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主要由小学教育规律决定,对改善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促进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概念、内涵、培养规格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阐述了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主要由小学教育规律决定,对改善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促进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概念、内涵、培养规格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阐述了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培养全科型教师是小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责。百色学院在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中,根据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特点,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全程·融合·协同”的“双元制”基本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多科型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一种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分科教师培养,也不同于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明确多科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有效培养多科型小学教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具体可从专业情意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解构,同时也可为高师院校培养多科型小学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为"全科型小学教师",见仁见智。"全科型小学教师"概念的明晰是理解的基础,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相关政策是高师院校"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指针,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多大程度上能够践履"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是考察事实真伪的依据,小学教育专业践行结果的评估是观察"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的窗口。研究结果表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传达出一种理想的教育诉求,即需要为农村尤其偏远山区培养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的教师,需要培养更多的能够"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6.
培养“全科型教师”是对小学教育规律探索的结果,在国外已有非常成功的实践经验。我国早年“中师”教育也带有全科教育的特点,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师”已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为使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因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全科型教师”与农村“全科型教师”必然大相径庭,而在职前教育的师范生培养策略上,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也不一样。专科层次院校培养的“全科型教师”更侧重于本土化和乡村化。  相似文献   

7.
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农村的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爱,培养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是必要和可行的。在借鉴国内外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地区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能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当前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且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英语是大学学习阶段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当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教师口语这项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毕业后要掌握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之一,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中的教师口语教学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语文活动课程、社会语言实践活动为拓展阵地,突出语言教学的实践性,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构筑多元化的口语能力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走“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道路。“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是指能基本胜任小学小班化需要的专业知识广博和专业能力全面的优质小学教育师资。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全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文章构建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345”模式,即确立“三大目标领域”、倡导“四年-贯实施机制”和重点打造“五类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评价能力对小学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小学教育培养人的需要,是小学教师本质工作的需要,也是专业化教师成长的需要。师范类院校应当将评价能力的培养纳入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视角,培养师范生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惩戒是针对学生不合范行为的否定性制裁,本质在于教育性。基于我国1034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惩戒以言语教育为主,教育目的达成度不高,教师教育惩戒存在两难境地。教师教育惩戒能力较强,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惩戒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教育惩戒能力受到价值感知、法律支持、校长支持和家长支持的共同影响,价值感知对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的规范和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提高有赖多方协同教育惩戒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包括政策保障、学校制度建设和家长支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科层次初等英语教育课程设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出发,分析了小学生语言学习特点、本科层次的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小学英语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为例探讨了本科层次小学英语教育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an established body of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a pupil's relative age within their school year cohort is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attainment throughout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England, autumn‐born pupils consistently attain at higher levels than summer‐born pupils. Analysis here investigates a possible channel of this relative age effect: ability grouping in early primary school. Relatively younger children tend more often to be placed in the lowest in‐class ability groups, and relatively older children in the highest group. In addition, teacher perceptions of pupils' ability and attain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hild's birth month: older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be judged above average by their teachers. Using 2008 data for 5481 English seven‐year‐old pupils and their teachers from the Millennium Cohort Study, this research uses linear regression modelling to explore whether birth month gradation in teacher perceptions of pupils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pupils are in‐class ability grouped than when they are not. It finds an amplification of the already disproportionate tendency of teachers to judge autumn‐born children as more able when grouping takes place. The autumn–summer difference in teacher judgements is significantly more pronounced among in‐class ability grouped pupils than among non‐grouped pupils. Given evidence that teacher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can influence children's trajectories, thi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in‐class ability grouping in early primary school may be instrumental in creating the relative age effect.  相似文献   

15.
英国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大学在U-S模式下开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注重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断适应合格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并制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平衡性"课程计划。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大学应与中小学校紧密合作;二是应适应中小学教师补给的实际需求;三是应体现职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四是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具有突出的专业性、综合性、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特点。改革并构建小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模式有利于基础教育新师资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未来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教学,有利于师范生个体的专业技能、能力和专业情意的互相转化。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主要有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特长活动课、专业体验课、专业研究性学习课四种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是我国教育大省,师范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如今该省内小教师资培养专科和本科模式共存,在教师教育高层次化、开放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江苏师范教育改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小教师资培养新模式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无疑调查小教师资培养格局、预测小教师资需求趋势、厘清现存小教师资两种主要培养模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小学骨干教师健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健商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健商测试。结果表明,新疆小学骨干教师多数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生活方式较为健康,但自我保健知识和健康知识较少。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教师的健商没有显著差异,30-39岁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健商低于其它年龄段的教师,坚持体育锻炼的教师群体,健商较高。  相似文献   

19.
英语句法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之一,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句法能力决定着学习者英语技能的发展。文章对晋南地区6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准英语教师进行了英语句法的测试,研究发现受测者对句法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系统;对英汉两种句法体系中简单句与并列句、复合句、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一致性、倒装句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该研究还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师句法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师范英语专业句法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