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模因理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它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因和模因理论与语言模因理论,指出模因理论为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然后对模因理论如何运用于英语专业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96):73-7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也可以说是复制模仿单位。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而语言模因,作为模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语言中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该理论对听说及写作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是语用学的新理论。同时,模因论也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论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以英语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模因论对词汇模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词汇模因表现形式和传播依据,以期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是一种模因,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外语听说教学过程与语言模因密切相关。语言模因的模仿形式、生命周期、复制和传播的形式,可为外语听说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揭示了文化演变的原理。语言模因成为语言文化传播的手段,也为二语习得方法提供了新视角。赵元任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来源于他的亲身教学经验。他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使语言学习者与所学的语言本身亲密接触;多听、多读、多背;他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培养发音、语法和词汇的新习惯。从模因论的观点来看待对外汉语教学,外国学生的汉语习得过程就是口语模因、语法模因、词汇模因等的模仿同化、记忆然后表达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对模因的复制阶段、模仿第一性以及传播方式的研究,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对大学英语课堂模因式教学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模因(meme)源于一种解释文化的理论——模因论(Memetics).作为一种在中国新兴的理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文化模拟单位,或是一个自我复制的思想.那么,模因的这种特殊的“传染性”,使它自己与广告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也使对广告模因中互文性产生机制的分析成为可能.因此,运用模因理论尝试对中国广告模因的创造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语篇的强势模因顺应性可以分为顺应认知、顺应情感和顺应文化.而且广告模因中,情感及文化的顺应影响着互文形式的选择与应用,并决定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因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运用模因理论分析比较王翰《凉州词》的四种译文,可以看出,意图模因与文化模因是影响翻译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用于解释文化传递的一种新理论。这种理论为语言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并为其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易于操作的分析工具。模因论从生物学角度明确了语言与文化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和模因共同作用产生了文化;语言是文化进化的必然产物;语言的功能在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基于文化对语言的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不仅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宝库,揭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主要研究模因的复制、扩散及演变。模因和语言、文化的关系密切,通过模因来解释语言现象,对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阈去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探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路径,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格教学是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创造性模仿优秀英语教师教学的过程,这与模因论中模因的模仿特征构成契合。在开展英语微格教学中,充分利用语言教学模因复合体,包括“教态模因”、“课堂用语模因”、“板书模因”、“教学设计模因”以及“课堂组织模因”等,遵循模因复制的过程即同化、记忆、表达与传输等四个阶段,能有效提高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语言教学技能以及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Memetics is an emerging theory to interpret cultural evolution, which is based on Darwin's evolution theory. It shows that meme i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replicated and transmitted continuously for long. The same as a gene, meme exis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language transmitted for generations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explanation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memetics.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索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实例可以归为三类:汉英语码转换、普通话-方言语码转换、网络语码转换。在分析这些实例的基础上。又提出语码转换也是一种模因;语码转换中存在着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研究语码转换中的模因现象会增加人们对词语语法功能转变的认识。并引起人们对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新理论,为商业广告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强势模因与成功广告模因的特点,探讨了语言模因论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作用及其英译策略,立足目标语文化,把握文化差异;结合基因型模因,采取直接套用;考虑表现型模因,选择创新改动;基于舍音取意,进行原创翻译。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近年引进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模因用于流行语分析,能为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模因论的视阈下,解读"你懂的"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及意义演变方式,体现文化进化的规律。"你懂的"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大,足以具备强势模因的特性,能成为强势模因与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修辞效应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魏李隼 《丽水学院学报》2011,33(4):53-55,78
模因论是一门新兴的理论,其原理可以帮助解释包括文化在内的许多传播现象。作为探讨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与文化翻译研究息息相关。借助模因论从3个方面探讨文化翻译:模因是文化翻译的单位;文化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模因传播的过程;模因的竞争有助于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进而给归化和异化翻译问题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昕 《海外英语》2012,(2):108-109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文通过对模因的复制阶段、文化模因以及模因的传播方式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以提高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