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理论前提,特定内容,历史走向的分析,说明儒家民本主义与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历史接合点.从而显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决不仅仅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舶来品,它具有自己的理论的源头,文化基因,民族特色和特定内容.其特定内容就是群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中国近代民主主义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具有虚骄自大、盲目性、保守性等特点,无法回应近代以来日渐侵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而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还没有产生,因此,尽管局部战场上广大爱国将士及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陶澍、魏源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并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对内主张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反对侵略,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这些,正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表明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已开始转变发展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给中国青年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挽救民族危亡,爱国青年英勇反对英国入侵,并开始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青年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史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所长□龚书铎一中国近代是爱国主义发展、升华的重要时期,不了解近代的历史,就难以完整地领会、本质地把握爱国主义的精髓。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其中有两个特点、一种趋势尤其值得当代青年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封建历史上的一些改革者,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而进行改革的。虽其爱国含意和内容是从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但在当时可称之为有作为的政治家,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中国代之而起的认识西方,学习西方,主张改革的开放思想。这些成了近代中国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每一个改革者,首先应当是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发展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改革都有着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7.
近代湖南人才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历史发展的相关时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全国均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体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为湖湘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回顾和研究近代湖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弘扬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没有意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人民受苦遭难、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历史。近代伊始,英国殖民主义者用鸦片和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开始了近代中国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大敌当前,林则徐以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冲破清政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各阶段人民都投入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之中,使爱国主义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一,将近代爱国主义从“忠君爱国”发展到“抑君爱国”再至“叛君爱国”。其二,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爱国主义,急剧向以“向西方学习”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爱国主义升华,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现代意义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二题张德水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古代传统的爱国主义源于中华民族的初期,形成于古代,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道德。近代爱国主义产...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爱国主义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可划分为两大类别五个层次。义和团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绝非仅仅是一般下层民众的爱国主义,统治阶级顽固守旧派默许乃至公开支持义和团“灭洋”,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心理基础。近代中国的“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扶清灭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学术救国,以及各种启蒙、维新和革命,都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类别和层次的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不同,各具其时代进步性、局限性与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 然而,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改革开放,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空间上的先进和优势。由于较早接触西方文明,近代闽都文化努力促进中西方交流,引进西方文明,输出中国文化,为推动中国的文化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杰出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人更直接参与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福建船政作为近代“闽都文化”的代表,从多个层面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体系,推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外,“闽都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也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中发挥了作用。闽都文化的历史总结对当代福州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尹春芬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凝聚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近代,爱国主义表现为救国图存,把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人民民主与争取国家社会主义前途结合起...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通过综合性地为学生讲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中国近代的衰败和西方崛起的经过等内容,是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精神是东江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东江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其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贯穿东江近代历史的始终,爱国主义与革命主义相结合,爱国但不排外。东江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既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东江地域环境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东江人民努力奋斗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危机最为深重,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最为昂扬的时代。期间,中华各族儿女在忧患、抗争和求索中将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进入了新的更高的精神境界,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国魂”和“民魂”。可是历史的纷繁复杂性使得近代仁人志士爱国主义言行在不同时空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内容,有时甚或出现了与一般逻辑推理相矛盾的现象,不阐释清楚这些问题,就会妨碍青年学生对近代爱国主义的理解,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为此,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应注意辨析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主战、主和与爱国主…  相似文献   

18.
乡土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张德顺近代中国历经沧桑.饱受屈辱,近代中国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振兴.矢志求索,谱写了一曲曲悲壮史歌。回顾这段历史,国人无不受到巨大的震颤.它也强烈驱使人们进行深刻反思.体察历史的意蕴。这一段历史始终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潮以御外、强国、改革、进步为主旋律,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时代特色和阶级特征,形成了结构复杂、层次繁多的近代爱国主义思潮,并从一个浪潮走向第一个浪潮。鸦片战争后的经世、洋务、维新、革命等社会思潮,无不首先作为蕴藏着爱国主题的社会思潮出现。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湖南人才群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述近代湖南四个人才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强调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必然导致反封反帝的革命运动;对革命的态度,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和古代爱国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区分中国近代真假爱国主义的唯一标准。同时,文章以湖南人才群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事实,批评了"告别革命"论者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