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记录     
正@史海钩沉:1931年7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革军委)在中央机关所在地——瑞金叶坪建立起专门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服务的邮政通讯组织——中央邮政局和红军总信柜,即普邮和军邮业务。军邮业务主要有两项:免费为红军寄发邮件;传递秘密军事情报(军  相似文献   

2.
峥嵘 《湖北档案》2011,(5):40-42
1933年春天.刘鼎遵照中共地下党指示。化名戴良,从上海前往中央苏区。途经闽浙赣苏区时,正值第四次反“围剿”,国民党军布重兵于信江沿岸,通往中央苏区的交通被封锁。刘鼎只好暂时留在赣东北根据地的葛源镇。  相似文献   

3.
在共和国的将军中,很少有人知道徐海东将军二颗虎牙(门牙)失落的事。相反,落了门牙反而展示出一个将军驰骋疆场,所向无敌的英雄形象。50多年过去了,将军掉二颗虎牙的故事,已传到西方国家。那么,徐将军的二个虎牙是怎么失落的呢?故事追溯到1936年的春天。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西北红军汇合后,受党中央指挥,东渡黄河,去山西扩大抗日根据地,一时打得阎锡山节节败退。可蒋介石虎视眈眈,派出10个师和阎锡山的5个师另22个旅,向四方面红军压来。黄河以西、陕西境内的东北军、西北军在蒋介石的驱使下,卡住黄河渡口,企图消灭红军于阴县、…  相似文献   

4.
长征精神赞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2):50-50
10月,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 范长江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当时,红军部分主力正跨越千山万水,战胜重重困难北上,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军会师。国民党蒋介石方面,调集重兵,包括中央军、地方军和“民团”,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天上还有飞机侦察和轰炸,实行“前后左右上”五位一体的攻击战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建立以来,直到1949年10月成立共和国时止,遇到大大小小的险境无数次。不过最危险的倒只有那么几次。瓦窑堡的这次遇险,可算得上是相当危险的一次了。转移部署刚定,半道杀出个“程咬金”蒋介石对未能把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仍计划着彻底消灭红军。1936年5月,蒋介石对张学良下令,要他率东北军向北推进,配合西北军尽快消灭红军。其实,这时候中共中央已经和东北军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只是不便公开而已。东北军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后,由于不得违抗,只好…  相似文献   

7.
1935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在与张国焘、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雪山深处的懋功地区会师后,两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分路准备粮草北进。在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里,有四方面军的大部和编入的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和第九军团。之后,张国焘南下分裂中央、分裂红军,遭到了包括朱德、刘伯承等原红一方面军将领的反对……除此之外,还有更惊人的内幕。当年刘伯承总参谋长的警卫员王泉云,近日道出了历史上未曾揭开的绑架张国焘未遂之谜。  相似文献   

8.
石仲泉 《湖北档案》2016,(10):47-48
长征已过去80年了,但长征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仍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9.
<正>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保存有周恩来1936年4月15日写给杨立三的一封信。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刚刚长征到陕北,周恩来既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又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同时还兼任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鉴于几天前已经在肤施(延安)实现了和张学良的秘密谈判,所以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主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入晋作战,既打跟着蒋介石较紧的阎锡山,又使红军主力接近抗日前线,从而符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动了150万红军,5000余架飞机、5500辆坦克,并配备2.6万余门火炮,分三路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进入东北,并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伪军发起了猛攻.两个星期后,70余万日本关东军和20余万伪满军被消灭.东北暂时出现了政权空挡.  相似文献   

11.
1935年冬,李克农随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在陕北多次研究了全国的政治形势,提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决定建立由李克农担任局长的中共中央联络局,又称西北联络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从事对国民党、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高福源(1901~1937),字少卿,辽宁省营口人。192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加入东北军,不久被选调进入大帅府,任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后升任团长。1935年,在榆林桥作战中,他兵败被俘。高福源被红军俘获后,自以为必死。但出他意料的是红军不仅没杀他,反而还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赞成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不久,他就根据中共领导人的指示,就回到西安做张学良的工作。经过他几次穿针引线,东北军与红军很快就达成了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13.
孙京 《兰台世界》2016,(15):103-105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陕甘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对红军顺利落脚陕北、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根据地不仅使中央红军长征有了最终的落脚点,而且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央红军给予了极为关键性的补充,并推动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中共中央立足陕甘根据地新的大本营,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领导各路红军,实现了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早已被近年来公开的档案资料证实。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1935年秋,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率东北军开赴陕北“剿共”。从10月到11月,东北军连续遭到红军的重创,张学良十分痛苦,开始怀疑蒋介石的内战政策,意识到照此下去,不等共产党和红军被消灭,东北军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自己抗日复土的愿望也将化为泡影。“遂触动用和平办法,解决共产党之念生焉。”于是,张学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共取得联系,到了1936年春,其联共的努力终于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4月9日晚…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云南省档案馆公布了蒋介石、龙云等人围堵红军的多封密电原件,为从另一个侧面解读红军破译密电的历史事实,提供了确凿证据. 破译“来去本”密电 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胜利结束.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为革命带来生机.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向贵州土城推进,按照中央政治局决议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1月28日清晨,中央红军在土城与刘湘的川军发生激战,可敌人越打越多.由于当时对敌情判断不准,中央红军原计划歼敌三个旅,可敌人实际有八个旅,因此战局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16.
最早进入甘肃的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11月16日,诞生于鄂豫皖的红军第二十五军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北出终南山,直抵西安近郊。在终南山下的子午镇,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上,得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将北上甘肃。恰在这时,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键民从上海经西安辗转来到红二十五军驻地,带来了中央文件和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有向北行动的确切消息。这些消息使红二十五军的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如获至宝,立即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鄂豫陕省委会议,部署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行动方向。鉴…  相似文献   

17.
黔北地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转战地,留下了丰富的红军传说,包括红军领袖人物的光荣事迹、战斗故事、群众工作等方面。黔北红军故事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以及口头文学性和思想倾向性等特点,对于弘扬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所到之处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红军这样一支与所有旧军队都不同的纪律严明的队伍,甚至连蒋介石在电文中都由衷地感叹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和经过,我们还得从红军遵纪爱民的"营盘山上橘子红"故事讲起。到处是谈论橘子的声音,可就是不见一个人走进橘子林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在川黔交界土城、猿猴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红一、三军团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继续北上。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班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19日,毛泽东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宣告结束。不久,中央红军便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现将馆藏这件珍贵史料予以公布,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仿西花厅)《披肝沥胆》这一专题展室内,展出有周恩来1936年4月15日写给杨立三的一封信。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刚刚长征到陕北,周恩来既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又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同时还兼任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鉴于几天前已经在肤施(延安)实现了跟张学良的谈判,所以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以主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入晋作战,既打跟蒋介石较紧的阎锡山,又使红军主力接近抗日前线,同时也避开了与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