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宇宙速度的推导可以加深对宇宙速度的认识.本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宇宙速度有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第四宇宙速度,本篇文章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推导了这四个宇宙速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宇宙速度的导出方法.  相似文献   

3.
宇宙速度是指物体在宇宙间运行的速度,它包括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大小分别为7.9km/s,11.2km/s和16.7km/s.在中师物理教材中都只给出了第一字亩速度的计算过程,而没有给出其他两种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本人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想对第二宇宙速度的推导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首先简要说明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第一宇宙速度是指某物体环绕地球运转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设某物体的质量为m,其环绕速度为v1;地球的质量为M;物体绕地球表面运转的轨道半径是R0,显然,此半径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三个宇宙速度的意义,分别利用积分法和开普勒第二定律推导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相似文献   

5.
不同版本的中学物理教材,在“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章节中,都有人造卫星及由此引人的宇宙速度的教学内容,教材普遍给出了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的推导,但对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只是给出了粗略介绍,现行的新教材和正在试点的新课标教材,在阅读材料中还给出了“逃逸速度是环绕速度的√2倍”的理论结果。教学发现,同学们对这些知识兴趣浓厚、刨根问底.为此,笔者在剖析宇宙速度概念的同时,做了相廊的推导。不妥之处,恳请赐教.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里的“人造地球卫星”,是很好的科学讲坐的材料,如果把三个宇宙速度都加以推导,那就更加充实了.关于第二宇宙速度,一向要用到高等数学来推导,因此,一直认为高中学生接受不了.然而,在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要求我们的学生有更高的水平,才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实践证明,利用高中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物理知识,完全可以向高中学生推导三个宇宙速度.下面提出这种方法,不当之处请指正.第一宇宙速度v_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吸引力F=f((Mm)/(R_0~2)).式中万有引力恒量f=6.67×10~(-8)[厘米]~3/秒~2克;地球的质量M=5.98×10~(27)克;m是物体的质量;地球的半径R_0=6.38  相似文献   

7.
三个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卫星在环绕、脱离、逃逸地球三种不同情况下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人造卫星从地面发射,至少需要第一宇宙速度才能环绕地球飞行;若发射速度增大,卫星还可能脱离地球,甚至挣脱太阳引力束缚而逃逸,飞行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中去.本文介绍如何推出三个宇宙速度.1.第一字宙速度V1(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类比较积分大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定积分的关于比较积分大小的相关结论推导出一类积分(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第一类曲线积分和第一类曲面积分)关于比较积分大小的相应结论,并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明确了比较积分大小问题中等号成立的奈件。  相似文献   

9.
微积分学中关于一元函数的三个中值定理是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一般教材中都是由罗尔定理出发用构造辅助函数方法给出后两个定理的证明。本文给出由拉格朗日定理推导柯西定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地位越发突出,而三个宇宙速度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尤其是第一宇宙速度关乎航天事业的起步。现将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到的三个宇宙速度进行剖析,并将其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应用归纳如下,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为7.9km/s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是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许多同学把这一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有一道关于黑洞的习题,学生们用两种解法得到两种不同的结论,究竟是哪种结论正确?大家争论不休,笔者借此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期达到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知识和了解黑洞知识的目的.下面是师生在课堂探究过程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以working Model软件平台为例,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做了探讨。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此类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并演示了牛顿第二定律、宇宙速度这两个探究性仿真实验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Fibonacci数列通项公式的一种推导,以及三个、四个、五个Fibonacci数公式与任意大于4个连续Fibonacci数公式,并证明关于此问题的一个猜想。  相似文献   

14.
积分中经常使用递推公式,但是往往忽略了公式本身的推导过程,而推导过程又恰恰是学生的难点,为此给出几个常用的递推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一种简便的弧微分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指出高等数学课本(同济大学第五版)中关于弧微分公式推导方法值得批判。由此所得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6.
1 一个常用结论 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进而出现一个耳熟能详的结论:"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以稳定速度运动时,电路获得的电功率等于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功功率."下面给出结论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2第三章第106页关于点P0(x0,y0)到直线l:Ax By C=0的距离公式的推导,给出了两种方法.其中,方法一推导思路为:由P0Q⊥l,以及直线l的斜率为-A/B,可得l的垂线P0Q的斜率为B/A,因此,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三册(选修II)第42页阅读材料用配方法给出了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虽然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可行,但其推导过程确实有点复杂。《数学通讯》2003年第23期刊登了刘坦老师《回归直线方程的另一推导》一文,该文利用导数求最值的方法推导一元线性方程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参数,虽然看似简  相似文献   

19.
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地球卫星、行星际飞行器和恒星际飞船等人造天体,由于发射速度的不同,它们的轨道分别是圆和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四种圆锥曲线.本文根据曲线运动的原理和万有引力定律并结合数学方法推导这四种圆锥曲线的统一速率方程,同时对宇宙速度进行求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光的叠加性出发,通过严密的数学计算推导出光相干的三个基本条件: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不垂直,并且对条纹的可见度进行分析,给出了能观察到干涉现象的附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