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与不见》这首诗歌在网上的迅速走红,本文论述了《见与不见》这首歌修辞方面即选词、结构、节奏特点和艺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歌曲《小苹果》的走红现象剖析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由此引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如何看待流行音乐这个议题。笔者希望以《小苹果》的走红现象作为始发点,由点及面诠释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希望本文能引发中小学音乐教师们对流行音乐的反思,获得有益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1月书单:《孩子们的诗》《孩子们的诗》精选七十多首3-13岁小朋友写的诗,诗歌表达自然而直接,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读过的诗歌《一株紫丁香》吗?在小诗人的想象下,诗歌里的紫丁香像活了一样,枝叶与风的共鸣是她的歌声,  相似文献   

4.
忧郁新人王——霍建华《海豚湾恋人》《我的秘密花园》等偶像剧让霍建华给fans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迅速成为走红的偶像剧小天王。同时,他神秘而充满诱惑的眼神更是打动了不少少女的芳心。  相似文献   

5.
<正>一、注重诗歌的积累在上《春天在哪里》这课时,我注重了诗歌的积累。课中有一个活动是唱春天,用歌声激发孩子们去探究春天,学唱了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而且举办了一次唱春天"小百灵歌会",并评出"最佳小百灵"。回忆了两首古诗《春雨》和《春晓》这是我们语文  相似文献   

6.
超女也魔女     
16岁的张含韵凭借“超级女声”闪亮出道,随后,伴着《酸酸甜甜就是我》《想唱就唱》等歌曲的走红,张含韵拿下了许多年度新人奖,去年的专辑《我很张含韵》更是唱响全亚洲,小女生星途一路畅通,所到之处无不掀起轰动!  相似文献   

7.
韩国舞曲《江南style》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走红全球,该曲高度迎合了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是其走红的根本原因。《江南style》反映了现代社会崇尚经济、性开放、理想信仰缺失、竞争导致心理负荷过重和青年自由个性化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江南style》的走红,以中国梦、共同富裕、高雅艺术、净化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唐加文 《教育》2014,(2):75-75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个流行语,源于2013年6月一段小学生讲述端午节由来的作文在微博上传播.之后,“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迅速走红网络,众人纷纷模仿,新闻媒体也会取这样的标题,如《国足逆转,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相似文献   

9.
“乞丐萝莉”走红了,神曲《忐忑》也走红了,动物们再也耐不住寂寞,纷纷走了出来,它们是谁呢?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父母们和小朋友们:《古典诗歌欣赏》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希望你们喜欢它。《古典诗歌欣赏》是让年轻父母和孩子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突出成就和重大价值,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劳动、思想情况,丰富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欣赏》采取说明、诗意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欣赏其艺术价值。热忱欢迎你们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隐逸精神也正是通过他的诗歌作品来充分体现的,其《归园田居》组诗更是被视为研究其精神内核的经典之作。随着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对于《归园田居(其三)》的解读视频的走红,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归园田居》组诗的热潮。本文以《归园田居(其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以及他的其他诗作,对作者的隐逸之志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归园田居》组诗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1,(26)
作者小传:汪国真(1956~),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红,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曾让无数大学生、中学生等广大青少年为之动情。90年代初,汪国真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引起轰动,风靡全国,掀起了汪国真  相似文献   

13.
乞丐萝莉走红了,神曲《忐忑》也走红了,动物们再也耐不住寂寞,纷纷走了出来,它们是谁呢?守望犬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发生特大火灾,现场的一条金毛犬让网友印象深刻。《东方早报》报道称,这只小狗趴在公寓外不吃不喝地等待自己的主人,而且一直在流泪。  相似文献   

14.
一、分散式诗歌欣赏。所谓分散式诗歌教学欣赏,就是选取同一题材的诗歌若干首,然后每节课教给学生一首。如送别诗选择《芙蓉楼送别辛渐》《、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几首诗歌。每天把一首诗抄到小黑板上,上课时把小黑板挂上,组织学生朗读几遍,然后稍作讲解,学生通过朗读和听讲,基本上能够掌握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春题材影视剧迅速崛起,在影视榜上一路走红,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到后来的《小时代》、《同桌的你》以及正在热映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如今青春题材影视剧从片种空缺到在电影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它的崛起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逐渐势微的诗歌借助网络一路走红,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一直被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们关注的诗歌平民化道路也在网络上得以真正的实现,并且在此基础上这种状况越演越烈,在最近两年来呈现出了一种泛平民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6,(1):89-92
《金星秀》是一档2015年开播走红的脱口秀栏目,开播以来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明星访谈类节目和其他脱口秀节目。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爆发性增长的表象下,《金星秀》等综艺节目的开播背后折射出消费社会以符号为消费对象、明星隐私作为摆设的后工业社会特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个体缺乏"本体性安全"触发了社会焦虑,催生了这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迅速走红。《金星秀》的快速走红和发展与其自身的主持人鲜明风格、栏目信息宽泛、受众的社会心理特点以及注重与新媒体的互动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女诗人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她们的作品的整理却还有待深入。笔者整理林徽因的佚诗《唐缶小瓮》、宋清如的佚诗《回来》、《我爱北方》及霍薇未被收集的诗歌《晨窗》、《白龙潭小景》与《人与人之间》,以为补充并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同屈原的《离骚》等作品相比,《天问》是充满理性的。《天问》的学性不强,但是它对后世学产生影响却并不小。受《天问》以问谋篇的形式的影响,后世产生了一批模拟《天问》的作品,并出现了“问对”这种新的体和“天问体”诗歌。同时,《天问》也对后世诗歌和个别言小说在内容上产生过影响,并刺激了后世诗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大雅》、《小雅》两部分诗歌是西周到春秋时期周天子、诸侯国君及贵族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展现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其中多数诗歌是在各种典礼上配乐演唱的,它们的得名和这些诗歌最开始应用的场合有关,用在重要典礼上的诗歌被称为《大雅》,另一些则名为《小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