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全球教育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其成员众多、机制灵活、影响广泛等特点而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大学协会致力于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球性代表并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积极引领高等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化、领导力和数字化转型等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式治理、规范式治理和认知式治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并存、大众需求与个性服务兼顾、静态控制与动态调整结合的特点。国际大学协会相关实践可为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或区域教育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为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十分复杂。把握这一关系对于制定政策至为关键。欲把握这一关系,又必须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基本规律。现代公益组织,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其生成与西方个体主义的产生密不可分。而个体,是在西方"人"与宗教、国家、家庭等多重契约的基础上渐次剥离而生成的。此外,在现代国家观念形成的过程中,"社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西方个体主义建构出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人类共同体的意涵。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即是该"社会"的新成员之一。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复杂化使得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国家的关系变得复杂,即国际非政府组织经常超越国家,但后者未必总能驯服前者。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相比,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的挑战更大:后者需要融入国际秩序,且出于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而迫切引入带有科技教育类、人道主义类、发展型等带有一定超越国家性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此同时,他们又对强烈反映西方宗教价值及意识形态的组织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抱有深深疑虑。这种张力往往让其在治理决策上陷入两难。  相似文献   

3.
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社会出现了一体化和碎片化的双重趋势,而全球性问题的普遍出现则对由一国政府处理全部公共事务的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全球治理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而出现的一种世界秩序观.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兴行为体,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功能,体现了全球治理的价值和发展趋势.因此,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存在的困境及其地位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推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全球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4.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项目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活动主要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则是其运作项目的主要模式."云南模式"值得肯定:云南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多样化特征为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项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政府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优势互补则奠定了双方进行合作的基础,而促使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则是地方政府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开放心态.站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高度,我们认为云南地方政府在已有的成就基础上,应该在合作中改进微观管理方式,建立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正常沟通机制;另一方面也应逐步扶持本土的非政府组织,培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多元主体.  相似文献   

5.
村域治理是一项囊括诸多治理主体和资源的综合系统工程,集合了不同治理主体的公权力所构成的多元权力架构。如何破解村域治理主体权力运行难题,形成权力结构明晰且运行畅通的治理体系,是深化乡村治理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此,需要运用程序法治的规制功能,完善村域治理权力运行程序,健全村域治理权力运行衔接机制,强化村域治理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增强其问责机制、弥补规制真空和完善其内外部治理的效果,国际非政府组织自愿加入各种行为准则。实践证明,国际非政府组织这种自我约束的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机制也存在着诸如无强制性特点、规定模糊不清、无强有效的遵守和惩处机制等缺陷。应该通过从其基本内容的设定改变行为准则的自愿性质、对其成员的问责机制加以清晰的设定、对遵守机制及惩处机制加以明确等来达到完善这种行为准则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真正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院校改革的着力点。基于对美国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梳理,发现由于功能转变带来的治理结构及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变迁既是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呈现,更是学院内各利益相关主体运用权力及相互博弈后所呈现出的动态平衡格局。其治理结构要素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部分,呈现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主体利益的均衡化和治理方式的扁平化的特征,因此在"治理主体是谁"和"治理主体间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上均能为我国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育治理结构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及其相互关系,治理结构改革是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善治的根本保障。当前县域内义务教育治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治理结构复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强调管控、治理手段与工具缺少弹性等四个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县域义务教育治理陷入政府治理负担日益增加、治理的效率难以提高、治理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回应性严重滞后、社会满意度低等困境。多元参与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善治和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复杂情境下义务教育治理和培养公共善的需要。多元参与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方式的合作协商和治理工具多样化。实现多元参与需要义务教育治理从单一主体到合作网络的结构转型,因此需要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向、重新认识治理权威、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不断创新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角色功能发挥不均衡、角色功能发挥失灵等角色缺位。要想让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就需要完善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放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公信力。同时,政府要向社会治理思维转变,适度放权,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同素异形体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形态单质物体具有不同的结构;二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结构单质物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三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在条件,同素异形体单质物体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同样具有同素异形体的基本特性,通过对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在这一新视角下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的本质与表现,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是新时期我国执政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变,以德治国在我国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以德治政,德治思想作为传统行政化在现阶段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当前,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依法行 应当充分发挥行政化的独特功能,以提高我国的行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行政文化是行政体制的深层结构,是党执政的重要资源,是行政管理的灵魂。它通过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影响着行政实践。数千年的我国传统行政文化,顽强地固存于现代行政文化之中,对我党的干部执政能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政治参与的研究出现了跨学科、多元化的取向。依照其理论建构原则和内在框架,大部分研究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多元主义、跨国主义和集体行动。多元主义范式强调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游说,跨国主义强调直接的平行参与,集体行动则强调体制外的社会运动。它们在弥补传统国际理论不足的同时,在理论适用性、框架及其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董事会的身份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交易过程,各方面群体、机构和个人都参与其中,在与参与者的交易过程中,董事会有时扮演委托人的角色,有时扮演代理人的角色.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美国不同类型高校董事会的代理人和委托人身份.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GOs) in adult education as one instrument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to effect social change. Postcolonial theory is utilized to explor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globalisation’,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adult edu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In seeking change for social justice postcolonial theory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discourse within the epistemologies of (neo-) colonial and decolonising contexts, as well as how such discourse helps to shape and change social realities and identities. We propose a postcolonial research agenda for studying the adult education role of INGOs.  相似文献   

16.
英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大学是独立的法人机构,自主管理,大学自主聘用员工。大学内部经营管理架构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有董事会、理事会和评议会。大学校长由董事会任命。大学校长除了参加大学授予学位仪式等以外,对大学其他事项基本上不过问。副校长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运营的最高负责人,也兼任评议会主席。大学教师不是公务员,由各大学的理事会负责聘任。大学聘任教师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要求申请者具有优秀业绩、取得专业学位及其教育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大学治理结构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变革而演进。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发深刻社会变革,对大学治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使这一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研究领域的理性关注。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存在明显问题,在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某些失当之处。公立大学应立足我国现实国情,遵循大学治理结构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借鉴世界著名大学业已实现的先进治理模式和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一个考试频仍的社会。在考试社会中,国家治理需要考试,考试也能促进国家治理。考试对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governors’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played by school principals in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South Africa. The South African Schools Act No. 84 of 1996 has mandated that all public schools in South Africa must have democratically elected school governing bodies, comprised of the principal (in his or her official capacity), educators, non‐teaching staff, parents and learners, but the latter is applicable only in secondary schools. This reform is intended to foster tolerance, rational discussion and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In the light of this reform an empirical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the principal in the school governing body (SGB), particularly in promoting parent and learner participation in SGBs. The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that principals fulfil with regard 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GB. Principals are viewed by governors as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SGBs. Governors referred to principals as ‘the finger on the pulse of what is happening at school’; they are resource persons for other members of the SGBs and ‘the engines’ of the schools. Governors viewed the principal as in charge of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ensuring that all duties are carried out adequately, setting the tone in SGB meetings, and responsible for interpreting education policies and ensuring that they are well implemented. Furthermore, principal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suring the maximum participation of both parent and learner governors in SGBs meetings. Principals can also contribute greatly to school governance issues, since they are usually at an advantage in terms of their familiarity with official regulations, provincial directives and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reform measures. The findings highlighted persistent power struggles in rural schools that may arise when principals overplay their roles as this creates tension among SGB members. However, principals enabled implementation of democratic values such as tolerance, rational discussion and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in schools through their leadership r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