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从现有公开的资料看,从1913年至1917年间,毛泽东仔细阅读了《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等书。在韶山纪念馆里藏有毛泽东当年读过的《曾国藩家书》的四、六、七、九卷。每卷的扉页上,毛泽东题了“咏芝珍藏”四个字。如此推崇珍惜,这在毛泽东的藏书中是少见的;可见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非同一般。毛泽东特别佩服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经过有着详细的了解,所以才有“独服曾文正”的感叹。后来,毛泽东上了井冈山,领导武装斗争,由文人成为军事统帅。由于他与曾国藩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早期军事生涯,这就决定了两人的军事思想有许多观点是一致的;但两人不同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又决定了其军事思想有着深刻的分歧,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人们对曾国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毁誉参半,正如章太炎先生的评价:“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他因镇压太平天国.有人送他绰号“曾剃头”,又因天津教案.得了“卖国贼”的恶名。然而在清政府眼中.他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在国人的心目中,他的《曾国藩家书》可谓惊世之作。1969年,毛泽东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送给罗瑞卿两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罗瑞卿认为是表扬他,意为“官清如水”。1965年罗瑞卿挨整时又想起这两句话。毛泽东送他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水清”“至察”非指为人的清与浊,而是指对人的宽与严。  相似文献   

4.
李德军 《课外阅读》2010,(12):35-35
“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也”。这两句话是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科学地阐明德、智、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也一贯把体育看成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在当今课改中,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70多年来,在实践上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理论上则是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思想发展的脉络来看,邓小平“生产力哲学”是对毛泽东有关哲学观点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品位和实践价值。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的哲学基点。邓小平哲学继承了毛泽东哲学的这一方面,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为什么毛泽东在晚年发动“文革”,而邓小平理论却在拨乱反正中日见辉煌呢?这中间仍有哲学上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坐落在武汉市雲华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南眺黄鹤楼,北枕凤凰山,东临得胜桥,西带长江水,原为宋朝始辟县学、州学和贡院之所。曾国藩在此曾题有“惟楚有材”“辟门吁俊”牌匮。“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名为毛泽东亲笔书写。  相似文献   

7.
1949年初 ,三大战役已取得胜利 ,全国解放已成定局 ,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毛泽东讲了三句话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这三句话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当时内外形势做出的经典论断。“另起炉灶”意思是指新中国要同旧中国那种丧权辱国的外交一刀两断。对国民党政权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一概不承认 ,然后在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新中国不急于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甚至有意将和这些国家建交的时间向后推移…  相似文献   

8.
青年毛泽东推崇曾国藩.虽有时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发扬曾左先民的尚认称雄精神,以振奋湖南人心,推翻军阀黑暗统治。但他主要的还是从广义的修养方法着眼。效法其修身、活学与为文。他之所以“独服曾文正”,又主要是从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角度,看中了曾国藩善抓“大本大原”,而这一点又恰恰是五四前后,中国一批有识之士所极其关注的改造社会的要旨:必须重视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进而“开启民智”,变换全国之思想.从而“雷电一震、阴晴皆开”达“沛乎不可御矣!”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晚年,是伴随着新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而度过的。在这段历史中,毛泽东曾一度因不断高涨的个人崇拜而被尊为中国人民心中的“上帝”,是“神”一般至高无上的人物。今天,当我们重新探讨毛泽东尤其是晚年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时,却发现,作为“上帝”的毛泽东心中也有两上“上帝”,即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毛泽东几乎一生为此奋斗,晚年更是如此。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试图对晚年毛泽东作一番新的考察,以期对一代伟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样会更全面地评价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普遍流传的两句话。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这一职业是令人快乐和幸福的。但是,笔者近年来对一些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时触目惊心地发现,有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两代中央领导人两次对中国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历史性考察,提出毛泽东、邓小平虽然在调整生产关系的做法上截然相反,但都完全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殊途同归,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两次调整的内容,毛泽东的“进”固然值得称颂,邓小平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更应该肯定。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人才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1995年5月在我区召开的“曾国藩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刊特在“湘中人文研究”中开辟“曾国藩学术研究”专题。本期刊发的一组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分别论述了曾国藩的人材思想和治学、治家之道。当然这仅仅是对曾国藩思想发展阶段的某个侧面探幽发微,我们借以抛砖引玉,希冀广大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指正,并惠赐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民本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肯定 ,毛泽东民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本原理的发展 ,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和“调和汉、宋”的治学理路以及经世实践息息相关。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内容形成以培养通晓洋务的练兵、制器等近代科技人才为根本,以发展海防教育和留学教育为重点,以“借法自强”为终极目标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具有承前启后的显著特点。而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是其洋务实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对其洋务实践以及“同光新政”的开展,都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革命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杜振吉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401页,以下相同书只列页码)。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人的问题的重视。正是基于对“人”的高度关心和重视,毛泽东在领导...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确立了“教材”是“例子”的地位,肯定了教材的“例子”作用;第二,不能仅仅停留在“例子”上,还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叶圣陶先生“无非”一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家书》曾对中国近代学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从1879年至1949年的七十年间,《曾国藩家书》(原名《曾文正公家书》)一直是读书人必读的书。毛泽东1917年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家书》包含了仰事父母、下教子弟、治军为政之道等方面的真实思想.而其训导子弟之法尤为学人所仰慕和效法。在《曾国藩家书》中,无论是与祖父、父、叔父书,与弟书,还是与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生前虽然总体肯定“文革”,但在“文革”进行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文革”是他闯了“大祸”: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继而实施了系列纠正“文革”错误的政治措施,这些措施为党和全国人民揭露、批判、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为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9.
1.孤独、陌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孤独和陌生? 2.“我一点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许也不懂得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3.“他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我错了吗?”这句话是不是“我”肯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必然”、“两种生产理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分别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