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本行为准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孝道衰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代社会部分家庭中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屡见不鲜,传统孝道已难以维系。在和谐家庭的视野下探析社会主义“新孝道”的内涵并寻求弘扬孝道的途径,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化,促进现代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新孝道教育 构建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孝道是对传统孝道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渗透着民主、平等的时代特色.新孝道在建设和谐新农村中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契合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起到维护农村家庭和谐稳定与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对解决已出现的孝道问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新孝道教育的力度,以利于提高农村家庭养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重建道德伦理体系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急迫任务,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在维护家庭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现代社会的公德体系呼唤伦理道德从家庭走向社会,孝道是中国人生活中的绝对价值,具有信仰的功能。大学生孝道教育是开启人性的钥匙,家庭伦理的核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以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庄西艳 《考试周刊》2015,(3):191-192
孝道是中华民族特别的传统美德,但如今孝道在农村的淡漠,不仅影响了农村家庭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还影响了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本文结合农村孝道淡漠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农民四个方面,对农村孝道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加强农村孝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儒家孝道是儒家适应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和家国一体社会结构而创造出来的思想体系,对维护传统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儒家孝道的某些具体规范显得与时代不相适应,但其内在的子辈对父母的“爱”与“敬”的伦理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成员人格发展和谐,推动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实现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换是发挥其现代价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A3):166-167
现在所说的孝道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学校层面,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孝道教育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孝道缺失的家庭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对策。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孝道教育不仅对家庭的和睦幸福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养老问题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当今社会必须重视孝道的弘扬,从情感培养到孝道理念的渗入,从课堂教学到社会文化氛围的熏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促进孝道的教育,使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使家庭温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赵二杰  高奇 《文教资料》2007,(26):42-44
孝道是东方灿烂的文化遗产,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念里最核心的部分。时代在变迁,孝道对于和睦家庭,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作用却依然存在。然而,当代社会,我们千百年来引以自豪的孝道逐渐淡漠,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再次的提倡孝道,家庭、学校、社会都应作出相应的对策,进而促进我们构建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其核心是敬老孝老,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倡导孝道文化,弘扬孝老敬亲的典型事例,对提升全民的道德素质,促进建立在家庭和谐基础上的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提倡践行孝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稳定家庭成员代际关系的和谐及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形式对当代大学生践行孝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践行孝道总体情况乐观,但在实践孝道的细节方面做得不够;现代教育缺乏孝道教育;一些社会因素不利于践行孝道。因此,为更好地践行孝道,提出如下对策:大学生个体要加强自我教育,家庭努力营造充满孝道的和谐家风,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与感恩教育,社会需建立健全体制以打造重孝道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1.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身之本,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孝道缺失现象屡见不鲜,这关乎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关系着校园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孝道教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扬弃地运用中国传统孝道,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亚社会认同"能实现孝道传承,促进家庭和美;"登门槛效应"使孝道得以泛化,促进人际和睦;"认知相符"发挥孝道效用,促进社会进步;"交互原则"彰显孝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调查表明,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受重视,不少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理解不深或存在误解,我们可以通过弘扬爱心教育、从孝道中发扬社会公德、解除封建孝道的心理禁锢、家校联合实施孝道教育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孝道教育。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中学生的孝道教育,是继承孝传统、弘扬孝美德的需要;是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从孝道入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让他们感悟孝之道、拥有孝之心、实践孝之行.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当前家庭伦理关系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充分汲取儒家传统伦理精华,发扬家庭孝道伦理;确立新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投射出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变革。传统孝道的变异与封建政治的强殖入侵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代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深刻变化、社会文化视角从社会到个人的转变促使传统孝道不断整合,在“以人为本”思想的解构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现代孝道重构要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达成和谐、公正的新孝文化。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家庭孝道观对当代中国的家庭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子女领会孔子的家庭孝道思想,从物质和精神上对父母敬养,努力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增强行孝的紧迫感,对下一代进行孝道教育,维持家庭养老的良性发展,让老年人在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幸福地享受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7.
儒家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影响深远,在当代社会也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正确分析儒家孝道文化的利弊,对其进行扬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当代科学的家庭伦理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影响下,孝道逐渐进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之中,这不但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孝道的传播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精神传承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从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孝道观。一、苏教版中孝道教育的课文分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孝道教育文本  相似文献   

19.
用优秀传统孝道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恩意识,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优良传统孝道的主要内容有奉养父母,继志述事,珍爱生命,推恩博爱。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孝道教育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调查农村孝道传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农村孝道衰微的原因,提出重塑农村孝道的对策建议,以提升人们的孝道意识,促进新农村和谐家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