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中心已经成了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前端窗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社区孤寡老人档案,使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享有更方便的档案服务。要求对孤寡老人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单独建档,并且将社区与档案馆工作服务相结合,实现社区—档案馆联合的"馆社联动"档案利用服务模式,使社区服务与档案政务相联系,扩大档案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范围并且提高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湖北省档案馆征集档案成果展"在省档案馆开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省档案馆从社会各界征集进馆的文书、书信、日记、证书、照片和实物等珍贵档案史料500余件,其中包括从国外和境外征集进馆的部分档案珍品。展览将使社会  相似文献   

3.
王天泉在《中国档案》2006年第1期上撰文,介绍了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拓展企业档案馆服务功能和方式上的做法。在企业档案馆的功能建设上,公司档案处提出把档案馆建成企业领导的决策馆:职工群众的贴心馆;管理人员的信息馆;面向基层的服务馆;展示厂史厂情馆;对外交流的友谊馆。在档案工作的方式上,公司档案处创造了一些新鲜做法:编写企业年鉴;“零距离服务方式”;一个电话。直接把图纸送到现场,受到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赞誉;全天候档案服务;会计事务所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档案馆24小时等待。为审计人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为增强档案馆的吸引力,办起了全国第一家家庭档案俱乐部。高质量的服务,使档案馆和档案工作的影响力、赞誉度不断增加,2004年重钢集团公司23个机关处室评比中,档案处(馆)的总成绩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4.
2000年,西班牙塞维利亚的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提出了档案馆的文化休闲功能的观点.的确,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在"封闭"了数千年之后,也到了展现其"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使其不仅为政府机构、历史研究者服务,同时也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使纳税人建立的档案馆服务于人民,毕竟"极少数公民会同意将他们缴纳的大量税金用于资助其馆藏大多反映政府官僚活动的档案馆"①.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各级档案馆打开了以往紧闭的门户,逐步走向开放.一时间也曾门庭若市,但短暂的热闹过后,档案馆又恢复了平静,并没有出现过我们所预期的持续利用高峰.我们认为,仅仅开放档案是不够的,必须拓宽思路、开阔视野,突破现有的办馆方式,以档案为基础,将档案的凭证价值与参考价值开发延伸,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提高档案馆的知名度,才能使档案馆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地得到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档案资源是档案馆的立身之本、服务之基。档案资源建设事关档案馆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事关档案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近年来,三台县档案局(馆)始终坚持"丰富馆藏,完善功能,强化服务"的工作主题,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积极、主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以创新服务实现创先争优,彰显了档案工作的价值,提升了档案部门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张家港市档案局(馆)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立足本职、情系民生,不断创新和丰富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方式和手段,先后成功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全省首家区镇档案馆和首家村级档案馆,全省档案系统首个图片中心及音视频档案中心、"全省首批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连续多年被省档案局表彰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8.
<正>"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是各级档案馆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基础上,利用各自馆藏资源,依托现有网络信息技术,利用统一工作平台,实现跨行政区域界限的民生档案查阅利用,以满足社会组织和群众异地查档需求的一项创新工作。开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是档案部门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完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服务民计民生的新举措,也是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站在档案工作新的发展起点上推出的  相似文献   

9.
崔穗旭 《中国档案》2012,(10):68-69
2010年7月,上海市杨浦区档案馆率先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通了民生档案服务,启动了社区查档出证的"馆社"联动新模式,利用者可以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查到所需的档案,并当场获得档案部门出具的档案证明。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各级档案局馆已为1.63万市民提供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上海市和各区县馆际、馆社、馆室"三联动"的档案服务民生框架格局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金华市档案局(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现为统领,顺应时代变化,树立"让社会了解档案.让档案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大转变,档案资源大整合,服务功能大拓展,强化档案馆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加快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利用体系,提升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4,(S5):14-16
<正>一、我国档案新馆布展工作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社会信息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公众档案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社会档案意识逐渐增强。为提高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各级档案馆不断地进行着服务机制、服务手段的研究与创新。但各地普遍存在的馆房建筑老旧、面积不足、阅览展示设施落后等因素又严重制约着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有鉴于此,2002年,国家提出"加强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遂宁市档案馆与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签订了《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用了电话、网络、快递等多种途径实现了"云签约"。两馆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就异地跨馆查询民生档案的联动形式、档案利用范围及方式、服务对象、申请查阅档案所需材料、跨馆查询工作流程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讨和确认。协议约定了跨馆联动形式、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整合城市档案资源,整体提升服务社会的综合实力,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走扩大外延,同时也丰富内涵之路。实行由一馆多种档案的实体合一统管,使综合档案馆具有优质多样的档案资源,才能全方位地为社会服务。当前,杭州市在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关系不顺、职能交叉、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城市档案被分割保存等现象,直接阻碍了档案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通过调研深圳、顺德“三档合一”的新体制,我们得到了一定的启示。(一)档案资源来源的固定性。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动态简报     
《北京档案》2023,(6):63-64
<正>顺义区档案馆首次实现异地跨馆利用服务近日,顺义区档案馆和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签署了“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书”,两地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实现了异地跨馆利用。这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背景下,顺义区档案馆在异地跨馆利用服务领域跨出的第一步。下一步,顺义区和天津市河西区两地档案部门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  相似文献   

15.
论档案馆学术研究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的学术研究功能,一方面是指档案馆向社会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档案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是指档案馆工作本身具有的学术研究内容。发挥档案馆的学术研究功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想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学术研究功能并使之实现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创造条件,丰富馆藏内容。馆藏是提供档案服务的后盾,丰富的馆藏是提供档案服务的基础,没有丰富的馆藏,实现档案馆学术研究功能”也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必须创造有利条件,不断丰富馆藏内容。档案的征集工作不像接收工作受进馆年限的限制,在时间的掌握上具有灵活性。积极开…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广安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开发工作,坚持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强化档案收集,丰富资源开发源泉硬化措施抓接收。接收到期档案进馆是档案馆档案资源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是档案馆立馆之本,直接关系到档案资源的开发效果,关系到服务社会的质量。广安市档案馆以深入贯彻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为抓手,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双鸭山市档案馆民生档案数量逐年增加,前来档案馆查询利用民生档案的人民群众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双鸭山市档案局将服务民生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热情为社会各界和群众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档案馆通过开展电话咨询、来馆查阅、网络提示等形式,满足群众查阅利用民生档案的需要。同时,局(馆)领导亲自参与接待查阅,主动接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形式的档案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流动。档案馆数字化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彻底改变了档案的利用方式,冲破了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馆从封闭走向开放,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服务,做到了"科技服务档案,档案服务经济"。目前,随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1日,宁波市档案馆与所辖十一个县(市、区)档案馆联动开展的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同年8月,市档案馆响应省档案局的号召,积极延伸工作触角,又开始了与省内各综合档案馆、上海市浦东档案馆、贵州黔西南州档案馆等建立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年来,形成“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案例117例,利用档案94卷,查档成功103例。“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是档案部门为方便人民群众利用档案而实施的一项创新服务举措,广受群众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机关与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档案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做好这项工作,编辑出高质量实用的编研成果,才能体现出档案信息的价值。多年来,阜新市档案馆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机关工作需要和服务社会为目的,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加工、编辑,使之以更适合于利用者的形式,定题定向输出档案信息,主动为机关和社会服务,发挥了档案信息的特殊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馆几年来档案编研工作的实际,谈一谈档案馆编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