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质量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如果不慎把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应采取的措施.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2.初步学会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 3.初步学会酒精灯的使用和给试管里物质加热的方法.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试管夹、药匙、托盘天平(带砝码)、10mL量筒、…  相似文献   

18.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组合教具钟祥市实验小学胡琴声,杨敏,刘国平(431900)在自然“声音是怎么传播的”教学中,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的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讲清这一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自制了一组简易教具,制作容易,材料易找,趣味...  相似文献   

19.
课本上提出了下面的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温度计一般有固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和气体温度计,它们分别是利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选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保证温度计测温物体的物态不变,即固体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仍为固体,液体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仍为液体,气体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仍为气体.为了满足上述条件,对于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液体温度计,被测物体…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预习.比热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潮___,是物质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_值,它跟物质的___、___、___及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2某固体质量为m1,比热为c1,温度从t01降到t时,放出热量Q放=一——。液体质量为m2,比热为c2,温度从t02升到t时,吸收热量Q吸=___。3.高温固体与低温液体混合,固体将___,液体将_,且Q放_Q吸___。应用混合法,知液体比热,可测固体___;知固体比热,可测___比热。4.利用混合法测物质比热的主要仪器是量热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构成。其中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可防止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