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前,有一个大农场里住着一位老奶奶一天,老奶奶突然想自己做些苹果布丁来当晚餐。她有许多面粉和黄油,有许多糖和香料。但是有一件东西她没有,那就是苹果。她有一棵李子树,树上全是又圆又红的李子。虽然可以用奶油和葡萄干来做黄油,却不能用李子做苹果布丁。  相似文献   

2.
一天,有个一千岁的老婆婆买了只闹钟,买来以后,她才发现这闹钟居然是倒着走的。一千岁老婆婆很纳闷,她活了一千岁,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没见过,可倒着走的闹钟,她还是第一回见到。不知不觉中,老婆婆的生日就到了。本来现在老婆婆该过一千零一岁的生日了,可是,老婆婆却觉得自己并没有老,而是年轻了。老婆婆觉得很奇怪,但她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婆婆越来越年轻,像个年轻的妇女,过两年,又像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再过两年像个刚出生的小宝宝。这样一年又一年,老婆婆是一年比一年年轻。到了老婆婆成了个刚出生的小宝宝的时候,那个闹钟突然又开始顺着…  相似文献   

3.
一个想法     
老婆婆发现树林里有许多蘑菇,她很高兴:“我马上回家拿篮子来,采些蘑菇做汤吃。”老婆婆年纪大了,记性很差,当她回到自己家里时,已经忘了要干什么。老婆婆只好又来到森林里,使劲地想:“我刚才准备干什么?”可怜的老婆婆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来。老婆婆低着头,在树林里来来回回地走了几圈,还是想不出来,老婆婆急坏啦!一只小兔子看见了,好奇地问:“老婆婆,您丢了什么东西吗?”老婆婆叹口气说:“唉,我忘记了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4.
传说宋代绍圣年间,海南岛儋县有一位老婆婆,丈夫早逝,无儿无女,以卖环饼谋生。她手艺精,用料足,做出的饼子又香又脆。但因为店铺偏僻,知道的人并不多,所以生意一直十分清淡。无奈,老婆婆只能艰难度日。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老婆婆,年年的除夕要我给她做一件事,她拿来一叠红纸和笔砚要我“写春”。裁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红纸上,我用蘸饱了墨汁的羊毫笔,竞也痛快淋漓地挥毫一番。当我每次写下那“福”字“春”字的时候,心里不免想到,如果不是因为还有个守着旧习惯的老婆婆的话,像我这一代的人,在目前的这种生活下,怎能有机会练毛笔字呢!我的毛笔字虽有如春蚓秋蛇,但还是很高兴写,它使我温习了旧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周四上午第二节语文课,实习老师在我们五(2)班教练习五。练完了书上加标点的题目后,她出了一道补充题:“市场上的水果真多有桃子李子梨子西瓜苹果香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过了片刻,王新第一个举起了手。这让坐在后面听课的我稍感意外,也比较高兴,因为王新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抢先举手发言的次数比较少。实习老师请王新说出了答案:“市场上的水果真多,有桃子、李子、梨子、西瓜、苹果、香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王新刚说完,语文成绩一向出众的徐小飞站起来讲了另一种答案:“市场上的水果真多,有桃子、李子、梨子、西瓜、苹果、香蕉……  相似文献   

7.
圣诞布丁     
毛文婷 《留学生》2014,(20):54-55
正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全家庆祝节日时,尤其是圣诞节当天,王室宴席的餐桌上一定会出现圣诞布丁很久以前,英国有一种圣诞布丁是做成馅饼,烘烤而成。外皮用硬面团加工,内馅一般为肉或鱼,除了加油脂外还放了西班牙、黎凡特出产的干果。因为肉类、家禽和鱼都很容易变质,只有加入大量的糖渍干果混合黄油后制成饼,才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此外,千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相似文献   

8.
布丁王国     
殷子涵 《辅导员》2014,(23):41-41
一觉醒来,甜甜发现自己和宠物狗托托睡在了一个很大的布丁上,环顾四周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布丁做的,绿油油的大树、嫩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朵,七彩的布丁地毯,好个迷人的布丁王同啊!甜甜又惊又喜,她虽然很喜欢这个地方,但是她更迫切地想要回家。甜甜和托托一边走一边打听回家的路,可是行人都远远地躲开她们,对她们不理不睬。  相似文献   

9.
在巴士站,我和妈妈向远处眺望,等待公交车的到来。忽然,一个老婆婆走过来向我们讨钱,她端着个放了点儿散钱的碗,站在妈妈面前不肯走。妈妈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对她说:“没钱,快走开!”但老婆婆还站在那儿苦苦哀求,妈妈又大声凶巴巴地对她说:“没有啊!走吧,快走,快走。”顿时老婆婆被吓了一跳。我急忙拉住妈妈,慢慢掏出了裤兜里的五角钱,准备放到老婆婆的碗里。这时,妈妈狠狠瞪了我一眼,我吓得立刻把手缩了回去。公交车来了,人们马上向车门口涌去。我躲开妈妈,把五角钱给了婆婆,婆婆笑了,她用我听不清的话祝福着我。我内心感到酸酸的,她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布丁王国     
正一觉醒来,甜甜发现自己和宠物狗托托睡在了一个很大的布丁上,环顾四周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布丁做的,绿油油的大树、嫩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朵,七彩的布丁地毯,好个迷人的布丁王同啊!甜甜又惊又喜,她虽然很喜欢这个地方,但是她更迫切地想要回家。甜甜和托托一边走一边打听回家的路,可是行人都远远地躲开她们,对她们不理不睬。天渐渐黑了,正当甜甜和托托垂头  相似文献   

