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青年教师》2004,(9):33-33
正:备尝bèicháng误:倍尝bèicháng错例:倍尝人生的艰辛。辨析:“备尝”,受尽。“备”,尽,全。不要理解为加倍地体验而写成“倍”,因为这里不存在倍数关系。正:备受bèishòu误:倍受bèishòu错例:倍受凌辱。辨析:“备”,尽,全。备受凌辱即是受尽了凌辱,备受折磨即是受尽了折  相似文献   

2.
一、备至——倍至这是两个极易互用的词,常被人混淆使用。若组成短语“关怀备至”和“关怀倍至”,则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关系;语义相近,都有“很受关怀”的意思;感情色彩一样,都是褒义。然而两者又有一些细微差别;首先,语义各有侧重。“备”说明“至”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的广泛性、多样性,有“完全”、“全都”、“尽”的意思。如“备尝艰辛”表示所有的艰辛之苦都尝过。而“倍”表示“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这两个字,普通话都读“引”,即yin的第三声。因为同音,所以常有人错写误用,如把“上瘾”错写成“上隐”之类。粤语读音不同,较少有内地人之错。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教师竞聘上岗文化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甲数是1.2,乙数是2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摇摇),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摇摇)。”一位老师是这样填写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2),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12)。”结果,第一个填空被阅卷老师打了个“×”,就是因为这个“×”,使她文化考试落后2分而下了岗。之后,大家对此各持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错,理由是比应该写成1∶2的形式,如果写成12与比值区分不开。笔者认为1∶2可以写成12。教科书里明确指出:“两个数的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如:3∶2可以写成32。”难道试卷上的1∶2就不能写成12吗?“12”…  相似文献   

5.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倍”表示的是与原来数一样多的数,某数的几倍就等于某数乘几。如:“3的4倍”等于“3×4=12”。另外,“倍”还表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如“30÷6=5”表示“30是6的5倍”。有关“倍”的不同表述,它们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容易混淆,给同学们带来困惑,导致解题错误。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给初中学生纠正错别字的过程中碰到了意外的困难。我说“革命”如果写成“廿(?)”就错了,学生马上说政治老师是这样写的;我说“数目”的“数”的正确简化字是“数”,写成“(由夂)”就错了,学生马上  相似文献   

7.
一位同学默写成语时,错将“燃眉之急”中的“急”写成了“及”,我没有急于纠错,而是先请同学们想想“急”和“及”的意思有何不一样。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马上发现了“急”和“及”在这儿赋予这个成语的意思绝然不同。我又相机点拨:“许多成语(词语)都来自生活,只要我们多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关——观     
生活哈哈镜先来猜个谜,看是哪个字?谜面:重逢谜底:()解说:当然是“观”了。“重逢”就是“又见面”的意思,将“又”和“见”合在一起,就是“观”。某日。五年级某教室。语文课进行时。小叮当与同学B正互递纸条进行辩论:小叮当:你刚才说的关念是错误的,纯粹是一派胡言!B:哼,我的观念当然是正确的,不然我就主动“关”起嘴巴不“念”歪经了。指点迷津小叮当错把“观念”写成了“关念”,才落得被人取笑的下场。“观”与“关”读音完全相同,但“关”常用来指一个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的动作,如关门;或使某东西停止运转,如关机。而“观”主要指:看;景…  相似文献   

9.
沈超 《天津教育》2004,(5):34-35
一年级学生在初学应用题“小明有12块糖,吃了5块,还剩几块?”时,大多数学生列算式:5 7=12(块),回答“还剩7块”。这表现出低龄的学生已经具有原始的方程意识,但教师通常的方法是先给予“错”的评价,再规定——“已知的数要写在左边,要求的数写在右边”,即必须写成:12-5=7(块)。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中,有的单词如“everyday”是形容词,意思是“平常的”、“日常的”,只能用在名词前,作定语,不能分写成every day。而every day意思是“每天”,在句中用作时间状语,不能合写成“everyday”。类似这种聚散有别的词值得同学们  相似文献   

11.
数和图形是初中数学的两类基本元素,它们既相对独立,叉相互联系.“形”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数”的特点是准确,将“数”与“形”结合起来研究数学、生活等方面问题常能起到直观、准确的作用,因此备受中考命题青睐.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在运用成语时常常写错,其根本原因是受结构和字面理解的影响,对成语含义理解不透彻,以下举几例。“再接再厉”不是“再接再励”。错写成“励”是受“接”的影响,误解为再次鼓励自己。“厉”与“砺”通假,是磨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杨帆 《现代语文》2003,(12):47-47
有一些近义词,误用的频率很高,报刊杂志中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下面即是我日常收录的一些例子,你在使用中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吗?1、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海军首次与外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因此倍受各方瞩目。“倍受”不妥,应改成“备受”。“倍受”是“加倍受到”的意思;“备受”中“备”是“完全”的意思,“备受瞩目”即“受到全面瞩目”。2、前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出版界出了不少纪念的书籍。“诞辰”是“生日”的书面语,把“生日”一词代入“诞辰”的位置,则句子显然不通,故要将“诞辰”改为“诞生”。这种错误极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记得批改学生习作时,我常发现这样的语句:“夜阑人静,敬爱的老师还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背课。”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仔细地把“背”订正为“备”,而后责备学生连备课也不懂,把“备”错写成“背”。然而,最近听了一些教师的课,我却深感,我们的不少教师是多么需要...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我们的中文一样,也有不少的近义词,虽然意思相近,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课本常见到there be句型,其中文译成“有”之意,be随后面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而变化,即可写成there is…there are…,都是“有”的意思,另外动词have,has也是“有”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从错字不改说起王秀兰最近,偶尔翻阅了二年级某学生的语文生字作业本,翻阅了五页,其中有四页中有错别字。如,狐狸的“狐”字写成“狐”,孤独的“孤”字写成“孤”,“桥梁”写成“粱”,陷落写成“陷落”。而奇怪的是教师在每页上都批了个鲜红的“√”号,评了个10...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高考升学季,金榜题名时。一些商家在拉生意做广告或一些新闻单位在做报道时,把金榜题名错写成金榜“提”名。究其错误的原因是对“提名”与“题名”两个词的理解混淆所致。提名的意思是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或事物,比如:某国产电影获得奥斯卡提名奖;习近平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还有金鸡奖提名奖、诺贝尔提名奖等等,提名奖只是荣获了本项奖的提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南充方言“篾”、“鲰”之义逐条进行训释。“蔑”是小的意思,字又写成“蔑”或者“懱”等。“鲰”是脾气古怪固执,心胸狭小的意思。字又写成“邹”、“奏”或者“纣”等。  相似文献   

19.
“错别字”在语文概念中有两类,一类是“错字”,即把一个字的某一部分写错了,比如,把“真”中的三横写成两横;一类是“别字”.即把同属于一个读音的两个生字用错,如把“成功”,写成“成工”。形象地说.第一种可以称为“缺胳膊少腿”.第二种可以称为“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20.
梁德祥先生刊文指出央视戏剧频道将“画饼”错写成“话柄”。其实央视没有错,因为这两个词出处不同,意思有区别,也需要特定语境,运用是有讲究的。不能单纯以某某人或其作品为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运用。《咬文嚼字》杂志较真也不能较过了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