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论觉新、觉慧性格与思想上的“血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问世以来,觉新与觉慧这两个人物一直被人们视为在思想和性格上互相对立的艺术典型,其实,作为生活在同一家庭,相似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存在着性格与思想上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性格、思想上的异同不仅体现了人类天性中二元对立的倾向,而且还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水浒》中宋江和李逵是一种对立性格人物的组合,这种组合模式的最初原型出于中国春秋年代的一对真实人物——孔子和子路,这两个人物之间的诸种对立统一在“宋——李”式组合中得到具体化和丰富化,而“德”与“力”的矛盾关系是其本质核心。  相似文献   

3.
阿Q和堂吉诃德这两个艺术典型,诞生于不同的世纪,处于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意识特点,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质朴、率真的性格特点,都用“精神胜利法”来作为暂时的精神安慰。他们性格的美学构成都是悲喜剧因素的交错和统一,他们既是悲剧性的喜剧形象,又是喜剧性的悲剧形象,他们身上表现了时代的悲剧和不幸。  相似文献   

4.
从郝思嘉形象看美国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性格是指由一定化决定的人类群体或个体的心理特征。它由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化心理积淀而成。从郝思嘉这个美国学形象的分析和研究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美国化的性格。郝思嘉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乐观进取、独立自主的行为模式及讲求实际、强调成功的心理特征等化性格,不仅属于郝思嘉个人,而且也属于美国民族。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论及她们的性格成因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的背景不同。薛宝钗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故知书达礼,端庄大方;相比较而言,林黛玉就缺少这样的环境,寄人篱下,因此,孤傲叛逆、无视礼法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的作品内涵丰富、深刻、复杂而深奥,所有这些特点又反射出作者性格的矛盾性和人格的多重性.在阅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在卡夫卡作品中却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尤其是"母亲形象"反映出卡夫卡对女性的多层面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因“性”施教是在充分考虑学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对男生和女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实践中的因“性”施教大多存在着两种片面的理解:一是认为男生的智力比女生强,二是认为男生是男性化的性格,女生是女性化的性格。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和成绩与性别关系不大,性别与性格不一定存在对应的关系,教师应该在对学生性格特征进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施以科学的因“性”施教,解放人性,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8.
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为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长时间以来打动着一代代的读,人们在惊叹于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执、狂热与自我牺牲的同时,不禁会想到,是什么动力在支撑着她用毕生的精力去坚守一份爱情?作又是基于什么心理塑造出这样一个人物呢?以下试从女性心里特性、作家创作倾向和作家个性三方面来分析陌生女人的性格塑造。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学的反封建性质,决定了具有叛逆性格的形象成为家族题材学作品主角。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包含了新旧化的强烈冲突,而且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了解家族叛逆形象产生的背景,分析形象的类型和特征,有助于认识社会变革的历史和传统化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把握现代作家的审美倾向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同一教材,每个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不同效果,在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通过对“化归法”的运用,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化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这里“化归”中的“化”指“转化”,“归”指归纳、总结。(1)初中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青少年阶段。其性格心理特征表现为:模仿能力强,但理解能力、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英语除了需要很强的模仿能力外,像学习语法就更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时间段的心理年龄特征和以往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现象之一的“八卦”文化,是巫史文化的产物,在早期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中国文字表意化的方法根据,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奠基。  相似文献   

12.
殷周古中有一些字,实际上是截取“字母”的部分形体来充当“新字”或“新字”的部分形体,这种造字方法就是“省化”。被“省化”出能独立记录语言的“新字”不仅有利于汉语表达,而且还可以克服由宽泛的假借而引起的字义模糊现象,其功能完全有别于“六书”。  相似文献   

13.
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许慎的《说文解字》通过"据形释义"的方法对古老的汉字进行解读,为我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和古人的思维意识、心态观念开辟了道路。本文对《说文解字》"囗部"字以及和该部有关的字进行分析,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我国社会的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4.
“疾、病”二词尽管产生时代不同,但在“疾病、生病”义上却是一对同义词。古汉语界现在仍然还流行着“疾”轻“病”重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对前人注释语的一种误解。通过对中土传统文献、训诂专著、医学文献、佛经文献的从汉语史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疾”和“病”并无轻重之别,“疾”不仅表小病,也可表重病;而“病”不仅表重病,亦可表小病。两词不仅散用无异,对文也无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家巴金的《家》与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家》都是以“家族”为题材的小说。它们表现了共同的主题:家的衰败与人的发现。但由于二者在家族文化的建构与家族继承关系,以及烟酒文化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不同处置,因而两部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即儒家文化与多重结构的杂种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著《京华烟云》中人物姓名的分析,阐述了在姓名翻译中音译与意译都是创作者使用的翻译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文学创作服务,都是为了达到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所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狐"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形象,其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至清,狐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狐形象也更为鲜活,而纪昀所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当时刻画狐形象最为完备的小说之一。文章通过对其中狐形象的归纳整理,力图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宗教民俗形态下的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与《上海宝贝》中的天天这两个不同本中的人物形象,超越时空地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似性,这使得他们具有了符号的阐释意义,即他们是与物化世界相对立的“精神性存在”的象征;而他们只能以“失语”形象呈现出来,这是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和20世纪末中国相类似的化语境及身处其中的都市“边缘青年”、“新新人类”共通的一种情绪体验;同时,由于作所持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差异,人物形象的隐喻也不尽相同,这使得两个本的立意有了高下之别。  相似文献   

19.
对于《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位贵族少女不同的生活轨迹和行为方式,文章从她们的性格特征方面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性格对她们不同生存方式的影响,并指出这两种生存方式处于封建末世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尚语言作为时尚化的一份子,在用语上有着自己的选择方式。章通过分析网络时尚语汇的内部组成方式,揭示出时尚用语的特点,而网络时尚用语的这些特点又是心理需求、化元素、传播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