11.
月光手袋     
从前有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婆婆,她白天纺纱织布,晚上坐在月光下用丝线编织手袋。老婆婆编织的手袋可好啦,五颜六色的,大人用来作钱袋,小孩用来收玩具,娃娃用来装糖果。  相似文献   

12.
<正>邻居家里有个小小的餐厅,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式样各种大小的布丁模。它们有的像玫瑰,有的像鱼,有的像贝壳,有的像心形,都是用洁白细腻的瓷器做成的,每一个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女主人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他们都已经成年,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女主人说,如果家里有谁过生日,过生日的那一个就有权利在这些布丁模中挑选一个自己最心爱的,她就拿它做一个生日布丁。听着听着,我突然热泪盈眶。因为,这样的一份闲雅情致,在我儿子童年的时候,我却  相似文献   

13.
花姑娘     
一天晚上,老婆婆刚上床睡觉,突然听见一阵动人的歌声,老婆婆连忙打开灯一看,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正在地板上一边唱歌一边翩(piān)翩起舞,她的歌声那么迷人,她的舞姿那么优美,她的神情那么专注,以至于老婆婆开了灯她都不知道。老婆婆轻轻地走到小姑娘身边,亲切地问:“小姑娘,你  相似文献   

14.
幸运的母亲     
一位年轻的母亲认为,世界上还有许多挨饿的人,浪费食物真不应该。有天晚上,在安排幼小的女儿睡觉之前,她给女儿喂夜宵。她先给她一片涂了黄油的新鲜的面包,但孩子说她不喜欢这样吃。她还要一些果酱涂在面包上。母亲看了女儿几秒钟,随即说道,“露茜,当我像你一样小的时候,总是吃面包加黄油,或者面包加果酱,从来没有面包既加黄油又加果酱。”露茜看了母亲一会儿,眼中露出怜悯神情,然后她柔声说:“您现在能跟我们生活在一起难道不感到高兴吗?”A young mother believed(认为)that it was verywrong to waste(浪费)any food because there were…  相似文献   

15.
苏梅 《课外生活》2012,(24):36-39
在兜兜山的山脚下,有一座木头小房子,房子里住着一位老婆婆,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很少和邻居来往。和老婆婆相伴的是一只猫咪,这只猫咪浑身乌黑,右额前有朵白色的花,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老婆婆给猫咪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黑妮。黑妮是老婆婆从路边捡来的,只是捡来的时候,黑妮还很小很瘦,皮毛没有一点儿光泽,是老婆婆用一碗碗米汤把它喂大的。黑妮很勤快,会帮老婆婆捡树枝、给菜地浇水、爬上树摘苹果。老婆婆出门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修》2022,(2):30-31
<正>赵城有个老婆婆,七十多岁了,就一个儿子。一天,她儿子进山去,被老虎吃了。老婆婆伤心得几乎活不下去,哭哭啼啼去告官。官员笑着说:"老虎怎么能用官法制裁呢?"老婆婆放声大哭,止都止不住。官员呵斥她,她也不怕。官员怜悯她是个老人,不忍心用官威吓唬她,就敷衍说:"好好,我们去捉虎。"老婆婆匍匐在地上不走,一定要官员把捉虎的公文发下来才肯离开。官员无可奈何,就问那些当差的谁能去捉老虎。有个叫李能的,喝醉了酒,就站出来说:"我能。"他领了公文,老婆婆才离开。  相似文献   

17.
多好的孩子     
小河边有一间草房,里面住着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有一片桃树林,她天天都要走进桃树林,给桃树捉虫、浇水、锄草。看到桃树结了许多桃子,老婆婆心里很高兴。  相似文献   

18.
劳作之美     
李子柒的唯美田园爆红网络,喜欢她的粉丝早已跨越国界。许多热爱李子柒的人最爱看她一气呵成的劳作,娴熟、简洁、自然。李子柒无所不能:从磨豆浆点豆腐,到砍树做洗手台;用葡萄皮染一条裙子;砍一捆竹子,粗粗细细,手起刀落,各有用途;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她都做得有模有样。她干活麻利、动作简洁,用刀绝不含糊,手到之处,风卷残云。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定位     
沈善增 《师道》2004,(7):50-50
我最高兴的是儿子告诉他妈妈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在中学校门口看到一位在乞讨的老婆婆,他看到她很可怜,就想给她一元钱。但转念一想,我如果给她钱,她也许舍不得去买东西吃,还要饿肚子的。所以,他跑到学校小卖部,买了一元多钱的一只面包。他想,给她面包,她总得要把它吃掉。这一顿就不会饿了。这位老婆婆拿到面包,对他连连拱手作揖,他觉得很高兴。尽管他把这事告诉妈妈,而不对我说,说明在感情上与我还有些距离,但我真的非常高兴,比听到他高中顺利考进数学尖子班还高兴。他不对我说,我对他说。我说,你这样做很好,我很高兴。我高兴,是因为他在知…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故事:有位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晒盐的。每逢晴天,老婆婆就愁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每逢阴雨天,她又发愁小儿子晒不出盐。她每天都犯愁,情绪总是不好,最后竟积忧成疾。后来有位智者对她说:“您何不这样想,晴天好晒盐,该为小儿子高兴;雨天好卖伞,该为大儿子高兴,那岂不天天高兴啦。”老婆婆照此转念一想,果然天天快乐。正在准备应考的同学们,勿庸讳言,由于来自学校、父母及社会的压力,加之考试在即,学习也很紧张。因此,许多同学的心情像老婆婆一样有些压抑。你们常常因为一道题没做出来,或是一次模拟考试没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