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燕玲 《职业圈》2007,(12):16-17
优化人口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政策,建立社会安全网,发挥人口政策的导向作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代际代内公平和男女平等、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周燕玲 《职业圈》2007,(6X):16-17
优化人口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政策,建立社会安全网,发挥人口政策的导向作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代际代内公平和男女平等、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霍玉洁 《职业圈》2007,(22):19-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保证资源配置的严格公平.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几个利益集团的成因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加接近于资源配置的严格公平状态,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霍玉洁 《职业圈》2007,(11X):19-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保证资源配置的严格公平。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几个利益集团的成因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加接近于资源配置的严格公平状态,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维护社会公平的体制和机制.讲"效率优先",不能变成"唯效率论";强调"兼顾公平",不能把公平"能兼则兼,不能兼则弃",更不能变成"公平次要论"甚至"不要公平论".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因此,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何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构建更趋公平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采指导公共经济政策的制定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和谐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这涉及到社会公平,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韬  姜维 《职业圈》2007,(8X):4-5
当前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这涉及到社会公平,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建立在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层上,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王凤鸣 《职业圈》2008,(18):51-52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分配的公平。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可以从控制侵犯行为的角度来实现分配的公平。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分配问题,一是要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二是要正确认识共享的含意。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分配的公平.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可以从控制侵犯行为的角度来实现分配的公平.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分配问题,一是要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二是要正确认识共享的含意.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税收收入的工具,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是最重要的主体税种之一,发挥着聚集国家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执行中存在税负不均,缺乏税制调整机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与完善,努力实现税负公平.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我国阻碍教育公平的因素,包括教育政策存在缺乏参与机制、利益相关者缺席、重大政策环节缺失、教育政策突变及政府教育职能定位不清晰等,并提出可通过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普及度,完善学生补助和学生贷款的政策等措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报道中便有关于中国人口政策的文章。2006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并在2007年1月22日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下的个人所得税公平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稳 《职业圈》2007,(3X):11-12
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税收收入的工具,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是最重要的主体税种之一.发挥着聚集国家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执行中存在税负不均,缺乏税制调整机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与完善,努力实现税负公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常见的就业歧视类型,认为国家相关的劳动就业政策、法规不完善,就业竞争激烈.企业特别是一些私有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是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原因.只有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各负其责,才能消除就业歧视的影响,创建公平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国工会组织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协调劳动关系就是着力点之一。工会组织应在创建诚信、平等、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企业和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但因经济、政策、体制、法律等原因引起的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其公平,政府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本文主要阐释高等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存在的问题,就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律体系制度化路径进行探究,以求用法制的力量为公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周卫华 《职业圈》2007,(7X):6-7,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