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课堂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运用暖泉农场中心小学乔雪瑛教师讲课,语言、动作和表情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是否能恰如其分地协调使用.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学能力。笔者以为,教师上课时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必须自然、适度,讲求分寸。说话、做事都有个“度”,也就是分寸,...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朗读课文,总是自然地配合上表情和动作。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朗诵训练.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出发,更离不开表情和动作的有机配合。表情和动作本来就是语言表达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言语是语言表达的主要载体,那么,表情和动作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我体。它可以使你的语言生辉,而且这种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声语言的作用更大。有的教师在进行艺术性朗诵教学中.不注意训练学生表情和动作的配合,结果在朗诵时有的面部呆板.身手僵直,简直像个木头人;而有的却是一字一个手势,一句一个动作,又简直成了手势哑语。这二者…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指的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面部表情、目光、举止动作等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具有明确意义的交流。表情、目光、姿态动作这些非语言交流方式是具有语言功能的.可以称为“无声的语言”.在生活中谁也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在课堂上教师更不能忽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游秀清 《辽宁教育》2012,(16):27-28
语言按其是否发出声音,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锤炼自己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了无声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言是无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言是指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无声语言,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时空语言等。现代研究发现:情感表现7%来自文字,38%来自有声语言,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而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属于体态语言。可见体态语言在我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因素在人们的交际中往往与言语一同出现,起着很大的作用:1.修饰和强化语言内客,2.否定语言内容,3.代替语言内容。常用的非语言因素有眼神、表情、动作、服饰等。  相似文献   

6.
我们平常说活,总是很自然地配合上表情和动作等体态语言借以表情达意。体态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它主要表现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及脚步移动等全身形体动作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歌唱中的肢体语言表演不只是为歌词匹配手势,而是要通过形象的肢体动作向观众传递歌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歌唱中的肢体语言是弥补歌唱情感的不足而衍生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使演唱达到声、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8.
杨志林 《陕西教育》2010,(1):106-106
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情感、认识图意,不仅可以通过有声言语.更重要的还得通过无声言语进行。所谓无声言语就是指眼神、表情、动作等.是借助人们的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情达意的无声的非语言信息系统。它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课借助无声言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把课讲得有声有色.使学生通过视觉’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无声言语的妙用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课文内容的深刻思想含义,探讨艺术手法,而且还要研究语文教学动作,研究教学语言,并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态,活泼激越、悲壮沉郁的语言动作来表达课文内容的丰富情感,更要借助手势、表情、技能、巡视等教学动作所具有的特殊语言功能来表达一般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学动作有各种各样的,有助说话的手势,有技能演示动作,有巡视情况的动作,有表情达意的情感动作等等。如果按照有机体的部位来分,可分为语言动作、面部动作和肢体动作三类。如果按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来分,可以分为教学语言动作和特殊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0.
态势语言是通过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眼神视线、服饰打扮等表情达意的一种信息交流,是运用自然、人文、社会三大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观察并解释人的表情动作的交叉性科学。我们研究态势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态势助教学,通过表情动作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异常复杂而又极为特殊的交往媒介,是一种潜在的语言。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要依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善于运用面部表情,让学生从你的脸上捕捉比口头语言表露更直接、更真实、也更微妙的…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表情、手势、神态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更形象、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是人体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等的变化表达出的具有特殊含义的一套图象性符号。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同有声语言一样,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有时它甚至可以替代有声语言表情达  相似文献   

13.
我除了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还用动作和表情与学生交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使肢体语言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善用肢体语言能使语文课堂亮丽起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善用肢体语言呢?我就从以下几点来简要地谈谈。一.丰富的表情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一利啡:常重要的教学传授方式。作为口头语言传授教学辅助手段的“非语言”方式,即通过教师身体的有关部位所发出的有意义的动作,如面部的表情.眉目,手脚的动作、姿式等.能更加形象、生动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也更能增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动作语言,指通过人们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含义的符号。它包括人身体的全部或局部的任何反应。动作语言主要由动作和表情构成。人们对动作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是本世纪7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学科,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然而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无论是引导学生感知...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的动作、表情、体态等肢体语言。教师规范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潇洒挺拔的体态,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表达,而且有益于思想作风的培养。教师适当地  相似文献   

17.
老师不是电影、电视剧的编导,但是老师在写"剧本"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设计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老师不是演员,但是,老师在三尺讲台演绎一出出学科大戏时,也需要以表情和动作使戏文鲜活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既是编导又是演员,老师在教学中设计运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是教学的需要。教学不仅需要有声的语言,还需要无声的表情和动作。教学中的表情和动作不可随意,设计好方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老师不是电影、电视剧的编导,但是老师在写“剧本”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设计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老师不是演员,但是,老师在三尺讲台演绎一出出学科大戏时,也需要以表情和动作使戏文鲜活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既是编导又是演员,老师在教学中设计运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是教学的需要.教学不仅需要有声的语言,还需要无声的表情和动作.教学中的表情和动作不可随意,设计好方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课堂体态语言浅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不必听别人讲话,只要看看他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准备说什么或做什么。这就是说,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意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或称举止神态语言。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莎莎的动作表情。丰富词汇:慌慌张张。 2.能结合录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