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与图形是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通过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耿亚萍 《教师》2013,(13):112-112
为了让低年级学生更好、更高效地学习数学,许多数学老师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于现代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等。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许多看起来像是实际上却不是的"数学学习行为",甚至与数学学习背道而驰,这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为基本形态的 2 1世纪 ,现代数学已经或将要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理解周围世界 ;数学可以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运用数学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总之 ,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中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强烈兴趣。"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学的载体,是驱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并据此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资源。对此,教师要提高对教材"再度开发的"能力,优化整合各种有效学习材料。一、关注现实——撷取生活性的学习材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好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学好数学的前提是重视数学,挖掘学习数学的潜力,还要做到以下"五要诀":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师要不断丰富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策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参与率、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使小学计算教学更省时高效,这也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小学计算教学课堂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适当、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使算理更具体、更容易理解,把小学计算课上"活"。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这就要求数学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对话式"的,而不是"独白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文化。一、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  相似文献   

8.
<正>荷兰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对直观的、非抽象的、相对的生活世界加以研究和反省,是建构在生活世界基础上的世界。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尊重学生,遵循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出发,将整个教学过程放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让他们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从而达到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完美融合。这样不仅能提高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好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应"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题,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在情境中教会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充满了乐趣。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实验教材十分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数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将数学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办法。生活数学的有效实施,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又让学生体验一种积极、充实、健康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融入生活。而学生的这一举动却将简单的数学问题复杂化,究其原因为:数学知识系统不够完善,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本文以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的知识点为例,进行课堂内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实际生活中,随机事件随处可见。"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整体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了解不确定事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以了解概率的初步概念;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能阐述其中的理由。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一、在现实需求中学习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事物入手,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教学。特别  相似文献   

13.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三重联系"成为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探讨和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这其中,区分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浅层性和深层性,可能是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唯如此,教师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践行"三重联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在情境中教会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有丰富的内涵,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数学、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学生在学习时没了障碍,自然就开启了"乐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再创造",应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三方面对学生思维进行合理稚化。合理稚化学生思维,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发展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通过写"数学日记"使学生进一步梳理当天学习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学会评价与交流自己学习数学的感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本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着眼于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始终遵循这一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是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加…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情节具有现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失数学本身应有的味道,使"生活味"与"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