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一个好的解题,就是一个科学创造.解题既是中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查验证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进行习题教学才能在劳动量一定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的劳动成果呢?笔者觉得应从解题后的反思教学入手,它是教学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解题后反思是对解题活动的反思,主要包括对题意理解的反思、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解题思路形成的反思、解题  相似文献   

2.
浅析解题过程、挖掘解题要素、提高解题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解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实现中学数学教育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通过解题活动获取知识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 ,只有科学地分析解题程序 ,认识解题思维过程 ,挖掘解题要素 ,才可能设计出一个高效的解题教学指导方案 ,从根本上提高解题能力 .这里 ,本人结合读书体会和解题教学中一些感想对解题程序及其思维过程进行了一些思索 ,并提出相应提高解题能力的建议 .1 浅析解题过程解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智力活动 ,其过程可分为 :审题定向、探索求解…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经常要运用推理过程,数学的推理过程逻辑性很强,是根据已知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判断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合乎逻辑,运用概念去科学推理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对所学习的公式,定理都能正确运用,可在解题过程中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推理.数学教学中的合情推理主要介绍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这两种.所谓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推演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之处;由个别事实推演出一般性结论,这样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通过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能够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数学的教学可以说就是解题的教学.数学解题的关键在于构想出一个解题计划的思路,这个思路可能是逐渐形成的,也可能是反复琢磨,多次"碰壁"之后,然后冒出的"好念头".无论哪种情况,都  相似文献   

5.
金根生 《中学理科》2008,(5):118-119
在科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甚至也掌握了一些解题方法,同时也做了不少练习.但遇到新问题时,却常常不知从何下手.甚至一筹莫展.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不能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  相似文献   

6.
张树虎 《中学生物学》2012,28(4):58-59,6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生物科学史“解读”科学方法;通过知识的教学“渗透”科学方法;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方法;通过解题“理解”科学方法等途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7.
统计类图表信息是指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统计数据,寻找规律,得出相关结论,并应用统计结论做出合理推断.这类问题来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通过这类问题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类问题,准确获取图表中信息,是解题的基础,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技巧,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来获取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指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把解题看作是数学的心脏,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例题、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基础过程,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每道例题的教学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举例谈谈在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能力还只是一个泛概念 语文能力一词在我国已经用了几十年,但仍是一个尚未科学定义的泛概念,在大家头脑中含义虽大体相同,认识却并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语义不严格界定影响不大,但若想使语文教学科学高效,改变当前语文教学认识混乱、内容杂乱无序、方法无一定之规、教学水平低下的混沌状况,就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全面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建构起汉语文教学的理论体系.这样,科学界定语文能力这一语文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核心概念,就是当务之急.语文能力这一概念涉及心理学与语言学,对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极其复杂的运用语言的言语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学的基本特点大概就是生活化、活动化.所以科学教学必须要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要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的解题策略,或某一个与之有关的规律性的问题,教师能想到的学生却想不到,少数人能想到的而多数人想不到.其原因当然是多元的,但除了解题经验和知识量的差异外,是否掌握了科学的解题思维程序,也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非常有必要探索一下数学解题的思维程序,并在解题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12.
姚霞 《阳光搜索》2014,(3):8-11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概念体系,进而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形式,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但是,在进入课堂学习科学之前,学生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头脑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会以自己的方法观察、实验,对观察结果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解释,有特定的获取新信息的学习策略。这些想法和认识一般被称为“前概念”,也被称为朴素概念或片面概念。与科学概念相比,前概念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片面的,会对科学概念的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但前概念是学生在相对初级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学习后形成的,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学习阶段。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必须分析、掌握学生的前概念,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个步骤,它是解题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获取不充分或有误解,则将导致解题过程中障碍重重或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笔者根据一些实践经验发现,在考试前引导学生用思维解题,通常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浅谈一下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的几种思维方法.1整体思维法整体思维法实际上就是将几个分散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课的活力所在。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广大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话题。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探究是儿童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提高教学质量、赋予学生丰富知识和高度智慧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解题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两点意见.1 多角度审题,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解题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解题教学中通过一些典型例子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训练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优先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科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创造性的思维.在充分体现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科学问题的有效手段.正如《科学》课程标准中所说:探究活动应当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原理,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仍然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然而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杨凌云 《科学课》2013,(6):72-74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收集完事实后就要进行下一个环节——分析事实。什么是分析事实?分析事实就是借助所获取的事实,运用比较、判断、归纳、分类、想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收集的事实进行整理和解读,最终形成对研究主题解释的过程。分析事实是科学探究中最具科学思维含量的一个教学环节,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整理事实与解读事实。  相似文献   

20.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它旨在使学生从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向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探究性教学中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