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文与思维、思维与哲学互为影响,相互促进。语文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作文教学中哲学观点训练能够培养中学生辩证思维、反向思维能力,拓宽思维广度和加强思维深刻性。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领域中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是历史思维能力中较高层次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历史和社会的一种哲学思维能力。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已越来越明确地提出了这方面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天下第一考”的高考也已经把这个要求渗透到命题考查中,因此,不可等闲视之。本文在此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3.
阚云侠 《考试周刊》2009,(44):226-227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就是能够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换之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思维定势是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  相似文献   

4.
辨析题是政治科高考的重要题型,是考查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形式。政治辨析题具有灵活、新颖、迷惑性强等特点,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现象或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方法,有辨有析,辨析结合,或有辨有评,辨评结合,因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历年的高考中,是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型,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韦成枢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考中的一种重要题型,材料解析题是同学们最感头疼的一类问题。其实,只要掌握了它的解答方法,回答起来也就不会太难了。以下笔者就教学中遇到的几种常见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作一简要介绍。一、利用辩证思维巧解材料解析题。培养历史辩证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历史考试(尤其是高考试题)一般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辩证思维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是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对历史问题(包括历史现象、时间、任务等)的分析和认识,应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坚持“两点论”的观点和方法。例:阅读下…  相似文献   

7.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高考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时,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聚焦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是历史思维能力中较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历史辩证思维,就是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它的根本特点在于揭示历史对象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历史教学的内容纷繁复杂,有些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是相互对立的,对于这些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只有辩证地去分析它,才是保证学生真正理解历史过程并从理论上感知历史过程的唯一方法。一、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一切历史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申姣英 《中学文科》2008,(6):144-145
随着历史高考由“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考查的转变,历史选择题设计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比重加大,特别是对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的测试。这不仅体现在主观题的测试中,选择题也加重了考查比重。现以2007年高考历史题为例谈谈此类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历史学科高考中,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引起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近年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囿于对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的不同理解,能力、思维、历史思维能力的界定不一,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理论上对历史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辩证思维用运动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来思考 ,揭示事物的本质 ,这种思维方法能使学习和研究更加深入 ,更加触及数学的本质 .培养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历史课是中学生的必考科目,近年来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归结为一点即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理解、联想、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辩证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又是区别于逻辑思想的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因此,具备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观察问题,待人处事时做到恰如其分。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让他们通过全面而客观地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1999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他们具有“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物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把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是与目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密切…  相似文献   

14.
所谓辩证思维 ,是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最能体现政治学科能力考核的特点 ,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之中。仅就 1 999年高考主观性试题来看 ,在 6道试题中 ,就有 4道题考查了辩证思维能力 ,分值竟达 4  相似文献   

15.
几种常见辨析题型的解答思路与方法──政治高考答题方法例谈(三)李峰,王宗信辨析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以考查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主观性题型。该题型最大的特点就是题目所提出的观点,一般不是绝对的正确,也不是绝对的错误,而是...  相似文献   

16.
辩证思维是在形式逻辑思维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抽象思维 ,其主要特点在于用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中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过程是 :初一开始学习辩证思维的各种形式 ,初三是迅速发展的转折时期 ,高中阶段辩证思维逐渐占优势地位 ,直至接近成熟。不过日常教学中 ,我们往往不无遗憾地发现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习的需要 ,在阅读或写作时 ,他们容易静止地、孤立地、片面地分析问题。尽管在思想政治课里 ,他们较系统地学习了唯物辩证法 ,但这种能力似乎未能顺理成章地迁移到语文…  相似文献   

17.
<正>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特别是能够运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正面,也看到事物反面。辩证思维能力是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对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多视角思考,进而得出比较全面认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论证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9.
王克苏 《新高考》2006,(2):15-17
高考政治辨析题能灵活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又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因而是政治学科高考单科试卷采用的一种稳定性的题型。从多年的政治高考实践来看,辨析题也是考生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除了试题本身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外,学生尚不能真正把握该题型的特点、类型及解题的技巧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龙忠辉 《考试周刊》2014,(95):150-150
化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经验型向抽象型过渡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设法加速这一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快趋于成熟,尽早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形成较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