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题提出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业者,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科学领域,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其成长经历,无论他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肯定都会有过一个大量、专注阅读的阶段,肯定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对象,语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培植的过程。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阅读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习得的。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小学阶段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早期,英国的阅读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受到宗教文化的制约而发展缓慢,但到中世纪晚期时,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英国的兴起,阅读文化凭借着民族语言——英语的普遍运用而得到较快地发展。阅读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思想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加强文化联系而塑造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阅读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阅读文化,使阅读文化逐步走向繁荣。阅读文化的发展对于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培育、道德的培养、技术的传承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有这些都汇聚成文化的力量推动着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4.
名著阅读熔铸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的过程,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形式。理应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汤正康 《天津教育》2003,(11):32-34
一、如今谁解书中趣读书是播撒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承袭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靠阅读来传播的,民族的精神、品格、智慧很多时候靠读书的熏陶、濡染和同化,因此,建设书香社会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书又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读书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阅读技巧,定将终身受益。读书还是学习母语的核心。凡境界高远、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学识渊博的人,都爱书,爱读书。在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学校应是构建学习型单位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全民阅读问题接受《人民Et报》记者的专访时指出,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我国政府早已经将促进阅读纳入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国民阅读。这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之举,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次重要升华。全民阅读的春天必将到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古人勤勉读书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后人勤学砺身。在古人眼里,阅读足以长智,"腹  相似文献   

8.
<正>一、统编教材高度关注阅读方法"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个人能力提升、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同时还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基于这样的认知,国家才大力弘倡全民阅读。阅读能力之于个人发展和民族进步,有着非  相似文献   

9.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的音乐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民族音乐也变得丰富多彩。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主要依靠学校的音乐教育,因此,学校如何有效完善民族音乐教育显得特别重要。最近几年,民族音乐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和推崇,把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体系中,既能把音乐教育做得完美,又可以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把民族音乐教于学生。小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花朵,是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重要力量,他们处在音乐的启蒙阶段,在音乐学习中渗入民族音乐的内容,可以为以后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的形成和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要原动力。大学校园在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定位,充分发挥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阅读,撼动心灵与灵魂。让我们崇尚阅读,为人类文明进步,民族振兴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了我们未来的终极前途,我们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阅读,让阅读成为人类永远的不离不弃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通过母语学习将儿童的个体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和人类的精神之源,同时催发新时代民族的美丽之花:精神之花、语言之花、文化之花。因此,母语教育课程永远是各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润泽心灵,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强大的基石,阅读对于民族国家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阅读改变海南。为助力海南开放、生态、文明、和谐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推动海南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的深入打造,为助力海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全面开展,2014年,刊社决定举办"我的阅读史"征文比赛,具体要求如下:1.参赛对象:海南中小学教师、海南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来源于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生境的。文化多样性应该是人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这是我们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最基本点。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往往是这个地区或民族赖依生存的精神支柱,这种文化的认同往往成为一个地区人民或一个民族"自信"的基础。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民族整体上的"自信"往往不够,面对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优势"民族文化进入,这种传承社区、文化生态区对整体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自我恢复能力十分有限。东亚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较快进入和完成现代化过程,但其传统文化却得到较好的保护,体现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较好结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国家的文化储备和文化内容丰富。在这样丰富的文化背景之下,我国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对于我国文化发展、民族精神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中小学音乐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将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传承发展的教学效果,对于我国文化传承、民族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和价值。基于此,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同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对此,首先叙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同我国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随后详细阐释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葛龙玲 《教育》2012,(28):46-47
书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重要。作为学校,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7.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3,(25):5-5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更多地取决于它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摘自朱永新的膊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参与、精神享受的过程,学生只有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比心,才能在阅读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这就需要让学生在有精神参与的阅读中展开心灵对话、积淀人文素养、获得审美享受、激发生命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实现与语文本体教学的和美共生。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大学精神的弘扬、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大学应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引领效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服务为依托、以对外文化交流为契机,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入实现文化育人的具体过程之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