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姗姗 《今传媒》2014,(12):105-10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美剧以强大的渗透力不断跨越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广为传播,悄无声息地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成为全球媒介文化的一道炫目景观。本文从大数据视域下探讨美剧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通过对"纸牌屋"热的现象分析,以及《纸牌屋》中跨文化传播的文本分析,进一步阐释大数据如何构建美剧跨文化传播新的生产模式与机制,从而为国内网络视频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羽 《传媒观察》2016,(4):30-32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已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国家、跨民族传播。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纸牌屋》是美剧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该剧第一季到第二季在中国的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7亿次。本文以美剧《纸牌屋》为例,对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雅楠 《东南传播》2012,(1):117-118
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以时下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通过从个人系统、情节系统和关系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剧还是中国的观众都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和动机,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对自我的感知和普世性价值观能都得以成功的传播,而文化深层的态度、文化模式和多样性则没有。美剧的跨文化传播经验或许能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蒋丽平 《新闻世界》2012,(7):248-249
近年来,美剧在我国非常流行,它有一显著特点是蕴含较多的科学知识。美剧的火爆启迪我们,当科学披上流行文化这层糖衣,更容易突破科学的围墙被大众所接受。本文以《别对我撒谎》为例对美剧中心科学传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观看网络电视剧成为我国各阶层群体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美剧借着这一契机登陆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并在中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和中年群体中产生良好的反响。本文通过分析美剧《罪恶黑名单》在中国市场对观众的使用与满足状况,探究中国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方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各类电视剧狂轰乱炸向观众袭来时,美剧凭借其较为多样的题材、灵活多变的播出方式以及开放的叙事策略,培养了以75后、80后、90后为主体的受众群,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而在这些流行美剧中,有关中国以及中国人的描述并非少数,本文以热播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简要概括美剧中的中国人形象。  相似文献   

7.
王希 《视听界》2010,(3):75-77
随着《越狱》的流行,美剧被拉入了国人的视线,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和追捧的对象,如《反恐24小时》、《欲望都市》、《迷失》、《绝望的主妇》。与其他电视剧不同的是,美剧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渠道不是电视,而是极大满足了观众自由选择要求的互联网,并流行于办公室、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8.
王睿文 《传媒》2015,(7):44-45
美剧从“美国电视剧”的简称发展到代表美国文化的符号,它像一股火焰,燃烧着整个中国大陆,让多少的青少年如痴如梦地沉醉在它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因美剧而产生的字幕组、 “粉丝”群以及各种关于美剧的百度贴吧也越来越多.人们在观赏美剧的同时,也在互相交流和讨论着美剧及美国文化.中国观众对美剧的狂热程度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一集美剧刚刚播出之后,微博上就会立即出现关于这一集的各种评价和讨论. 美剧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中国观众对它如此着迷?  相似文献   

9.
2014年随着《生活大爆炸》等四部美剧在视频网站下架,而同时美剧《权利的游戏》开始在央视播出。许多人开始关注,美剧在中国的电视平台能否热播?本文结合美剧在央视的播出历史,并通过对美剧的受众人群、翻译、审查工作等角度分析认为,美剧在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平台将依然遇冷。  相似文献   

10.
王刚 《网络传播》2008,(5):44-45
在2007年似乎人人都在谈论一部“让人心脏从喉咙里跳出来”的美剧一《越狱》(Prison Break)。这部在美国收视率早已跌出前20名之外的电视剧意外在中国受到新生代网民的狂热追捧。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壮观的收视潮流。它的流行虽有诸多非理性与不便言说之处,但它以互联网为核心,通过P2P传输技术向广大网民层层传播辐射的过程,却昭示了网民的强大力量。那么《越狱》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7日,据报道,多部热播的美剧今日遭下架,包括《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处》以及《律师本色》。这些美剧下架并不是毫无先兆。3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一则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主要强调了"先审后播"原则。由于美剧在国内越来越流行,各大视频网站近年都加强了对美剧的版权引进。新的美剧引进基本上可以做到和其在国外同步播出。但随着新政策的执行,美剧引进的步伐可能减速,同时更加严格的审查将使一些尺度比较大的美剧无法通过审核。此前,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剧文化强势袭来,在我国文化市场迅速流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剧流行的原因,可为国产剧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谭飞 《视听界》2010,(5):10-11
美剧就是美丽的剧和美国的剧的简称。中国的美剧拥趸非常之多,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说中国电视工作人员在学习美剧方面不遗余力。《好想好想谈恋爱》就是移植美剧《欲望都市》,《美丽主妇》是拷贝美剧《绝望主妇》。我最近听到一个名字,特别卡通,名字居然叫《找呀找呀找朋友》。一打听,原来它移植的居然是脍炙人口的《老友记》。  相似文献   

14.
林徐  张珊珊 《视听》2016,(7):102-103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美剧在美国文化输出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分别处于语境天平两端的中美两国,在文化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元素的运用成为美剧打破不同语境桎梏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生活大爆炸》为例,探讨九季以来,中国元素在剧集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对比这些中国元素背后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发现其构建的中国形象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有较大的出入。并就如何正确看待美剧对中国形象的偏见与误解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在跨文化传播以及树立中国形象方面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钢 《视听界》2011,(1):31-32
《暗算》之后有《潜伏》,《潜伏》之后是《黎明之前》,这大体勾勒出了近年来谍战剧流行的轨迹。从翻拍“文革”手抄本的《一双绣花鞋》、《梅花档案》,到经典翻拍《敌营十八年》,再到近些年风行的《暗算》、《潜伏》,以及明显美剧风格的《黎明之前》,谍战剧正以蓬勃之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视剧市场竞争中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外国电视节目逐渐在中国流行,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时间也不断地变化,随着《疯狂主妇》、《越狱》等一系列美剧在中国的热播,让观众对"季"播出有了更多了解。电视市场在不断地发展,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已经没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并逐渐深入到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形成了文化认同,影响着本土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审美和文化路径,美剧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不断建构着理想化的美国印象,这种艺术形象是双重异化的他者形象,却是中国观众接受和认同的形象,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本土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8.
郭佳卉 《东南传播》2012,(12):149-150
随着秋季美剧的开播,美剧在中国的网络媒介中已形成了广泛的流行和影响,而美剧在中国受众中的广泛传播则出现了"重网络、轻电视"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美剧网络传播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两个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美剧走俏中国美国FOX公司在2006年的年末推出了连续剧《越狱》,这部以情节惊险、拍摄手法大气、感情细腻的剧集通过BT下载率先在中国网民中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潮。除了《越狱》,从《六人行》、《成长的烦恼》等情景喜剧,到《欲望都市》、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国庆之后,"冰与火之歌"的卷四《群鸦的盛宴》正式上市了。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热播,带动了之前本来就有强大粉丝基础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图书不断攀升销售高峰。据记者了解,从卷一到卷三,该系列图书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册!"冰与火之歌"系列图书从上市到现在,经过美剧热播的带动和宣传人员持续的推广、业务人员在终端卖场的各种努力,已经完全确立了一线畅销书的地位。《冰与火之歌》简体中文版由重庆出版集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