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下,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如此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品牌已经成为报业竞争的"生命线".作为报业的重要补充,以市场意义细分为目标的专刊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人认为,当前报业竞争的实质是专刊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林忠礼 《传媒》2007,(10):44-44
9月10日,"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在徐州正式宣告成立,联盟涉及江苏、山东、河南以及安徽省在内的20家地市党报,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结盟在中国报业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报业面临挑战,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中国如此,全球也如此。前两年,人们还把报业视为所剩无几的暴利行业,资本跃跃欲试,争先入主报业,谋求丰厚的回报。形势千变万化,令人措手不及,难怪业界有人惊呼报业的寒冬提前到来,更有人担心报业被颠覆,面临灭顶之灾。对此,虽不敢盲目苟同,然而,中国报业经过20年的大发展,确实到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面临一个跨越。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报业需要重新定位,重塑自己的特色,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张倩 《新闻世界》2013,(10):333-334
日本是名符其实的报业王国。按人口和国土面积计算,日本的报纸发行量和普及率堪称世界一流。日本报业拥有如此高的发行量是因为哪些支撑性因素,本文将对日本报业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国报业十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的中国报业,在金融危机的肃杀声中开局,却以充满乐观的基调走向下一段的365里路.重温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联想到清人张维屏的诗句"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竟是如此地生动贴切.至少,这一次的报业"寒冬"不太冷.兹梳理出2009年的十大亮点,以在雪泥中留下报业的一丝印迹.  相似文献   

6.
报业面临挑战,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中国如此,全球也如此。前两年,人们还把报业视为所剩无几的暴利行业,资本跃跃欲试,争先入主报业,谋求丰厚的回报。形势千变万化,令人措手不及,难怪业界有人惊呼报业的寒冬提前到来,更有人担心报业被颠覆,面临灭顶之灾。对此,虽不敢盲目苟同,然而,中国报业经过20年的大发展,确实到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面临一个跨越。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报业需要重新定位,重塑自己的特色,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多媒体相互替代的时代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构成了当今多媒体时代。作为媒体,它的根本职能是传…  相似文献   

7.
在2011年出版的《拯救报纸》一书中,我曾预测,“中国报业很可能更难抵御即将席卷而来的数字化大潮,中国新一代的读者也更容易‘背弃’纸媒,转而接受和使用新兴的网络媒体”,但没有想到,中国报业的危机到来得如此之快,几乎就是在一瞬之间完成.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拐点,那么,到2007年6月迎来这个拐点则刚好两周年了.从2005年开始,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广告营业额平均每年递增33%)的中国报业,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降到平均每年递增5-10%).有的报业集团(报社)经营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有些全国性报纸和部分党报的发行量继续萎缩;行业报、专业报逐步走向衰落;有些晚报的经营也开始下滑.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和困境,我国报业应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9.
广东报业在跨区域经营方面的实质性动作,最早出现于1997年前后。1997年,是我国宏观经济从卖方市场和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或“过剩”经济转型的关键一年。在报业也是如此,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广东报业在种类、数量、形态各方面均迅速膨胀,成为全国三大报业中心之一,报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不仅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也获得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认同。为什么广东报业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就我所知,论者涉及这个问题,往往是从经济角度对广东报业的发展态势或经营管理作些分析。从经济角度来研究广东  相似文献   

11.
报业集团的组织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的报业集团,都是以党报为龙头,由系列子报刊和经济实体组成的若干企事业法人联合体,是“联合舰队”式的新型报业组织。探讨并明确报业集团的组织属性,有助于在组建和管理集团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明确报业集团的政治属性,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营集团。报业集团,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集团。报业集团的主业是办报,而报纸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及治属性,社会主义的报纸如此,资本主义的报纸也如此。笔者曾听默多克新闻集团英国太阳报的总编辑介绍说,太阳报原支持保守党,但太阳报注意到人们对保守党越来越厌倦,于是…  相似文献   

12.
报业市场的竞争从来没有今天如此激烈。即使在报业市场发展并不充分的格局下,每一个省会城市都会有几张定位相似、市场相同的综合性日报——无论它叫都市报或晚报、晨报、快报、早报。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刺激着中国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报业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率下则拼命争夺着读者、争夺着广告。  相似文献   

13.
自1996年广东出现三大报业集团之后,广东报业市场已逐渐成熟。而广东的中小报业就像是一个个的小矮人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广东中小报业应如何生存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的严峻。这些中小报报纸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创刊的,这些有着十几年报龄的老大哥如今却步履艰难,大多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者》2013,(1):62
集团年经营总收入超过4亿元,所属都市报以不足10万份的发行量创造了1个多亿元的广告收入。很难想象,这些事实属于一家向来"低调"的地市级报业传媒集团。徐州,这个在人们眼中并非热点的"内陆"城市,报业何以有如此发展?徐州报业的发展经验能给地市报纸同行们提供哪些借鉴?能为我们寻找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报纸大肆扩版是前些年的事.回顾当初,大江南北,一片扩版之声.报纸不分大小,不论级别,一律走上了扩版之路.瞬间,五花八门成倍增长的版面纷纷出笼,使习惯于看小报薄报的读者眼前一亮,有点应接不暇.报业如此热闹的景观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为什么广东报业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论者往往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的确,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为广东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与经济强省,目前的广东GDP占到全国GDP的十分之一左右。就广告收入来讲,广东报业的广告收入大概占全国报业广告总收入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报业集团化的动因:追求规模经济 顾名思义,集团就意味着生产具备一定的规模,作为媒介集团的报业集团也是如此.在我国成立报业集团之初,政府就具体何种条件的报社能够组建集团做了一系列明确规定,其中包括传媒实力、经济实力、人才实力、技术实力和发行实力,①然而,报业集团的组建并不等同于报业集团化的完成,人们在社会效益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美好愿景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18.
田光 《传媒》2005,(8):50-51
报业上市将在融通资金、机制转换、促进产业化发展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为传媒机构带来积极作用.自1999年7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以来,报业的资本运作、上市融资一直是业内的热门话题.尽管这几年来,报业经济蓬勃发展,许多报业单位的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发行股票上市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也赞同试点单位在政策范围内的上市改制工作,但最终实现上市的报业单位仍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政策限制,如最主要的一条是行业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承担宣传任务的报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改制为企业,只能将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剥离改制成企业申请上市,但如此操作容易形成大量的关联交易,无法达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发行股票方面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各报业单位内部对上市工作意见也无法统一,如反对的意见包括有:剥离经营性资产和业务重组改制将割断报纸生产环节,产生业务上的矛盾和事业编制干部身份转换等问题;报社并不缺钱,上市后报社利润将被分流、税负增加、信息也要透明公开;上市募集的资金投向何处等.以上问题都是报业上市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剥离重组报社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如何应对上市后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一直是许多报业单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和竞争优势的取得,而这需要综合运用内部战略、外部战略两种战略。报业也是如此,两种战略的有机配合和有效运用.报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才能得以巩固,才能保持旺盛的市场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10,(6):30-31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媒体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化竞争,报业尤其如此。在信息化浪潮下,传统报业依靠单一市场、单一媒体、单一盈利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的发展模式所拥有的增长动力正在减退。同时,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随着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日益清晰和完善,对传统报业读者资源与广告资源的分流作用更加明显。传统报业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中拨云见月,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