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鹏 《考试周刊》2010,(6):128-128
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可以培养和利用得。在教学上如果利用得好,将产生良好的效应.提高教学效果。文中的“情感”着重指学生对英语学科和英语教师的情感。本文阐述了这两种感情的培养。以及如何让这两种情感发挥综合效应。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务必去解决的问题.利用情感因素的磁性效应,把情感投资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育人效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应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因素的关系、情感投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磁力效应的主要表现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投资的磁力效应的培养等三方面探索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情感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磁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问题,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务必去解决的问题.利用情感因素,把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融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主要从情感因素与恩想政治教育、情感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磁力效应和情感互动磁力效应的教师能力培养等三方面探讨了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 ,不仅取决于教师组织的多听、多说、多读、多练等强化训练方式 ,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所产生的效应 ,它对英语教学效果有着巨大影响。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谈一谈如何利用情感效应促进英语教学。一、使情感效应转化为积极的动力效应著名外语教学专家H H Stern说过 ,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 ,甚至更重要些。J H Schumann甚至认为 ,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由此看来 ,无情感的作用 ,有良好的学习潜力 ,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起来。我…  相似文献   

5.
迟欣 《天津教育》2005,(12):50-51
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付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动机、策略、情感等诸多因素,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作好学生英语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欠缺真情实感的表达,本文试从"写作指导中的情感效应""评改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在总结评价中的情感效应"三个方面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用情感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  相似文献   

7.
情感效应既是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情感效应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有激活、加工、沟通功能。增强教师的情感品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加强愉悦的情感交流,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佳男 《成才之路》2021,(13):46-47
情感管理是指管理者用自己的真情实意与被管理者进行情感沟通,满足他们合理的情感需求,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文章简述情感管理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运用的意义,并从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利用心理效应给予幼儿积极的正面指引、注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三个方面探讨情感管理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情感效应是由于外部影响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得个体在情感过程和产生的情感体验上发生特异变化的心理现象。女大学生有着鲜明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遵从女生情感教育的特点,运用镜像效应,引导女大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知;运用暗示效应,加强对女大学生成才目标方案设计的指导;运用安全阀效应,引导女大学生学会科学地情感宣泄,加强个体的自我防御。  相似文献   

10.
研究幼儿的社会教育问题,提出了以社会情感为主体的幼儿社会教学的"以情优教四步教学法"。详细描述了"以情优教四步教学法"的酝酿情感、激发情感、体验情感和升华情感四种社会教学模式。利用"以情优教四步教学法",激发了幼儿社会教学的情感效应,增强了社会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了以情优教、情满课堂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1.
周建花 《考试周刊》2013,(93):175-176
在教学过程中,触及学生的情感需求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的时候,要注意调谐效应、激励效应、体态效应和成功效应的应用。本文论述了四个效应的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法。这些效应和方法的运用以对学生的爱心和期待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情感因素,优化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的转化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一项工作.基于自我效能感的学困生转化模式是将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于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中,试图利用技术手段和情感溶人,利用导师支架理论,为学困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在该转化模式中导师支架主要借助"归因理论"和"南风效应"两个工具,使学生充满责任感、自我认同感和执着精神;而"自我教育"模块则是借助"自我效能感"和"得寸进尺效应"来实现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命令和自我处罚、自我完善的目的.在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学困生转化必须情感先行;要避免晕轮效应、超限效应和马太效应,达到转化模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周莹 《职业技术》2009,(6):57-57
阅读的直接目的在于摄入信息,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摄入作品各类信息的过程。要改变语文教学工作中枯燥的教学效果,除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效应,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所谓“情感效应”,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意识和师生与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的情感意境效应。  相似文献   

14.
富有感情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加他们的心理智感,促进求知欲,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教材。本文从教师情感的优化控制、表达教学内容的自然情感、对学生期待的情感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情感效应。  相似文献   

15.
教师情感表层表达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它是指教师抑制自己真正的感受并伪装出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情感行为。就其产生而言,基于师生交往、学生发展以及教师身份的思考是教师正性情感表层表达的主要原因;作为教育管理手段和避免真实负性情感产生则是教师负性情感表层表达的主要原因。从对学生的影响效应上看,教师负性情感表层表达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效应,而教师正性情感表层表达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努力探索激励学生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可利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情感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体验;利用自主、胜任和关联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内需;利用心理效应策略促进学生学习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努力探索激励学生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可利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情感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体验;利用自主、胜任和关联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内需;利用心理效应策略促进学生学习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教师情感表层表达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它是指教师抑制自己真正的感受并伪装出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情感行为。就其产生而言。基于师生交往、学生发展以及教师身份的思考是教师正性情感表层表达的主要原因;作为教育管理手段和避免真实负性情感产生则是教师负性情感表层表达的主要原因。从对学生的影响效应上看,教师负性情感表层表达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效应,而教师正性情感表层表达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验证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情感的效应,将情感效应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的成效。本文主要阐述情感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电化教育的情感效应王富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反映,随之也就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进行反映,因而也就产生了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效应。这种情感效应是人在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