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口方言在豫东方言中极具代表性,与普通话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文章以周口方音的韵母为描写、讨论对象,详细描写了周口方音韵母系统。通过对周口方言韵母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周口方言音系韵母的主要特征,为豫东方言及中原官话的研究提供了这一方言点的音系样本。  相似文献   

2.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与普通话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以许昌方言的声母为描写、讨论的对象,详细描写了许昌方言声母系统,并通过对许昌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许昌方言音系声母的主要特征,为中原官话的研究提供了这一方言点的音系样本。  相似文献   

3.
以《方言调查字表》为工具实地考察周口市川汇区方言,通过对周口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周口方言音系的主要特征以及《广韵》语音系统和方言语音系统在声、韵、调上的异同及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贵州省绥阳县方言进行了考察,主要描写绥阳方言的音系,归纳出绥阳方言19个声母、37个韵母、4个声调及其特点,记录了声韵配合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如实描写门源汉语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进一步分析门源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同时将门源汉语方言的声、韵、调与中古音进行比较,揭示语言演变中的一些规律,从而求出门源汉语方言的音系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记录了大量的方言字音。从高本汉的描写中,可以离析出福州方言音系的整体面貌。文章重点介绍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所记福州音之声母系统。高本汉所记福州方言15个声母,与《戚林八音》、现代福州方言的声母系统基本一致,只是对“n、l”两个声母的分合看法有所不同,这是福州方言语音渐变的反映。另外,高氏还记录三个特殊音ts、c、c,经过分析,发现这些音标在书中仅有一两次用于描述福州方言,并不能作为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声母。  相似文献   

7.
恩施(城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其音系包括声母21个、韵母37个、声调4个。通过与中古音系的对照,归纳了恩施(城区)方言语音系统的特点,如泥来合流、日母分读、不分尖团等。此外,还发现[]声母处于正在消失的过程中,语音在其发展过程中差异性的不断扩大使得阴平和去声的调值发生了变化。最后列出了恩施(城区)方言的同音字汇,描写湖北恩施(城区)方言的音系,概括其声韵调特点,并列出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8.
闽东、莆仙方言的声母类化是要求发音简化的复杂性制约与保持原声母特征的忠实性制约妥协的结果,各类声母以及同类声母在不同的方言音系中,制约条件等级排列不同。本文采用优选论的候选项链理论对福州及周边方言的声母类化现象做出统一的音系解释。  相似文献   

9.
甘谷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西北方言,其语音系统包括27个声母,38个韵母和4个声调。本文对甘谷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静态描写,并结合汉语中古音和普通话音系,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比较,阐明其主要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仁寿话是四川地区的西南官话,具有许多四川方言的语音特点。通过对该方言的重新调查,整理出仁寿话新派的音系。在新的描写当中,发现许多与前人记录不同之处,包括鼻边音nl-、鼻塞音mb-、?ɡ-声母,三个入声韵母-ɑ、-iɑ、-uɑ,以及独立的入声调33。并将仁寿话音系与普通话、其他汉语方言如四川方言进行比较,在共时层面凸显其语音特点,进而说明不同描写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耒阳方言音系作了描写。内容包括耒阳方言的声韵调、耒阳方言的音系特点以及耒阳方言同音字表。  相似文献   

12.
兴业壮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红水河土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深刻。文章描写了兴业壮语的音系及语音特点,并通过与相关语言或方言的比较,归纳出兴业壮语的主要语音变异特点:在声母系统上,发生喉塞音*b>m和*d>l的演变,产生送气音声母ph、th、kh、khw、tsh,来源于原始侗台语古声母的*?、*?、*??演变为喉塞音声母;在韵母系统上,发生长短元音对立消退,a>e和a>?>o>u元音高化,i>?元音央化,o>?和?/??>y元音圆唇化等。  相似文献   

13.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语音上的一些认识和作为当地人的亲身体会,通过对天门方言的考察,试图将天门方言中的声母系统与《广韵》音系、现代普通话音系的声母进行详尽比较研究,以探求天门话声母的特点及其对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洪雅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其音系包括声母20个、韵母33个、声调5个(入声独立)。洪雅方言在四川西南官话中有其特殊性,但从研究现状看,语料丰富度较为不足。文章基于田野调查材料,描写了洪雅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结合词汇调查情况,记录了详细的同音字汇,可全面展示洪雅方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5.
四川的官话方言里,自贡地区和西昌地区有平、翘舌声母之分,但分布的规律与其他方言有不同。研究平翘舌声母在某种方言音系中的特殊分布,有助于了解该方言在语音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关系,从而使我们有更多的证据对方言间的历史关系做出说明,为方言分区提供更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凉州方言属西北方言兰银官话河西片。凉州方言有27个声母,29个韵母,3个调类。凉州方言与中古音系、北京话音系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山学院学报》2016,(2):65-69
近几十年来,玉溪方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通过归纳玉溪方言的音系特点,并分析新派和老派的差异,指出玉溪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与中古《广韵》的音系对比对山东莱阳方言的声母系统的三方面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这三个方面是:尖团音的分合,精组与知、庄、章三组合流及日母字的层次分化。通过分析其变化条件及规律,为莱阳方言音系研究及普通话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方言作为区域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言生态观同样受到保护。开封、商丘、周口等豫东地区,由于各县市相对距离较近,其方言中的语法特点基本相似,而对于探讨方言的多样性和保护语言生态的重要性来说,与普通话具有较多的相异之处。为此,从豫东方言的语法特点出发,辅以具有代表性的豫东词汇例句等方面来阐述其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生态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20.
豫东方言虽然与普通话具有较大的相通性,但它自身又具有较强的稳固性,严重地制约了普通话在该方言区的推广。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豫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与差异,希冀对该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