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在家的小学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  相似文献   

2.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和城镇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74个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初中生在三个量表中的部分因子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这些因子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发泄、幻想和忍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丧失和健康适应.与非农村留守初中生相比,农村留守初中生面对的生活应激值要更大、应对方式更多是消极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现状与特点,为改善其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参考。以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测查695名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生379名。结果提示,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总体上不高且显著低于非留守者;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留守类型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农村211名留守初中生和223名非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在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三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在人际关系状况、健康适应及心理压力总分三个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调查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面临的生活压力事件多于非留守学生;留守初中学生在生活压力事件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不同体育项目对其心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6.26%,农村留守初中生普遍认为心理调节作用最重要的因子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所属运动项目,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初中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认可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概括了不同领域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在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内涵、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不足,以期能为今后的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点及两群体之间的差异,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娄底市和双峰县5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6个自然班级91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上差异显著;②留守女生在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方面均好于留守男生,而在情绪症状方面比留守男生差。留守初三学生比初一、初二学生显示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城市和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无显著差异;③非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上均好于非留守男生,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更大,尤以初二学生最为突出;城市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方面均好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10.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是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为了解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倾向的关系,对重庆市78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年级之间成"马鞍形"发展趋势,心理韧性各维度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积极应对倾向弱于非留守初中生,消极应对倾向强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对其应对倾向有着重要影响,但家庭支持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11.
何云贵 《重庆师专学报》2014,(4):110-112,152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究“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一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测。第一组参加“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第二组不参加。12个月后,对参加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非留守儿童施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组留守儿童的客观支持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参加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没有显著不同。“留守儿童之家”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指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通过对重庆南川、黔江、沙坪坝三辖区的个案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根据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政府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树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舆论风尚;强化城市政府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的“公共性”意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促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从“出口”方面减少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936名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初中生565名)为被试对象,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应对方式也以积极应对为主,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与消极应对方式能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且主观幸福感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关注影响留守初中生受歧视现象的多维度因素,并提出缓解留守初中生受歧视现象的策略。歧视知觉对个人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对个体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对弱势群体的消极作用更大。农村留守初中生作为弱势群体,歧视知觉对其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孤独感、社会疏离感以及一系列问题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探讨歧视知觉的表现、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对留守初中生的消极效应和干预措施对保障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对河南省1 063名农村初中生同伴交往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早期留守经历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历了留守的农村初中生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冲突和背叛,较少的帮助与指导,与同伴间缺乏交流,早期双亲外出的初中生友谊质量最差,且经历留守的初中生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早期的留守经历影响个体初中阶段的同伴交往,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下山入川”政策的推进,农村许多过剩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研究其教育问题凸显出重要意义。如何能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以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辖区留守儿童为例,做了走访调查,分析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依据倦怠相关的理论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通过对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再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有八个因素影响着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它们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师源性因素、亲情与管教的缺失、学习方法与目标、学校和班级因素、社会不良影响、个性因素、学业压力。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8.
对于留守初中生来说,影响其生活的心理品质更多地取决于自我控制的强弱,但留守的境况中家庭教育缺失很容易导致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基于此,特对留守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进行研究,通过制定小组方案计划在贵州省瓮安县Y中学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运用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来提高农村留守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出小组方法在提高留守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应用上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研究和实践显示:小组工作方法适用于相关的教育和管理实践活动,它对于留守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有着切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留守初中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自我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对随机抽查的52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孤独倾向维度、冲动倾向维度以及总分上,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差异显著。留守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不乐观。与常模相比,留守初中生更内向、情绪更易不稳定,更容易出现与环境格格不入等消极人格特征。留守初中生积极改善自我认知,进行自我调适,合理疏解,养成健康心态,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等引起了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一个焦点。农村留守儿童种种问题的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