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评,以评论图书内容为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也不应仅限于书的文字,书的装帧,也应是书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这里试谈评价书装艺术的审美标准。一、书籍装帧评价应着眼于意境的开拓。装帧艺术与建筑、音乐、书法等艺术一样具有表现艺术的特征,而这种表现艺术尤为注重意境的开拓。深邃意境的创造,旨在为反映书籍内容服务,不是为悦目而作装饰的所谓美化,它在于诱导读者深入领会书籍内容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
高寒冰 《出版广角》2015,(14):124-125
美学是艺术自身价值的体现,是近代西方美术史重要的理论依据.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是以知觉层面的视知觉理论为内容撰写的一部美学力作,开创性地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艺术感知中.书中提出艺术表现审美新境界、新价值,明确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起来这一特征,丰富了美学审美标准,为品评现代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齐传发 《新闻前哨》2000,(11):40-41
编排版面是一门艺术,近几年的全国好新闻评选、全国广播电视报优稿评选都设了版面奖。这充分说明报界对编排质量的肯定和重视。既然编排是一门艺术,就有指导这门艺术的美学原则,就有深入探讨研究的必要。现根据自己多年办报的实践,以及向同行学习所得的体会,用“得体、和谐、多采”六字略述我所认识的编排艺术的指导原则,以求教于同行。得体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编辑在构思一个版面时,不能脱离其内容而单纯追求形式美,应该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强调编排的艺术形式。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没有一件艺术…  相似文献   

4.
《装饰之道》是李砚祖获得吴作人国际交流基金博士论文奖的著作,以它为主要内容的论文集近期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对装饰艺术进行了认真探讨,涉古通今,兼及中西,令人手不释卷。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书中对一些古老美学命题的新解释。我  相似文献   

5.
书装设计就是艺术性的再创造,它像所有的艺术一样,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它以书为设计单位,从内容到形式,从想象到形象,从封面到内容,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稿件,而是通过技术编辑对稿件的整体把握,在尊重原稿内容、符合编辑规范的前提下,经过对稿件的编排,即通过书装设  相似文献   

6.
峻冰 《四川档案》2022,(1):45-47
<正>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认为“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其标识任何艺术都是创作主体按照审美的规律和形式法则对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合情合理的把握。若不限于视觉艺术,而是扩及所有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也不啻注目于形式——因形式与内容往往是不可分的(形式常内孕为内容,内容也常外化于形式),那即可把这一也许是艺术(尤其是优秀的艺术品)共有的“有意味”的观念,援用于对苗勇所著《晏阳初》的审视上:注目其文体、思想,抑或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书名的艺术     
书名的艺术郭以实书名是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写书需要真功夫,取好书名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艺书的书名讲究艺术,科技书的书名讲究准确,而科普图书的书名则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讲究艺术。在决定书名时,要考虑读者的水平和心理,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8.
版式设计的艺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图时代,报纸的版式设计要有个性,追求艺术化的风格是必然之路.版式设计只是一种沟通,一种传达的手段,而艺术是一种表现,一种创作.艺术的表现能够更好地把要传播的信息,传达给受众.精美的版式设计,应具有生动的表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使版面显得超凡脱俗,充满灵性,达到版面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创造版面美的前提,而版面的美感又是通过人的视觉感知的.好的版面设计,不仅让人赏心悦目,也使人经久难忘.  相似文献   

9.
柯灵在《开明风格》一文中说过:“开明出版的书,选题有方向,有重点,而丰富多样,琳琅满目;但在篇帙浩繁的目录中,你休想找出一种随波逐流、阿世媚俗之作。”这是对开明出书的内容,所作的最崇高而又中肯的评价。自然,这里也包含着对开明出版物的外观形式的赞赏。“丰富多样,琳琅满目”的开明版图书,内容美与形式美是统一的。在装帧艺术方面,开明确是独树一帜的。它不同于商务,中华等大书局的过于平实,也不同于良友公司的“金璧辉煌”、“富丽堂皇”,当然更不同于一些目光短浅的书  相似文献   

10.
彭鹏 《现代视听》2015,(2):47-48
任何一种成功的艺术创作,都应当是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统一。兼有历史文献和形象记忆双重品格的电视文献纪录片,如何追求并达到历史理性与诗性的完美统一,是这种电视样式创作的要求,也是衡量其思想艺术水准的一个标尺。  相似文献   

11.
艺术家徐冰的《地书》其实并不是"书". 《地书》是艺术家徐冰以"普天同文"这一普世理想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系列展示成果之一.该书整个出版行为成为徐冰有关"普天同文"主题艺术的一个有机过程.徐冰在出版该书的同时,还以装置、招贴、字库软件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同一艺术主题.在此,书的介质功能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展示处于同一的位置.作为书籍出版形式的《地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以展示书籍装帧设计的纯视觉形式表达,也不是以文字或图片阅读为目标的内容性承载.  相似文献   

12.
湘梅 《记者摇篮》2004,(6):19-19,31
广播剧艺术是以语言和音响来进行审美造型和传递情感的。综观各类艺术形式。无一不是跟着时代的脚步契而不舍地追求富有鲜明的个性,寻觅自己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和对象,探索着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统一,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报纸版面的装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通过标题、刊头、题花、尾花以及花边图案等多种形式,得到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一个好版面的装饰趣味,不仅取决于形式美,而且要体现文章的内在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映衬内容,使报纸的主题更鲜明、更突出、更富感染力。标题、刊头是文章、栏目的眼睛。要充分发挥“点睛术”  相似文献   

14.
现代书籍设计,不仅要赋予文字、图像、色彩等设计元素以富有情感和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必须通过独特的设计意识,使书籍内容与书籍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引领人们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宣传艺术,就需要调整报纸的报道视觉,多为读者着想: 在表现形式上,要选用读者喜爱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尽可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达到完美的结合,才能使读者乐于接受。怎样做到这点呢?我们的体会是: 一、把稿写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让读者在欣赏中接受你的观点。一是要根据内容需要,选用恰当的表达体裁;二是不断改进写作方法,讲究写作技巧,使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三是注意语言的锤炼,语言要朴实准确,生动活泼;四是精心制作标题,认真写好导语,抓住读者注意力,先声夺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介入戏曲艺术就是在内容上保持戏曲的高度统一,而在空间形式与其它现代艺术门类进行有机的嫁接,从而实现戏曲艺术全新的整合。所谓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是指我们对戏曲本身的内容(事故情节)以及它特有的程式化表演进行原汁原味的保留。戏曲艺术的多媒体则是在表演空间上也就是所谓空间形式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将现  相似文献   

17.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18.
报纸版面的装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通过标题、刊头、题花、尾花以及花边图案等多种形式,得到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一个好版面的装饰趣味,不仅取决于形式美,而且要体现文章的内在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映衬内容,使报纸的主题更鲜明、更突出、更富感染力。标题、刊头是文章、栏目的眼睛。要充分发挥“点睛术”的魅力,使标题题饰和刊头具有和谐美、韵律美,富有浓郁的装饰情趣,令人赏心悦目,增进读报兴趣。  相似文献   

19.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敬人 《中国编辑》2003,(1):14-14,15
一.何为一本好书书,其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书籍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是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的书;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书。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  相似文献   

20.
为书籍服务的装帧设计,强调意境美、装饰美、韵律美,它是一门包容了一切画种的绘画手段的独立艺术。戏剧常常是有序幕的,而新奇典雅的封面,往往蕴藉了书的气质,提示出书的内容,这正是书的序幕。最近,我集中学习了从事书籍装帧三十年的王荣宪同志的作品,得到不少的教益,引起好多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