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根本上看,就是要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3.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根本上看,就是要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4.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以人为本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核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要以人的能力为本。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包含四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观点。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家长为本的办学观点。  相似文献   

7.
记者:如何理解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关于发展观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即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一切工作要以此为中心。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也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依据“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突出两个“人”,即执政者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此,一方面要提高执政者的素质,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价值基础。说到底,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实践就是以生为本,具体工作中更要体现生本为先。以生为本,是职教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生”首先指的是广大学生,“本”指的是发展之本, 即实现广大学生的教育利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一切发展之根本。学生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的存在与发展。以生为本,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11.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36):10-I0005
第三十六讲现代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2) 第三,人本的思维方式。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中心,人民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主体的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民主政治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2.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党要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所谓“根本”就是最高的出发点和最后的根据、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归宿。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这就要求在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时,坚持以"群众路线"方法论为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一、高校后勤服务中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问题。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和本质,这就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后勤社会化改革所要实现的也是这个目标,那就是让广大师生员工切实感到满意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17.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重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速重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太报告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拿自学考试来说,就是把广大考生当作这个"本",要从广大考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的相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否定和反思,是对"民为邦本"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和谐发展"的落实和推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这一根本宗旨,就是要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尊重社会的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