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鱼》2007,(9S):5-5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6,(23)
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平时,我闲暇时总喜欢研究研究钓鱼理论。2004年,我在邮局的售书摊上看到了《钓鱼》杂志2004年的最后一期。我立刻就被贵刊精美的版面设计、丰富的栏目安排以及实用的钓鱼理论文章所吸引。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05年全年的《钓鱼》杂志。每期的《钓鱼》未到之前,我那种企盼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时地会去看看邮箱里是否有投寄信函。等刊物一到手,我便如饥似渴地开始一篇接  相似文献   

3.
郭凤 《钓鱼》2005,(1):54-54
在“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这个主题思想的熏陶下,为了06应《舱》杂志“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的倡议,《钩鱼》杂志社专门为广大读者和钓鱼爱好者精心奉献的《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成功打响。  相似文献   

4.
符荣财 《钓鱼》2004,(12):6-6
自南京《钓鱼》杂志倡议2004年钓鱼推广年至今,已四个月时间了,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南京《钓鱼》倡议2004年为中国钓鱼推广年目的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我这个人喜欢钓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从十来岁扛着小竹竿蹦蹦跳跳地跟着父亲到小河边学钓鱼起到现在,我的钓鱼历史已有45年了。我又是一个钓鱼书籍的爱好者,《中国钓鱼》出刊不久我就订阅了。但那时收入很低,加上邮局服务质量太劣,一年6期总共才收到3期,妻一怒之下不让我订了。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地方连年干旱,河塘干涸,好多老钓点无鱼可钓,加上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去远钓,因此钓鱼的机会少了。钓不成鱼,对于一个老钓迷来说,其失落感真令人不好受,哪怕是接触一下跟钓鱼有关的事物也好哇。于是,我又迷上了《中国钓鱼》,从中享受钓鱼的乐趣。信不过邮局,我就到书报摊上买。这个城市买不齐,我就到那个城市去买。  相似文献   

6.
文四清 《钓鱼》2005,(4):6-7
2004年,在《钓鱼》杂志“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钓鱼理念的熏陶下,在“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这个伟大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钓鱼运动走过了充满激情和进步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张莉 《钓鱼》2005,(11):6-8,10
2004年新春伊始,本刊发出了中国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神州大地钓鱼人的心,点燃了钓友们参与钓鱼活动的热情。“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本刊亲力亲为,举办《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以回报读者的厚爱、钓鱼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柳树仁 《钓鱼》2005,(10):22-22
针对《钓鱼》杂志2004年第17期拙文《推倒灵与钝的围城——需要破除“调灵调钝”之迷信》,建国先生写了《调灵调钝是基础》(见《钓鱼》杂志2005年第2期),提出很多问题同我商榷。为了深入探讨钓技,共同提高认识,我直抒已见,算是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9.
王建明 《钓鱼》2006,(17):69-6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同时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都订阅《钓鱼》杂志。从这本杂志中,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掌握了更多的钓鱼技巧,也了解了我国以及国外钓坛、钓具行业的发展态势。世上的万物总是存在着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说这话并不是讲《钓鱼》杂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看得多了。也就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觉得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如我在该刊中看到。一些钓鱼大师们就钓友提出的钓鱼方面问题专门撰文予以回答,还有民间钓鱼高手写的关于鱼在不同季节里不同的钓法等。  相似文献   

10.
塞军 《中国钓鱼》2004,(1):50-50
去年10月4日,我刚到班上就有两位工友对着我傻笑,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是不是早饭吃撑着了,傻笑什么?”两位工友说:“老塞,不好意思,你上《中国钓鱼》杂志了,魏黄河在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把你‘夸’了一通.不信你到邮局买一本看看就知道了。”我听后半信半疑,心想黄河真不错,跟  相似文献   

11.
侯增福 《钓鱼》2014,(8):16-17
我和《钓鱼》结缘是在2007年,那时我在年终翻阅报刊杂志的订阅目录时发现了《钓鱼》杂志,于是抱着订一年看看的心态到邮局订阅了下一年的杂志。等拿到杂志后,便被其丰富的内容、华丽的页面、独到的见解、新颖的钓技所深深吸引,用了四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2.
劳百恒 《钓鱼》2006,(18):71-71
由于地处山区,与在当地可以看到《中国钓鱼》杂志不同,《钓鱼》杂志在当地很难看到,书刊、零售都没有,订阅就更没有了。去年到省城买渔具,渔具商送了一本给我,感觉不错。今年我试订了第一季度,真的不错,就直接续订了一年。  相似文献   

13.
柳树仁 《钓鱼》2005,(3):15-15
《钓鱼》杂志2004年第21期华先生的一篇文章说到《“化氏大法”精解》部分内容难读懂,引起我的共鸣和感慨。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钓鱼》2010,(21):61-61
《钓鱼》杂志编辑部: 我是贵刊千百万读者中的一员,从邮局订阅《钓鱼》杂志四年时间了,对贵刊的全民健身、休闲娱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办刊宗旨非常敬佩,也很喜欢杂志中每篇文章,每期几乎一字不漏的读完。  相似文献   

15.
赵巍 《钓鱼》2006,(13):11-11
在2004年《钓鱼》杂志第22期上,我发表过一篇文章——《转变钓赛理念刻不容缓》,探讨了钓鱼比赛的理念问题。在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更多是认识层面的观点,是对钓赛理念的思考。现在,我想就钓鱼比赛的模式、钓鱼比赛的垂钓环境,与诸位钓友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增进共识,举办好今后的  相似文献   

16.
沈维章 《钓鱼》2007,(9X):5-5
我是江苏人,从军30余载,现定居福州。2004年底,我从一位钓友那里得知《钓鱼》,并从他那里借来一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即去邮局订了《钓鱼》,已经连订三年。我要感谢贵刊把我从“小学”带进“中学”时代,使我这几年钓技大有长进,比赛成绩逐年上升,在一次手竿钓重量比赛中,我在3小时中钓获鲫鱼16.8千克,获得第一名,并创造了省老干钓协历史记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黄盛国 《钓鱼》2004,(15):49-4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过了“谷雨”。地处辽东半岛的黄海沿岸就到了海钓季节。看到《钓鱼》杂志读者大聚会“2004年让我们游钓天下”的消息,笔者做为一个有着近四十年海钓经历的钓鱼人,深为《钓鱼》杂志这一创意感到振奋与欣慰。远离城市喧嚣浮躁,亲近自然拥抱大海,是现代都市人的渴望与期待。对此,积极响应《钓鱼》杂志的倡议,并对此略尽绵薄之力也是当尽责任。“走进长山列岛”便是我奉献给诸位钓者的一道“海鲜”大餐,因为它能让您真正地体味到海钓的鲜美味道。  相似文献   

18.
衣善新 《钓鱼》2005,(2):20-20
读了2004年《钓鱼》杂志第15期刊出的罗泽武钓友的《给钓鱼大师们的封信》后,有些看法想谈谈。  相似文献   

19.
新手变高手     
何景波 《垂钓》2002,2(7):1-1
我发誓2002年一定要学会钓鱼,因为我十分羡慕鱼儿入护那一霎钓鱼人脸上的满足。我知道订份钓鱼杂志可以帮助我提高钓鱼理论,于是选择了《垂钓》。  相似文献   

20.
席新辉 《钓鱼》2006,(22):70-70
感谢《钓鱼》杂志的编辑们办了这么好的钓鱼杂志,衷心地谢谢你们。临近年终了,看了将近一年的杂志,总体上感觉本年度《钓鱼》杂志受到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欢迎,其发行量直线上升。根据我的观察,其他的几家钓鱼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