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把活动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手段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德育中 ,以活动为载体 ,学生易于接受 ,能潜移默化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在智育中以活动为载体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并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能力培养中 ,以活动为载体 ,有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形成自觉发展各自专长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2.
李菁 《文教资料》2011,(27):126-127
为了增强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培养策略。具体方法有:以学案教学为载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问题为载体进行探究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活动为载体的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乐于与人的讨论交流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我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因此,为了便于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教学活动,教师应不断创新,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以少年军校活动为载体,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军校活动中,注重拓展活动内涵、优化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特色,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开展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学校德育课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借助德育实践活动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以军校为载体,构建德育阵地教育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小做人、意志、做事、学习、文明、卫生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7.
小学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亦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关键时期。试图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以活动为载体,以阅读为阶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消除习作负担,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认识研究性学习与审美能力的内涵.要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鉴赏力。从多方面对学生审美能力产生影响,各学科要进一步渗透发现美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美的氛围中陶,台学生的审美情操.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道德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情感教育关键期.把握儿童情感教育关键期,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是低年级品德教育的关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把握儿童情感教育关键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笔者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践,归纳了三方面策略:以儿童生活层面为依托,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活动为载体,由外化向内化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0.
语文活动课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11.
莫方春  莫方炳 《考试周刊》2014,(57):170-170
教师以身示范,能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意识;巧用语言引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示范、语言、环境相辅相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养,能为教育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2.
<正>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形成分学年段的、有梯度的、成体系的德育活动课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自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家认同的一个好方法。这种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行为训练活动,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巩固行为模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每节课的内容、教学要点及教学目的,活动化教学模式可细化为主体体验式、导行训练式和问题探究式三类。  相似文献   

13.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培养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阵地,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因种种原因,活动不能正确开展,目标不能真正实现。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旨在激发学生语文综合学习兴趣,以小组学习法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保鲜剂的学习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让生活走  相似文献   

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课程”的形式,依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注重以"活动"为载体,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贯穿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有效性音乐活动的价值体现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以音乐活动为载体的有效性欣赏教学,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同时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全面开发智能。  相似文献   

18.
章细云 《考试周刊》2014,(80):89-89
<正>教育是什么?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仅靠教师或家长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一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训练他们、改造他们,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活动谈谈做法。一、利用诵读、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及重要性。1.通过诵读儿歌、名言、顺口溜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活动课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活动课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而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来源于他们的自信心。实践证明,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数学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小学数学活动教学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小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认识数学知识,探索数学成果,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品质和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