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活着与生活     
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开始听起来并没有在意,后来仔细想想,还有道理。他说,人分两种,一种是活着的人,另一种是生活的人。 活着的人,指的是什么?恐怕仅仅就是指活着吧。有说有笑,有苦有悲,但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呼吸,有面孔,但没有人生的目标。我想,朋友说的活着的人大概是这一类的人。而生活的人就比活着的人有质量,有深度了。这是生命层次的区别和不同,是精神世界的差别。 这世界,活着的人不少,生活的人也不少。由此我想到贫穷和富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贫穷的人都可以划归到活着的人一类里去?是不是富有的人也都可以…  相似文献   

2.
心灵不哭泣     
约翰·库缇斯出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平民家庭。他出生时只有矿泉水瓶那么大,脊椎以下没有发育,双腿像青蛙那样细小,而且没有肛门。经过手术,他也只能痛苦地排便,医生断言他活不过当天。但是,他挣扎着活了下来。医生再次断言他活不过一个星期,可是一个星期后他仍然活着。一个月后,一年后,他依然活着,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医生的预言。面对残酷的人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承受常人难以理解的磨难。在18岁时,他决定将自己不能发挥作用的双腿截掉,这样他就成为了真正的半个人。后来,他学会了用双手走路。他笑着说,自己看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3.
孙君飞 《少年文摘》2011,(11):64-67
小桶说过,活着的人,都会想着要活得更好。当姐姐也不能再照顾他时,他想到了依靠自己。瘦小而坚强的小桶,曾经告诉我:"老师,生活一直在疏忽我们。"他这样讲,是让人心酸难过的。小桶生活在乡下,据说他们那里的土地长出的红薯就像小土豆,太贫瘠了,村里很多人都选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朋友,做老师已经做到了令人仰视的地步。他所拥有的,除了各种荣誉称号,更多的是社会兼职:某某理事,某某秘书长,某某代表,某某委员……刚开始的时候,每增加一个兼职,他都会兴奋上一阵子,周围的人也就多了一分对他的羡慕。但他很快发现,参加各种活动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自己的时间被瓜分得支离破碎,在身心疲惫的同时,自己的专业也几近荒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成了这  相似文献   

5.
高晓声之所以被人誉为“活着的赵树理”,是因为他在描写农村生活、探索农民命运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艺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他的农民系列小说中,《陈奂生上城》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阅读这篇小说,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冷静的分析和温暖的同情。中国新时期的新气象正是从解决农村问题开始的。自从否定了“人民公社”的形式,重新实行农村承包经  相似文献   

6.
一个朋友,做教师已经做到了令人仰视的地步。他所拥有的,除了各种荣誉称号,更多的是社会兼职:某某理事、某某秘书长、某某代表、某委员……刚开始的时候,每增加一个兼职,他都会兴奋上一阵子,周围的人也就多了一分对他的羡慕;但他很快发现,参加各种活动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自己的时间被瓜分得支离破碎,在身心疲惫的同时,自己的专业也几近荒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成了这些身外之物的“奴隶”。  相似文献   

7.
王德明 《师道》2015,(4):17-18
人生是短暂的,但每个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与他的生命长度并不能完全同步。诗云: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可他的名字比人死得更快。我深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心想事成的人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短暂的人生中与美丽风景有约,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都有不曾错过的美景。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预设,也可以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但人生的精彩只能来自于生成。我们从生到死都只是一次性消  相似文献   

8.
1.思想渐渐开满了奇异的花朵诗人臧克家有句话说得很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人死了,还活着”式的人物,虽然他自己未必愿意充当这样的人物标本,可毕竟由不得他了,死者没有发言权,只有苟活者在此喋喋不休。  相似文献   

9.
<正>重要的是让他们怎么活。活着不是能呼吸,而是要有所为。活着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才能以及让我们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所有部分。活得最精彩的人,并不是历经岁月最长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感受最多的人。有的人可能活到一百岁才埋入黄土,虽然他从出生以来一直活着,但他早已经死了。那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更有意义地死去,至少在那之前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爱弥儿》第一卷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男孩,有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他向母亲哭诉着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电脑》2008,(6):49-54
一、人生价值 1,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泰戈尔说:人应“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是一本书.一本写给自己.也写给别人看的书。人生又是一次旅行.当有追求。  相似文献   

12.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一个富人,他非常害怕自己死后财产再无用处,于是就想送一些财产给穷人,条件是那些人生活已经毫无希望。有一天,他在马路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一堆垃圾上。富翁感觉他很符合自己施舍的条件,就走过去送给了他100个金币。乞丐有些不解,问富人为什么会送  相似文献   

13.
孙犁曾说他写小说有洁癖。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丑陋的人和事太多了,读者活着本就相当愁苦,如果连小说中也尽是丑陋不堪的人事,那活着就更艰难了。所以孙犁写小说习惯于把来自生活的素材做一番净化处理,这样他的小说就显得特别干净,读起来让人神清  相似文献   

14.
事件经纬李彤,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坐在咨询师面前,李彤低着头,忧郁的脸上没有一丝青春的朝气。李彤说他己经抑郁好长时间了,经常感到孤独、很累,觉得活着真没一点意思:学习成绩很差,想到学习就没劲,觉得怎么努力都没有用;不爱与人交往,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对班级活动一点也没有兴趣……他对什么事情都持消极态度,缺少对生活的热爱。“我原来学习成绩挺好的,我自己也不知道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我真的对不起我的父母,有时想想,人活着真是一种痛苦”,李彤如是说。李彤小学、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自从进入这个强者云…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我们都活在他者中。他者不仅指他人,还应包括外物。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为了他者而活着,活得卑微或者活得高贵,其实高贵未尝不是另一种卑微,主动也未尝不是另一种被动;总之,我们成了他者的奴隶。我们不由自主地接受着他者的奴役,不自觉地沦为了异己的人或物的奴仆。我们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其实我们都是生活的奴仆;我们以为自己主宰了生活,其实我们早已被生活所吞没。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一个人总想做完能够得到的一切,并沉溺于这个奢望——他不论吃饭、睡觉还是走路,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死前要完成能够完成的每一件事。他确实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且认为只要自己敢想敢做,就能拥有整个世界。他也真的很有才华,有时甚至对自己心中、身上蕴藏的能量感到惊骇不已,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无限。他相信自己绝对能够积蓄起傲视古往今来一切帝王将相的力量,写出影响后来代代人思想的书,发明出改变芸芸众生生活的东西。他活着,坚信自己拥有无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活着,其意义取决于他的活法,是活法赋予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生存状态,活法是生存方式,是活法决定了活着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寻求某种幸福的生活形态,而幸福与否,则直接与他的活法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人生价值1.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泰戈尔说:人应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是一本书,一本写给自己,也写给别人看的书。人生又是一次旅行,  相似文献   

19.
所谓精神支柱就是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思想感情动力。它回答人活着的意义、生活的目的、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等等这样一些问题。精神支柱的性质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态度、社会价值。有了正确的精神支柱,人的生活就充满着无限的朝气,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有了不正确的精神支柱,就会使一个人颓废堕落甚至走向人民的反面。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人生的意义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一心为公,从不谋私利。无  相似文献   

20.
孙犁曾说他写小说有“洁癣”。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丑陋的人和事太多了,读者活着本就相当愁苦,如果连小说中也尽是丑陋不堪的人事,那活着就更艰难了。所以孙犁写小说习惯于把来自生活的素材做一番“净化”处理,这样他的小说就显得特别“干净”,读起来让人神清气爽,无形中对生活多了几分留恋和幢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