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是个近视眼,常常因为看错字而烦恼。有一次,我把"暑假书籍大优惠"看成了"最假书籍大优惠",还大声念了出来,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唉!先别说这些糗[qiǔ]事了。你看,这次我又因为看错字而惹了祸。一天晚上,我坐在餐桌前等着吃晚饭。我一边等,一边玩一个药瓶。药瓶上有这么一句话:"如有问题请找打……"我心想:如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由于有点事,一下班就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正当我推出自行车时,我班小朋友雷雷跑了过来。他拿着一张纸,对我说:“董老师,你看我写的字!”我接过纸,连看也没看写了啥字,就顺手递还给他:“嗯,写得真好。”雷雷高兴地跑了,边跑边对同伴炫耀说:“老师夸我字写得好!”第二天,雷雷由他父亲送来上幼儿园时,一脸受了委屈的样子。我问他:“雷雷今天怎么不高兴呀?”他父亲说:“老师,看这孩子,这么小就学着撒谎,把‘小’字的钩写到右边去了,叫他改还不改,说是老师说的写  相似文献   

3.
曲燕 《教学随笔》2007,(3):43-43
班级里转来一名新学生,字写得特别乱。而且还很脏,错字也不用橡皮擦去。涂涂抹抹的,教育了他几次也不见效。每次看了他的本子真让我头疼。一天在文具店里无意间看到一块一双手握在一起的橡皮,于是我就把这块橡皮买了下来想送给他。  相似文献   

4.
“你家孩子怎么这么优秀呢?我天天都被孩子气死了,今早还打了他一顿。”“你家孩子怎么这么听话,我家孩子回家不练琴.说了有时也不听,哎!”“你家孩子真好,看他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真让人喜欢,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多可爱!  相似文献   

5.
别忘了谢谢     
一一次我乘车回家。上车时,在我前面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背着个书包,好像才放学。她上车时没站稳,差点儿摔倒,我急忙上前扶了她一把。她刚站稳,便朝我打了一个手势,也不知在表达什么,见我不懂还挺着急,原来她是个聋哑女孩。坐了一站,我就要下车了,小女孩连忙跑过来塞给我一张小字条。我还当是什么事呢,谁知下车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谢谢,谢谢叔叔!”不知怎么,我心里立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热……二一个山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却因家庭贫困上不起,这时,一位不相识的外地人给了他无私援助。他一直想向他当面致谢,可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郭尧君 《新作文》2010,(10):25-25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去看牙医。牙医看了看我的蛀牙严肃地说:严肃地说:"这牙必须拔,孩子还小,要打麻药。"我一听,急忙用手捂住嘴,紧捂住嘴张极了。牙医让我躺在一把特制的椅子上,打上麻药之后,  相似文献   

7.
看不见的爱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小男孩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一直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看见过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祥地微笑着。从那妇女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了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  相似文献   

8.
面对着这个男孩铺天盖地的错字,我差点儿气疯了。比如那个"武术"的"武"字,我考试前一小时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这个字生活中经常能用到,考试也一定能考得到的,千万别又加一撇。他答应得像吃开春的萝卜,清脆清脆的,可一做试卷又老调重弹、旧病复发。第一大项的看拼音写词语,十个字他错八个!天哪,按这样的水平去考重点中学,简直是天方夜谭。再想起他母亲那眼泪汪汪的期待,我不禁千愁万恨一  相似文献   

9.
一天早晨 ,笔者正组织孩子的晨间活动 ,忽然从外面传来吵架的声音 :“你好凶啊 ,竟敢打我的孩子 ,你看 ,你把他的手都抓破了。”还对自己的孩子心疼地说 :“他打你 ,你为哈不打他呢 ,你没长手吗?”笔者出去一看 ,原来是幼儿A和B的家长正在为孩子的事争吵 ,他们吵得脸红脖子粗 ,谁也不让谁。到底为什么呢?询问原因才知是两个孩子玩耍时发生了点小矛盾 ,幼儿A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宝贝吃了大亏 ,于是趁送孩子之际向打了他儿子的小朋友问罪 ,并告诫自己的孩子 :“以后你少跟他玩 ,免得吃亏。”孩子间发生了矛盾,成人应该究竟怎样处理呢?对此…  相似文献   

