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是三明市钓鱼协会秘书长,在钓协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钓友对传统钓和台钓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喜欢传统钓的不愿介入台钓,而喜欢台钓的又常瞧不起传统钓,更有甚者,还相互揶揄、诋毁。前一段时间上网交流,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不仅影响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钓鱼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其实,传统钓也好,台钓也好,都是  相似文献   

2.
聂超群 《钓鱼》2013,(11):20-21
台钓又称悬坠钓。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自从参加赣州市台钓俱乐部的活动后学会了台钓,于是我在休闲野钓中巧用台钓,多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聂超群  曲苏伟 《钓鱼》2007,(11X):31-32
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爱上了台钓。由于台钓灵敏度很高,老年人视力不足,看标费力。因此,我只好按照台钓悬坠、长脑线、双钩钓鲫的特点和原理,灵活学习和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罗接林 《中国钓鱼》2004,(10):51-51
我是三明市钓鱼协会秘书长,在钓协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钓友对传统钓和台钓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喜欢传统钓的不愿介入台钓,而喜欢台钓的又常瞧不起传统钓,更有甚者,还相互揶揄、诋毁。前一段时间上网交流,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不仅影响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也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台钓”的方法风靡全国,对我也有较大的影响。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仍采取传统的钓法(坠落底、无脑线),后来多次出现在一个鱼塘垂钓,采用“台钓”方法的钓友收获都超过了我的现象,使我采用传统钓法获得的高手地位发生了动摇,渐渐地对“台钓”方法产生了好奇,后来变成了要学习的决  相似文献   

6.
我很少在平底、静水的养鱼池中钓鱼,而多去城郊的几个水库中垂钓,所以对台钓能否适用于水库.一直将信将疑地观望了几年。自1995年才开始学习试钓.如今6年过去了,台钓已成为我水库手竿钓鲫的首选钓法.实践证明,台钓法一样可以用于野战钓鲫。  相似文献   

7.
《中国钓鱼》1995年1~3期连载了我写的《台钓浅说》一文。文中校漂方法我称为垂直归零钓,是根据悬坠底钓术的特点和我在北京、贵州、湖北等地混养塘、自然湖泊河流中的3年垂钓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实用校漂法,它超出了台钓中调四钓二的范畴,是为那些没有条件去标准精养塘钓鲫又喜爱台钓的爱好者们归纳的。因篇幅关系未能详细论述垂直归零钓,不少钓友向我提出质疑:“你这方法和调二钓一没什么区别。”广州林汉明先生(《中国钓鱼》1995年9期10页)也认为这种说  相似文献   

8.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非常想学会台钓技术。但是,台钓用的钓具和装备是配套的,一时难以配齐。就是配齐了,也很沉重,老年人携带不方便。同时,台钓的灵敏度很高,老年人视力不足,手指不灵。要想全盘熟练地进行操作也难办到。因此,我只好从自身的具体条件出发,按照台钓采用长脑线钓鲫的特点和原理,逐步加以学习,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上下一片学习“台钓”的风潮中,我以个人的学钓心得,结合国情,觉得大陆不但不应盲目全面地推广“台钓”方法,倒是应从舆论导向上反对推广“台钓”。何出此言?请听我说。 “台钓”者,台湾省钓鱼同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手竿悬坠底钓(浮钓)法”、“手竿池塘竞技钓鲫法”,或其它什么叫法。大家较为公认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诱鱼快,上鱼多,不失为池塘竞技比赛的首选钓法。但是这种钓法也有公认的缺点:装备昂贵,操作复杂,适应性差,尤其是不利于自然水域的生态保护。简言之,“台钓”应属休  相似文献   

11.
朱剑飞 《钓鱼》2014,(4):14-15
“台钓”是流行的钓法,经过钓鱼高手的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钓友的主要方法了,但是到了冬季,“台钓”便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了,很多时候是看着传统钓上鱼,看着长竿短线发威,望湖兴叹,这也让冬季成为学习“台钓”的一个瓶颈。但是对于酷爱“台钓”的我来说,冬季又怎能放弃“台钓”呢,难道冬天“台钓”真的钓不到鱼吗?  相似文献   

12.
彦渔夫 《中国钓鱼》2000,(11):14-14
对“台钓”的认识首先是从90年代初的《中国钓鱼》中获得的,但囿于传统钓已根深蒂固,竟使我对“台钓”学而不用,直至近年几次参加省里赛事.被钓鲫项目“逼得紧了”,才学用结合起来。因为边疆地区水库密布,我学“台钓”伊始,就在水库下竿,近两年来也有了些许零星的体会,感到“台钓”在水库中确实有不一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张铨 《钓鱼》2004,(12):11-11
最近拜读了一篇题为《悬坠,颠覆台钓》的文章,引发了我对“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称谓的概念问题的思考,现发表点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4.
王希连 《钓鱼》2004,(18):18-18
近几年来,“台钓”(悬坠钓)在我国很盛行,很多年轻人都鸟枪换炮,不惜投资武装自己。在垂钓中,尤其扬竿上鱼的一瞬间,真是心旷神怡。有人说,“台钓“是年轻人的“专利“,它需要钓者身体壮、视力好、反应灵敏,而老年人各方面都不适应。我认为“台钓”可以在年轻人中风行,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尚的休闲享受。今年我60多岁了,不久前却迷上了“台钓”。平时,常和一些老同志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15.
季宇钓友发表在《中国钓鱼》1995年12期上题名《反“台钓”刍议》(以下简称《反》文)的文章,文中肯定了“台钓”灵敏度、诱鱼快、上鱼多的优点,并特别强调著文的目的是反对盲目地、全面地、不适时宜地提倡和推广“台钓”。我觉得这一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但是,支撑“反‘台钓’”这个观点的三个论  相似文献   

16.
在条件较好的专业渔塘里,台湾钓法以极高的上鱼频率倾倒了广大钓迷。在江湖水库等自然水域里,灵活地运用台钓,合理地改进台钓,也将使我们的垂钓活动走进一个崭新的天地。现将我在自然水域里运用台钓的粗浅体会奉献给诸位钓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中国钓鱼》数年的宣传与推广,台钓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已在广大垂钓爱好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几年的重大赛事中台钓已占主导地位。随着台钓的普及,况技钓队伍日渐壮大,已从过去的休闲钓中脱颖而出。我认为中国竞技钓(淡水  相似文献   

18.
去年7月2日起,连续几场大雨,沟满河平。6日听钓友讲,离此约5公里路的朱吉河里鲤鱼多而且好钓,昨天有人一天钓了几十斤,听得我心里发痒。退休后,我正照着杂志的介绍学台钓(我们这儿的钓友通称悬坠钓为台钓),已练了一春天了,心想何不用台钓过过钓鲤瘾。  相似文献   

19.
聂超群  秦晓霞 《垂钓》2013,(7):31-31
笔者是一名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鲫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后来,我看到台钓法有很多自身的优点,于是尝试将传统钓法与台钓法相结合进行施钓,找到了一些窍门,现分享给广大老年钓友,希望能给大家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82年离休回浙江老家后,就开始钓鱼,使用的就是以鹅鸭毛便做浮子的传统钓法,多年一直坚持没有中断。几年前也学过台钓,但总觉得不如传统钓那样简易可行而中途放弃。不过在研究改进传统钓法过程中,也吸收了台钓的一些长处。现将我多年来传统钓鱼的粗浅体会介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