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广电传媒中,少儿广播节目是起步较早、收听对象最为明确的一类对象性节目。它为3亿多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学龄前儿童广播节目——《小喇叭》曾经让亿万少年儿童为之倾倒,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广播节目的特点,结合少儿身心发展规律,从主持人角度探讨了在现阶段少儿广播节目的主持技巧和风格.  相似文献   

3.
刘杨 《新闻世界》2013,(10):22-23
少儿广播节目完全是靠声音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所以广播少儿节目要想吸引朋友们,就必须依靠声音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来吸引小听众的耳朵,让他们有耐心有兴趣听下去。笔者结合自己主持的少儿广播节目《彩虹桥》,对广播少儿节目的策划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如何破解少儿广播节目所面临的电视及新媒体冲击,如何清晰地意识到少儿广播节目自身所存在的对象局限性和内容形式老化等问题,如何使少儿广播节目脱离经济创收低下的痼疾,如何让少儿广播节目在新的机遇和大背景下迎来进步与发展的春天?这就需要对少儿广播节目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系统研究,发挥少儿广播节目的优势,让少儿广播节目充满童真、童趣,并以童心、童声作为其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5.
刘晓华 《大观周刊》2011,(41):45-46
少儿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以少儿听众为本位,因此肩负着引导和培育下一代的使命。又由于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成人有所区别,对少儿广播节目的编辑和主持方式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心理、教育、互动三方面展开探讨,少儿节目应该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如何达到熏陶和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河北广播》2007,(6):13
音乐频道重点少儿节目《太阳帆》近日荣获“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奖”优秀少儿栏目鼓励奖,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专项扶持资金三万元。这是目前全省唯一获得此项奖励的少儿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7.
广播是以语言为载体,通过播音向听众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播音实践中,由于节目形式不同,听众对象不同,播音员个性不同,其语言表达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注意把握这些差别,掌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是办好广播节目、提高播音效果的重要基础。少儿广播节目,其受众是广大少年儿童,这一特定的广播对象,决定了少儿类广播在节目的设置、内容的安排与表现的形式不同于其他广播节目。与之相适应,主持这类节目在语言的基调、表达、修辞和组织上,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节目的特点,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第一,少儿节目的语言基调,应当是活泼生动的广播节目的…  相似文献   

8.
朱文军 《新闻世界》2009,(10):78-79
从广义上来看。只要广播对象以少儿为主要受众。就可以称之为少儿节目。如中央电台《小喇叭》、安徽新闻综合台的《快乐起跑线》等。从当前少儿节目的发展现状来看.少儿节目呈现电视热、广播冷的状况。少儿广播节目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9.
如果问儿童广播节目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会是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确,儿童广播节目在引导教育少年儿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档优秀的少儿节目会给童年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星星火炬》节目,无论何时说起,都令收听过的人感到非常兴奋,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少儿广播节目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但它的教育功能怎样实现呢?作为节目编辑,我们想就少儿节目实现教育功能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黎越 《中国广播》2012,(6):69-71
孩子们直接参与互动的少儿广播节目,要依照少儿的天性设置内容和形式,同时还有赖于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办出既尊重和发挥少年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时代特色的少儿节目。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张静 《新闻传播》2004,(5):31-31
儿童的想像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电视少儿节目编导,要想办好少儿电视节目,就应该多研究一些少儿心理学,重视儿童的想像力、启发儿童的想像力、引导儿童进行合理的想像,按照少儿心理学规律制作节目,这样就会使自己编导的少儿电视节目赢得更多的  相似文献   

12.
郑州 《声屏世界》2004,(4):37-37
近几年来,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少儿节目而言,“变播为说”的主持人节目极大地拉近了节目与少儿之间的距离,贴近性明显增强,但仍然难逃“我主持你听”的窠臼。而今天儿童的特点是渴求知识,善于想象,勇于创造,“我主持你听”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如何在满足儿童渴求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少儿节目广播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卓 《中国广播》2014,(12):73-74
公益性的少儿广播节目要想长久不衰,必须突破传统模式,让广播走出直播间走进孩子中,办出少儿广播的特色,彰显其影响力和美誉度,从而使之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州 《视听界》2004,(2):91-91
今天,儿童的特点是渴求知识,善于想象,勇于创造, 传统少儿节目“我主持你听”的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如何在满足儿童渴求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少儿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当思考的问题。一、选好话题,加强引导由于儿童好动、多变的性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一档节目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比较明确的话题尤为重要。这些话题可以是国际国内的大事,也可以是身边的小事,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必须是儿童普遍关心的。举一例: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时,美国  相似文献   

15.
少儿广播节目,应当通过广播,对少年儿童进行学校和家庭教育之外的社会教育,帮助少儿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一档好的少儿节目,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思想,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同时,还应当有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象  相似文献   

16.
张小莉 《新闻前哨》2008,(11):82-82
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小喇叭》节目曾将无数个孩子吸引得如痴如醉。但是,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冲击下,如今的少儿广播对孩子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少儿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少儿广播节目主持人怎样才能把孩子们吸引到收音机旁?笔者以为,真心、真情、真爱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明的进步,少年儿童的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少儿广播节目也面监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来自于电视、儿童读物和音像制品,也来自于电台自身其它节目从时间到内容上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欧心愉 《东南传播》2015,(12):149-152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开办起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即以"少儿"(6岁~12岁)为主要受众的电视新闻。作为专门针对少儿群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理应充分满足受众对象对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需求,帮助青少年从儿童期更好地过渡到成人期。但现状却存在着节目内容狭窄、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缺少少儿言论、农村儿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被关注度较少等问题,作为为少儿受众而生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坚持"儿童本位"理念,更好地满足当下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本文试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少儿的感知和注意与少儿报刊编辑□河南教育社吴东水一、少儿的感知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6-7岁的儿童,外部感觉器官已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感知的发展还远没有完成。这就限制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进...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公众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受众不断增多,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发生分流,所以广播要想发展,必须融合新媒体更加快捷、交互性更强、传播面更广等优势。本文试图以少儿广播节目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少儿广播节目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