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外国宗教势力的侵入鸦片战争后,天主教陆续在乐山地区各县传教。据仁寿、犍为、井研、洪雅、夹江、峨眉、彭山、沐川等九县市不完全统计,有教堂26个,教徒分布在55个乡、镇。最早属宜宾教区,在各县建立教堂后,1930年从宜宾教区划出洪稚、夹江、丹棱、峨眉等十县成立乐山监牧区;1945年,又增划眉山、仁寿、井研、彭山等五县,乐山监牧区升格为代牧区;1947年罗马教皇任命乐山主教,与世界各国主教享有同等权力。基督教在光绪年间传入,远不及天主教势力。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昭通虽僻处西南内地,却因交通孔道的原因而成为近代天主教传入云南最早的地区,也是云南教区最早的主教区。在其传播过程中,一度曾发生过多次民教冲突,但由于天主教会长期执著于医疗等公益事业,教派发展也呈现多元趋势,在经历晚清数十年的曲折动荡之后,到民国年间其"劝人为善"之处已逐渐为昭通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尚海丽 《天中学刊》2011,26(1):115-118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天主教在本土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尝试。河南天主教本土化建设在1933年取得了重要成就,成立了由中国神职任主教、神父的国籍教区,教区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其影响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4.
川南焚人,是古代四川宜宾南部山区的土著居民,是一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消亡民族。从先秦时期到明代中叶,多民族杂居与融合为宜宾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尤以焚人及其创造的历史文化最具历史底蕴,最能彰显宜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弘扬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深入挖掘、研究川南焚人文化遗存并开发其当代价值,当为宜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屈川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0):31-35
川南僰人,是古代四川宜宾南部山区的土著居民,是一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消亡民族。从先秦时期到明代中叶,多民族杂居与融合为宜宾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尤以僰人及其创造的历史文化最具历史底蕴,最能彰显宜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弘扬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深入挖掘、研究川南僰人文化遗存并开发其当代价值,当为宜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天主教在我国西北农村地区发展十分迅速,天主教进入这些地区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文化、价值、认同的冲突和妥协,也有传播过程中寻求本土化契合性的探索。W镇是天主教在西北农村发展的典型案例。天主教在W镇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教区重要的农村教会。  相似文献   

7.
崖墓(此文所指系东汉崖墓)是凿崖为穴,人死葬尸穴内的一种葬制。因葬时已久,墓穴多裸露,墓内尸体无存。乡人认为古时“蛮夷”所居,传呼为“蛮洞子”,误。四川崖墓甚多,川南尤为突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宜宾地区裸露的约2000余,集中分布所属10县、市,形成许多崖墓群。认真进行探讨,对研究川南民族史及宜宾开发史实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宁夏天主教区是近代天主教在宁夏的传教机构,但在固原地区则是西班牙嘉布遣会负责传教,与宁夏教区无涉,只是统一受罗马教廷领导。有关宁夏天主教的文献主要为法,佛莱芒(与荷兰语接近)、英文等,可与汉文史料为印证。以往国内记载涉及到宁夏天主教时,多难以见到外文文献,故多有记述含混不清处,本文试图利用搜集到的外文文献重建天主教宁夏教区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教区收入可分为地产收入、行使宗教职能而获得的收入和司法收入。不断增加的教区收入一方面提高了僧侣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对西欧中世纪中后期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腐蚀了教会,使天主教会成为批判的对象,直接导致西欧中世纪中后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古城宜宾,川南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西南半擘古戎州”的美誉。  相似文献   

11.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江汇流地带,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要地貌,气候温和多雨,植物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对蕨类植物生长十分有利。本文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调查研究方法,初步总结确定宜宾市野生药用蕨类植物35科,52属,107种。为国内外专家研究宜宾的野生药用植物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川南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四市中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茶学视角解析卢仝的《七碗茶歌》,分析诗歌所涉及的茶树栽培、加工制作、饮茶方式、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全诗开笔到"白花浮光凝碗面"写茶的物质层面,从"一碗喉吻润"到"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展示了茶的精神层面,从"蓬莱山,在何处"到最后是写茶农的苦难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可从侧面窥视唐朝时期的茶树栽培方式、茶叶采制工序、饮茶方式和贡茶制度。  相似文献   

14.
"翻转课堂"风靡世界,在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有机融合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增强学生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教育对象、教学管理和教学媒介的联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学的可控性以及教学管理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15.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宜宾学院为例,对当前高校动物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民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普及,在线交互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以CNKI在线交互文献为样本,对出版文献的总体趋势、期刊来源、期刊类型,关键词分布及作者单位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交互主体视角将研究倾向归纳为在线交互理论、在线交互活动、在线交互资源、在线交互评价和在线交互环境五个方面,深入探究在线交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督宗教的首次人华高潮是唐代的景教徒,第2次高潮是元代的方济各会士,第3次入华高潮则是明末清初的以耶稣会士为主的天主教多个修会的传教士。入华耶稣会士们来自欧洲几乎所有国家,但以南中欧拉丁文化的国家为主。他们的社会出身一般较高贵,故来华后走上层路线,广交上至朝廷,下至文人儒士,推行中国文化“适应政策”。他们在传教方面收获不大,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却功不可没。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于中学西渐的贡献,还要大于其对西学中渐的贡献。他们的书简、报告和著述,促进了西方早期的中国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倡议,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拥有更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新兴产业工程人才。“新工科”的提出为地方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实践平台建设的不足,探讨了新工科建设中实践平台建设思路,提出对原有的实践资源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9.
近代天主教、新教在豫北地区传播活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督教两大分支的天主教和新教,传播福音,使中国皈依基督是它们共同的目标,但由于教义、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以及在华历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天主教会和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地区的活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本文主要从传教理念、传教方式和手段、传教经费来源三个方面,对天主教会和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地区的活动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