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术表演专业选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文章主要从武术表演专业发展现状、武术表演专业选材时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以及武术表演专业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77.8%认为五官形象重要。81.5%认为体形重要;对于内在素质的考查主要从选材对象的气质、是否有丰富的情感以及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从武术的“形”美、“韵律”美、身体素质、基本功与难度动作及武术意识考查选材对象的武术能力;从舞台表现力、想象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考查选材对象的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2.
消息     
大学生以武会友北京高校举办首届武术晚会 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正在舞台上表演武术“王者之风”,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坐在舞台一角静静欣赏 2004年12月17日晚,由中央民族大学团委与该校社团联合会主办的“英才网联”首都高校首届武术表演晚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7所北京市高校参与,演员阵容近400人,表演了传统武  相似文献   

3.
通风报信     
《中华武术》2004,(6):7-7
2004年5月18日晚,北京大学武术文化节闭幕式专场高校武术表演大会在北大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北大武术文化节于4月23日开幕,历时一月。文化节期间不仅举办了内容丰富多彩的讲座,而且还举行了武术影视观摩和交流等活动。18日晚,来自北京市众多高校的大学生武术爱好者及民间著名武术家、专业武术运动员等激情演绎了一场“北京高校武术表演大会”。  相似文献   

4.
信息专递     
本溪举行“庆建国五十周年,迎澳门回归祖国”大型武术表演活动 9月18日上午9时,辽宁省本溪市政府广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武术爱好者及观众近一万五千人汇集在这里,举行“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大型武术表演活动。 此项活动是本溪市委、市政府、市体委庆国庆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主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改革开放以来武术表演节目和武术表演市场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以来对武术表演影响较大的武术表演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武术表演节目的优缺点,提出对武术表演及武术表演市场的一些建议。对武术表演的创设,武术的传播及武术文化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中原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背景、成功模式、发展策略的研究发现,在“少林”、“太极”武术文化的影响下,实施武术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建立灵活的产业运营模式、拓宽武术文化传播途径、培养高层次的武术文化产业人才、提高大众武术文化消费意识等,是促进河南省武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当代学者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著,结合武术文化实践,运用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阐释武术文化的视觉特性。认为武术套路的视觉特殊在于:在武术套路表演过程中,观众的“看”与自我的“看”形成了视觉文化的运作“场”;传统武术的“内视”———武术对“形—气—心”一体三相的内视自觉,体现了“一人天,合内外”的大生命洪流;武术套路对技击实践的思维超越及对技击意境的精神表达,参与并形成了语言。  相似文献   

9.
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演进及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0年以前,中国自我发展了“艺、体、用”三位一体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武术;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等表现形式。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在分化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0.
去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访问少林寺并观看武僧表演少林武术。近年来,在竞技武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武术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青睐,这与她是中华民族的一宗具有独特构成基因和传统魅力的文化遗产分不开。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收录了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等7项武术遗产。为了保存好传统武术的“火种”,2007年春,中国武术协会着手组织并委托河南省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中华武藏》,这不仅具有系统保护武术遗产的现实意义,还有着在保护的基础上继承、承理、研究、发展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术表演与音乐的结合,不仅能提高武术表演的艺术效果,而且对表演氛围的提升以及对表演的效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武术表演经验,对现代武术表演中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武术表演的舞台上,音乐已成为武术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结构元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武术舞台表演、武术舞台表演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武术舞台表演对武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为中国武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以及武术舞台表演特技的使用所产生的视觉误差;武术舞台表演节目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西安市开发武术表演市场的必要性,以及武术表演市场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武术表演市场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武术表演市场对武术发展起着宣传与广告的功效,并为武术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西安市武术市场还存在着表演市场管理混乱,缺乏开发意识,开发滞后,表演方式单一和表演时间短,缺乏武术表演组织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武术发展分化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840年前,中国自我发展了“练为战”的军事武术和“艺、体、用”三合一的传统武术;1840年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中国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发展过程的分化是自我调适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对传统武术的相对忽视就是其中较典型的现象之一。作为武术之源的传统武术问题,不容回避、不得回避。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近日记者采访了刚从法国出访归来的北京中鼎国际武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立国先生。他谈起了此次法兰西之旅,总的感受就是武术表演要达到“外行看热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省武术馆和美国全美中国武术协会发起,委托江苏省体育服务公司承办的“中国武术国际友好表演赛”于1982年9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来自美国全美中国武术协会、加拿大武术协会、香港武术健身协会、菲律宾“菲华光汉”国术总馆和中国江苏省武术馆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武术爱好者云集在紫金山下,参加了拳术、器械、对练三大类50多个项目的表演。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32人表演的项目被授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上旬,我市在顺义县举行了农村武术汇报表演大会。来自九个县三十四个生产大队的一百多名运动员和开展武术活动较好的基层单位代表欢聚在一起进行了三场表演,并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参加这次表演的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76岁,年龄最小的仅有7岁。这次大会是粉碎“四人帮”以来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中武术教学"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又称“国术”、“功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等功能,是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武术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全民健身,学校体育中的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教学教法及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从纵向剖面简述武术表演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研究认为:尽管古今人们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但是对于武术表演的观赏要求和经济要求都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表演已成为一种行业,作为观众更注重观赏效果,而作为组织者更看中收入情况,这就体现了供需关系;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经济活动,今后武术文化的发展之路必将是“以武养武”,而且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编排、服装、音乐、灯光等角度审视武术套路表演,以期为提高武术套路表演的质量,展示武术套路表演的艺术之关提供理论参考,进而达到以武术表演为媒介,传播武术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