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广电新闻传播专业,对于基础课程实验开设十分必要。对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实现新闻采写编播都离不开技术,现代社会已不是过去纸和笔的时代了,而是现代的电与机时代了,一切都电子化了。因此文科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离不开设备,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中就离不开实验与实验教学、实践训练。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实验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郑卓  陈莹 《出版广角》2021,(20):93-9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围绕目标设定、元素挖掘、方法选择、评价建构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以期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琴  严健峰 《东南传播》2011,(12):112-114
中国传播学本科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特色,但也存在理论原创不足,课程设置重复、与新闻学本科培养界限模糊等问题。该文通过中美传播学知名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对比,借鉴美国传播学本科教育先进经验来深究我国传播学发展乏力之原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中国传播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反思近年新闻教育的缺失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 《传媒观察》2012,(1):53-55
正新闻媒体并不十分青睐新闻专业毕业生,认为他们"上手快,没后劲"。这一切,使得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不能不令我们对高校的新闻教育深刻反思。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但是,在新闻媒体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之时,新闻传播学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一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已达  相似文献   

5.
张雨楠 《东南传播》2021,(11):55-57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助力.坚持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思政秉持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实践路径探索新方向,由此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力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新闻传播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学科门类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又将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两个一级学科,放在社会科学门类。这一升格,一方面反映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新闻与传播学的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新闻与传播学迅猛发展的态势。据统计,至2001年底,新闻与传播类的专业点已达250多个,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等多层次并存的局面。但是还应对新闻与传播学通才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共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整合一个以"新闻"为内涵的新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模块:专业依托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部校共建实验班就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探索。本文的一些改革想法涉及教育体制的不少问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的改革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湛苹 《新闻窗》2010,(4):122-122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年轻的课程,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都没有固定的程式和太多的经验可循。针对本科媒介经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对策和经验,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椿 《新闻知识》2007,(3):53-54
新闻评论课程是全国大多数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但是这门课程明显地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它不同于新闻理论课程,没有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理论焦点,它不适于讲那些新闻学、传播学的原理,以及媒介社会学、传播社会学、文化传播学  相似文献   

10.
晓月 《新闻实践》2006,(8):51-51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主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是我国新闻编辑学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  相似文献   

11.
张芹 《新闻界》2007,(1):116-117
《新闻学概论》是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理解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其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晓月 《新闻记者》2006,(10):14-14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负责并主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是我国新闻编辑学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日,该课程的配套教材《新闻编辑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随教材附送的还有这门“全国精品课”的全套教学资料光盘,包括蔡雯教授的多媒体教学演示片、课程教学大纲、思考练习题和教学参考书目等。  相似文献   

13.
张丽妍 《新闻爱好者》2017,(1):I0006-I0006
对于高校新闻传播学这门年轻的跨学科专业来说,以外来文化为主的专业外语课程是极为重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和研究生能够直接阅读外文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提高英语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它是西方舶来学科,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走向何方?如何做好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之间的无缝链接?如何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配套革新?请听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单的统计可以发现,在德国276所高等教育机构中,有65所高校的72个学院开设了传媒教育学科的相关专业,占全德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传媒教育学科主要包括传播学方向和媒介科学方向,我国通常所说的新闻传播学即基本涵盖在这两大学科方向之中,但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主要就国人相对陌生的媒介科学方向的专业方向设置、院系级别设置、具体专业设置、专业具体课程设置等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郑卓  陈莹 《传媒》2021,(9):85-87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事业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时代使命,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现实需要,是优化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应有之义.为此,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的全新育人理念和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学科属性,提出可供参考的实践路径,以此不断推进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吴锋  张佳慧  夏鸿斌 《传媒》2015,(5):49-52
英国是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源地,也是老牌的高等教育强国,拥有丰富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实践.笔者选取英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10所顶尖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莱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卡迪夫大学与拉夫堡大学,以其新闻传播学相关院系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为依据,就其发展现状、学位、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学术研究特色等进行调查与统计,以期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历史相对美国来说比较年轻。由于产生、发展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和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其共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比较中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旨在取长补短,借鉴美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好的经验,以推进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改革,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敏直 《新闻界》2006,(3):113-114
高校扩招,使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业内人士喜欢用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形容这种趋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所增加到200多所。新闻学专业设置增长之快,恐怕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渐趋大众化的政策导向,高等教育整体膨胀;其次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再次就是新闻学过去属于控点专业,允许开设的院校过少,专业审批权限一旦放宽,其扩张就势如破竹。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新闻学的传播学化趋势;二是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10):6-10
新闻史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课堂讲授新闻史内容可以新闻传播事业现代化作为核心线索。从新闻传播事业的媒介形态、组织结构、理论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历时的考察,说明现代化的观念和方法符合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客观史实,同时也是洞析新闻史发展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