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儒家经典《礼记》有一篇文章叫《礼运》,里面有一段是孔子讲的关于“大同社会”的话,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儒家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这是它的一个要点;第二,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来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很讲信用,人们都能和睦相处;第三,各种人都能够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每个分子都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第四,和谐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美好社会。孔子把这种社会就叫“大同”。  相似文献   

2.
Spring     
《中学生电脑》2009,(4):53-53
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有的学生活泼开朗,与教师、同学们的关系很密切,是班内的“联络员”;有的学生则不善交际,甚至离群索居,成为“独行者”。无论是“联络员”还是“独行者”,在他们的内心深入都有交往的需要,创造健康的心理扭转,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教育使人的生活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充盈;教育使人学会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教育使人走上积极的新生活,践行多彩的人生。但是,现实的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些,在全国3亿中小学生中造出5000万“学困生”。“他们的人格在抽象、空洞的知识里被肢解了,他们觉得受骗,觉得自己没有被人当做人看待。他们想不透所有的功能性知识跟自己的生命未来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学业生活上都看不出方向,  相似文献   

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看来,打开学生有意注意的大门,就要多看。多看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化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的话题使与会代表表情严肃,面对“中国教育”四个字,感到“极其沉重”是共同的心声。这是今年9月27日在北京理工大学的论坛上的总体印象。无论是忧者还是喜者,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教育和孩子无私的爱和期待;无论是质疑还是出招,都是要“放我们的孩子到光明的地方”,而教育工作者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编者摘选了其中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教育生活与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初起,教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日益趋向科学,成为“教育科学”,而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学”逐渐消失。但是教育科学所导致的教育生活与人的失落,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三种危机:知识论的危机、分而不合的危机、意识形态的危机,却使教育学的出现成为必要。同时,无论是失落,还是危机,根本上都是忽视了本真的教育生活,所以,本真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谭 《时代教育》2006,(12):108-108
“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观点是三个面向,是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发生转移,更多地追求有质量、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然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省高等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科技兴省”的战略方针指导下,高等院校全体同仁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在“九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层次,无论是基建规模还是教学条件,无论是师资队伍实力还是管理队伍水平,都发生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目前全省47所普通高校在校生28万人,其中研究生教育规模达到1.5万人;6所高校共有35个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建设行列,5所高校列为“211”工程建设院校。总之,我省高等教育在全国一直保持着“教育大省”的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他们有的会演奏乐器,有的擅长书法,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于绘画;他们有的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有的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还有的能够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如昆曲、京剧、越剧等。我不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中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要把生活写进作文里并不容易。在很多学生眼里。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平凡了,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学、玩耍,别无他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生活节律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对身边的一切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所以,无论是春芽的萌动,还是累累的秋果;也无论是炎炎夏日下父母辛勤的耕耘。还是雪花飞扬的冬日,在他们看来都不过是些平常事。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我有幸到德国考察教育。所参观的1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无论是其环境创设还是课堂观摩,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这使我想起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欧洲哲学的危机——超验现象学》一文中指出的“生活世界”概念,也使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  相似文献   

13.
“弱者”能否生存──来自生活的思考曹恩世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心地善良、诚心诚意地与人交往,却不善交际而不讨人喜欢;他们努力工作,却不会表现,更不会争功,不能做出令人瞠目的成绩;他们有知识,却不能让人领教,不懂如何炫耀和利用;他们是弱者,在金钱、权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感到了生活带来的压力,尤其是为人父母者,无论他们在竞争中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有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不被淘汰、更胜于自己。于是,比较普遍地产生了望子...  相似文献   

15.
他们有着让人羡慕的18岁,有着无数荣耀的18岁,无论是“贫穷"继承人,还是“富裕”继承人,他们正在经历着的同样是痛并快乐着的青春。  相似文献   

16.
田梦园 《音乐世界》2010,(19):156-157
忙忙忙,有些人天生就是劳碌命,只有一刻不停地工作他才会安心,而有的人则希望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无忧无虑,能够潇洒地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无论是大闲人还是大忙人,快乐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许丽 《江西教育》2004,(5):46-46
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中度过。因此工作得快乐与否直接决定着他的生活质量。所谓“快乐人生”.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快乐地工作。和朋友们聊天时,他们往往羡慕我:“还是你好,一年有两个假期,工作稳稳当当。”我总是报之一笑,也不再辩解。说多了,让他们以为我是身在福中  相似文献   

18.
“知白守黑”是中国艺术中最迷人的部分。一条马鞭可以代替骑马;一支船桨可以表示人在水中行;《三岔口》中大白天翻来扑去的格斗,没有观众会误认为是白天;山水画幅上方的空白是天,下方是水、是地;齐白石老人画虾而不画水,白纸即为水。由此可见,无论是京剧艺术,还是绘画艺术,他们都在着手于  相似文献   

19.
【正】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聋人,是这个特殊群体里更为特殊的一部分,他们长期处于无声的世界之中。无论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还是在学校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还是在社会中从事生产劳动;无论是思想上的交流,还是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们都离不开手语,手语是他们  相似文献   

20.
人性关爱:现代教育的呼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性关爱是现代教育的呼唤。让现代教育充溢着人性关爱 ,其根本要求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 ,用“心”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 ,让人的生命自由生长 ,让学校教育成为人的精神家园 ,这是现代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无论是从教育的实际需要 ,还是从教育的理论追寻 ,无论是从人的本性发展的要求 ,还是从现代教育方式的转换来看 ,人性关爱都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一、人性关爱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人性关爱是人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人类来源于动物中的一个物种 ,其生命活动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 ,生物因素是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