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戏剧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它用动作和语言来创造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戏剧动作是戏剧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一部戏剧作品区分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观众的关键,在戏剧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戏剧也是语言的艺术。戏剧用对话、独白等台词呈现舞台形象。如果没有戏剧语言,没有戏剧语言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所展示的戏剧冲突,便没有戏剧。  相似文献   

2.
沈洁 《文教资料》2006,(15):60-61
戏剧独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作为英语诗歌的一种传统似乎也可以追溯到乔叟时代,但它却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概念,而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试图找出其中最具有勃朗宁特色的特点。本文提出“戏剧性”是勃朗宁戏剧独白的最有意义的关键词,通过比较,具体分析了勃朗宁的“戏剧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阴道独白》不仅是一部女性主义先锋剧,更掀起了一场女性主义运动:作为一部剧本,其"独白"的特色鲜明;作为一种戏剧实践,它兼具先锋性与本土化的特征;作为一场戏剧运动,该戏取得的反响强烈、持久。  相似文献   

4.
戏剧独白体诗在世界诗歌史上是与抒情诗和叙事诗都不相同的一种新型诗体形式。中国新诗人从20年代中期起在借鉴的基础上,写出了成熟的戏剧独白体诗,其中闻一多的《天安门》和卞之琳的《酸梅汤》是典范之作。其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中的单纯的戏剧场面,在戏剧场面中展示独白人的心灵,通过戏剧化的客观性和间接性原则表达诗情诗思。  相似文献   

5.
剧本(戏剧文学)中,有两种语言。一是作家的“舞台指示”,它是一种说明性的语言(有的也兼有一定的叙述性、描写性),是作家为了把剧本搬上舞台而写的一些文字材料,是剧本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人物的语言,即剧中人物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它是剧本的主要部分。由于“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  相似文献   

6.
雷电颂     
独曰是戏剧名词,指戏剧中角色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以区别角色之间互相对话的对白。但独白并非生活中一个人在场时的“自说自话”,它通常只是角色的心理活动,只不过借用戏剧的艺术形式化成有声的语言罢了。为了使内心独白处理得自然合理,独白(特别是大段独白)时舞台上常常只有角色一人,称为“净场”,有时也有其他角色在场,甚至交替独白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独白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在英美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使用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来对诗人与第一人称进行区分,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和塑造。随着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戏剧独白也对英美文学产生了越来也大的影响,这使得戏剧性独白这种文学形式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试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比较和对照的手法,通过探索“戏剧独白”与一般诗歌、戏剧作品的“独白”和“旁白”的异同,来揭示“戏剧独白”的艺术规律性,指出戏剧“独白”近似于“旁白”,是将信息直接指向舞台以外的观众,而不是舞台上的剧中人物,而戏剧独白,虽是单独表述,但在表述中却间接地体现出对方的直接作用,并明确地反指。  相似文献   

10.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其早年有戏剧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加上家庭环境和朋友等在戏剧方面对她的熏陶,她的小说创作渗透了一些戏剧性因素,如:对话与独白、戏剧性冲突、客观化叙事和戏剧性结构。  相似文献   

11.
戏剧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它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由于自身的特点,受着“三一律”规则的限制,故事情节不允许戏剧像小说那样慢慢展开,人物塑造也只能依靠人物对白(包括独白、旁白)来进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性格冲突的发展推动着戏剧情节向前发展。下面本人就这些内容的相关教学方法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的独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的先声,它从各方面为多幕剧的诞生作了准备。独幕剧里的独白剧是"独白"功力的一种实习和锻炼,表现了契诃夫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契诃夫的独幕剧大多具有通俗喜剧的特点,但又不是低俗的搞笑,而是在喜剧的外壳下揭示社会和人生的深层问题。他的独幕剧和短篇小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从小说原作和改编后的剧作比较中,我们看到了小说家契诃夫与戏剧家契诃夫溶为一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史蒂文斯的《彼得·昆士弹琴》一诗与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诗体特征相近,可被视作一首典型的戏剧独白诗;且此诗以"戏中戏"结构不仅精心塑造了"彼得·昆士"这一鲜明角色,还通过角色的独白重构了一个关于宗教神话中苏珊娜和长者的戏剧场景;诗中穿"蓝色绸衣"的女人与经过改编的贞洁的苏珊娜是兼具肉体美及自然美的化身,诗人对不朽之美的本质以及获取这种美的意识的经验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诗在历史发展和艺术探索中,形成了三种声音,这是中国新诗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一种声音即宣示的声音,是在应对启蒙使命和诗人主体觉醒后在新诗发生期出现的,然后在历史发展中向着大众群体代言和心灵独白诉说两个方向变异。第二种声音即戏剧角色的声音,反映的是现代诗歌非个人化的抒情技巧,随着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经历若干阶段,形成戏剧独白、戏剧对谈、诗人旁白、主体分层和人称变化等艺术表现手法。第三种声音即独语,重要特征是声音的单向抒发或自言自语,这种声音在卞之琳和冯至等人的玄思性诗中发展到成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李渔小说创作同戏剧创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渔小说创作同戏剧创作的关系刘红军从宋代开始,古典小说和古典戏剧即彼此袭用题材,相互借鉴艺术表现方法。据胡士莹先生考定,“宋人话本和官本杂剧、金院本、宋元南戏等,彼此袭用的题材,据可考者,约三十多种。”①说话艺术从它一诞生起,就有许多表演成份,如独白...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大量运用了戏剧独白的形式,揭示了哈姆雷特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的过程。剧中几段独白逐次推进哈姆雷特人物性格的转变,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英雄成长史。尤其是在独白中体现的面对生死,复仇,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引发读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哈姆莱特八段独白的内容及位置较为详尽的分析,发现戏剧独白在<哈姆莱特>一剧中不但在量上占有很大比重,在质上堪称经典,而且在全剧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戏剧独白体诗歌是英美诗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几乎为英语文学所独有。本文运用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并结合凡.爱默伦的语用论辩理论对戏剧独白体诗歌进行研究,进一步检验了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论辩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我的前公爵夫人》这一个案进行言语行为研究,旨在讨论《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公爵是如何说服议婚使者相信自己口中所描述的前公爵夫人的形象,同意他娶伯爵侄女,以及在结束阶段公爵取得的言后之果。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出两个人的独角戏,昏黄的灯光一旦打下,人物便上场开始独白,却不曾开始戏剧。道的独白——我的名字为许多人所熟悉,是的,我姓道名德,可以简称我:道。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出两个人的独角戏,昏黄的灯光一旦打下.人物便上场开始独白,却不曾开始戏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