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证公文用纸规范统一是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纸,使之与国际通用的公文纸型接轨,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也于1999年12月27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纸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新标准将行政机关公文用纸的纸型定为A4型。但到目前为止,党委系统的公文用纸并没有作明确规定,党、政机关用纸不统一。一、党政机关公文用纸不统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210mm×297mm)。”《国家行…  相似文献   

2.
杨诚 《兰台世界》2005,(6):82-8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1999年版),提出了行政公文特定格式的概念,并对信函式格式、命令格式和会议纪要格式这三种特定格式作出了相关规定。那么,什么是公文特定格式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谈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五条有关“以函的形式”行文问题时指出,“函的形式”是指  相似文献   

3.
保证公文用纸规范统一是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纸,使之与国际通用的公文纸型接轨,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了&lt;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gt;.……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19704—1999)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它机关公文可以参照执行。标准实施两年来,笔者收集了部分行政机关公文在格式上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文件版式《标准》规定,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毫米,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但…  相似文献   

5.
杨戎 《北京档案》1999,(7):17-19
一、我国文件标准化事业迈出的第一步 正好十年前,我国文件档案界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9704-88《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国标公文格式")、GB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和GB826-89《发文稿纸格式》等三项国家标准,并分别于1989年3月1日和9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机关公文从起草、行文到文件的归档管理初步形成一套标准化格式体系,结束了我国没有文件格式国家标准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文件标准化事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我国文件工作、档案工作及国家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条例》第一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标准,具有首创性特点;《条例》减少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简化了"会议纪要"的文种名称、精简了公文处理程序,体现出鲜明的简约性特点;《条例》对公文的格式要素进行了调整、规范公文格式要素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行文规则、强调和重视公文拟制三个环节的程序规范,体现出鲜明的规范性特点;《条例》取消了公文主题词标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一、电子公文概述㈠电子公文的概念“电子公文是指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配置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的电子数据。”㈡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目前,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配置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是书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该系统是在Lotus Notes/Domino平台上开发的,包括电子公文系统和电子邮件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㈢书生电子公文的格式1..GW格式.GW格式的文件是在书生电子公文系统中由书生加密卡加密生成的密文格式的电子公文,属于特殊(即非通用)电子文件格式。2..GW2格式.GW2格式的文件是由其它加密设…  相似文献   

8.
国家标准826 89《发文稿纸格式》已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于1989年9月1日起实施。为便于各单位学习、贯彻这一新标准,现将标准制订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和说明。一、制订《发文稿纸格式》标准的目的发文稿是撰制机关公文的一个原始纪录,是明确经手公文起草整个过程的各有关人员的责任及注明文件中有关事项的一个凭证。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没有对发文稿纸的格式作过统一的规定,以致目前使用的发文  相似文献   

9.
杨诚 《兰台世界》2005,(8):18-19
近来,因会议纪要而引发的讼案不时见诸报端,引起了人们对会议纪要性质和作用的质疑,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取消了执行多年的行政首长办公会议制度,宣布不搞会议纪要。然而,不管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还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管是《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试行)》,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及《人民法院公文处理办法》等等,都把会议纪要规定为一种主要的公文种类。1999年修订后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还专门提出了会议纪要格式。就是被媒体认为政府会议纪要将逐步淡出的四川省人民政府,经省…  相似文献   

10.
罗亮 《新闻导刊》2007,(6):I0002
由重报集团工会、办公室和团委联合举办的公文基本知识竞赛于11月13日上午在礼堂举行。举办此次竞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普及机关应用文写作知识,规范集团应用文格式,提高集团职工公文写作能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我国公文称谓格式的演变是一个由繁趋简的过程,一个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的过程:公文称谓词大量减少,公文自称被划一;公文署名程式也逐渐走向统一。这个趋于一律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公文礼仪让位于效率的实质,折射出我国公文工具化、平等化的现代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叶建英 《浙江档案》2003,(12):27-28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政机关先后多次发布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作出了各自的规定。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重要的事业单位,其公文处理的格式与规范一般参照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性文件的基本精神。就目前而言,高等院校党政部门的公文处理规范性文件无论从文字表达还是内容实质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弊端随之而产生。笔者拟对高校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与格式进行分析,并求教于各位同行。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的主要差异我国现行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有着各自不同的规范与格式。党的机关是根据1996年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是一个身份等级社会.公文中的称谓,因为能够直接体现出官署之间的尊卑高下,契合了等级政制的需要,所以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形成格式规范而被严加恪守.发展至清,其格式之繁已臻于极致.及至民国,复杂的称谓格式却逆转而下:渐趋简化,甚至解体.这个演变过程折射出我国公文"礼仪"让位于"效率"的现代化精神.公文称谓格式的演变,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公文称谓词语的简化,二是公文署衔程式的进化.下文试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发布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对促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文秘工作者因认识或执行该标准不到位而导致出现错误应用现象.文章对"附件说明"格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中该要素格式从公文简洁精炼和审美角度进行商榷,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该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公文从行文方向上分,有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行文方向不同,公文眉首的格式安排应当不同。那种无论行文方向与否,都是千文一面的眉首设置是不规范的。公文眉首(文头),过去叫文头,也叫公文版头,是公文形象的缩影,历来受到重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不相同的公文眉首(文头)。政府机关的公文眉首(文头),国务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23号,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有原则性的要求。与《办法》相配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6.
该就2001年实施的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格式》关于公用纸尺幅、公用纸技术指标等方面对档案管理产生的积极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依据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公文法规未作解释的部分公文格式要素做出解释,指出公文法规中存在"一般"的过度使用,对密级与保密期限的位置关系、版头中的红色分割线、格式要素中的数字与标点符号、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等表述不够简洁、明晰、严谨、存有异议的格式要素,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的档案文书,包括文体、内容、署名、盖印,小到用纸格式、版头等细枝末节,总是反映此一时期历史的特点,带着特定的色彩。反之,通过表现在文书内容和格式上的差异,也可目睹彼时社会总体情形之一斑。甚者,堪足印证某些特定的事物或事件。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采取措施,改革文书工作,于民国元年(1912)公布条例,废除沿用几千年的“制、诏、诰、敕、表、奏”等类封建公文名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为适应其统治需要,在公文名称和用法上曾作了多次修订,一度使用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名称。如…  相似文献   

19.
范铮 《档案管理》2015,(4):72-74
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标准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相比,更为科学准确、逻辑严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笔者认为标准部分条目仍存在不准确、不严密、不简洁、不通俗、操作性不强的地方,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公文作为通用办事工具,应有统一格式标准,以便于人们对之的识别、处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使作为行政机关的质检总局不宜发布直接规范党的公文格式标准,而应发布面向社会各种组织其中包括党组织的通用公文格式标准.大多数企事业组织党政行文,过去分别按国家党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办理,将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不仅可使该标准运行更名正言顺,而且,促进全国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