10.
正小坤是我们班一名"特别"的学生。有一次我出去听课,还没到家,他妈妈就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气愤地跟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您看看,这哪行啊!他一回家就跟我说,一个孩子把他推倒并打了一顿,还说就看他不顺眼才打他……把孩子放在这种环境里我一点都不放心……"跟我哭诉了半个小时。因为我下午不在学校,只能先安抚家长,并答应第二天进行调查。谁知,第二天我刚到班里,还没开问,就有孩子找到我,跟我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我了解了大致情况:原来,课上小坤一直在  相似文献   

11.
管文锦 《今日教育》2009,(11):62-62
一个外地孩子和一个本地孩子打架。班主任把他们都叫到办公室。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似乎是外地孩子先打了本地孩子,本地孩子还了手。班主任留下了那个外地孩子,重点教育他。那个孩子说着话,班主任频频点着头,不断概括。"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他以前看不起你,也打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和孩子打了30多年交道。退休后,返聘到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幼儿园做保健医生,又和孩子快活地生活了四年。我喜欢孩子,我爱孩子。一天见不着孩子,我心里就想得慌。有时回到家,还回味一张张笑脸;想到有趣的事,还忍不住暗自笑起来。  相似文献   

13.
家长的误会小林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他。他是某位教师亲戚的孩子,所以更加得宠。慢慢地他就经常惹是生非,还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记得那是12月份的一天,天有点冷,小林打哭了一个小朋友还强词夺理,我便把他拉到身边严肃地批评了他,并要他向被打的同伴道歉。谁知小林回家后告诉家长我打了他的手心。这下可不得了,家长马上赶到幼儿园,指着鼻子骂我对他的孩子没有爱心,又找园长投诉,还说要告到教育局,任我怎么解释家长都听不进去。园长虽然了解我的为人,也知道我没有打孩子,可为了息事宁人,怕传出去对幼儿园影响不好,只能让我委屈点,…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15.
接下来爷爷专门说我的错字。记得那时候爷爷看我的信,每次都会从他桌子的台历上撕下已经翻过去的那张,在背面把我信中写的错字挑出来写在上面,还要写明这个字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怎么写。在回信的时候把这张台历纸寄给我。我常常写错别字,被爷爷捉到是常有的事,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认真地想过一定要改正。  相似文献   

16.
我正在办公室办公,给我们班上课的一位老师带着我班的马铭宏来办公室,轻轻地对我说:“这孩子真不像样。我过你们教室时,发现一个女同学在哭,一问是他打了别人。那女同学抽抽噎噎地说:‘他把裤子脱了,让我看他……我不看,他就打我。’”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感到很吃惊。孩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令”字的用法老师给学生们上课时,要求学生们说话要有礼貌,称呼中要带个“令”字,例如“你爸爸”叫“令尊”;“你妈妈”叫“令堂”;“你女儿”叫“令媛”等等。某日,有个学生上门找这位老师,刚好他不在家,于是他留下张纸条给老师说:“令老师:你好,我来令屋,令你不在,只见令狗在汪汪叫,幸好我跑得快,爬上令屋顶,要不然非给令狗咬伤不可。”自卫小明在学校里很淘气,还动手打同学。老师在气愤之余,打了他5下手心。第二天,小明的妈妈打电话来找老师,希望她以后不要再打孩子。妈妈说:“老师,孩子虽然很淘气,但希望你今后不要动手打他。我们在家…  相似文献   

18.
金波 《新作文》2011,(12):31-31
“啊呀!我的脚没有啦!都是金波把我的脚给砍断了.”原来是错字王国里的“并”在叫。 于是,我跑过去看了看,羞得满脸通红,“并”的一只脚断了,坐在地上大哭着。我看了连忙拿出笔和橡皮,用橡皮把错字擦掉,重新把“并”字写得漂漂亮亮。  相似文献   

19.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的微笑着. 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20.
91renqiuyuan19@hotmail.com问:我的儿子3岁,自从看了爸爸手机里一个画面暴力的游戏后一直很迷恋,看见里面的人物被打得流血就哈哈大笑,还说"一刀就把他打流血了"之类的话。请问,这会不会导致孩子的暴力倾向?答:家长所描述的这种游戏我认为不太适合孩子。因为孩子的认知发展还不能让他分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