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5月,国际上发表了几个关于中国经济的数字,又经《纽约时报》等报刊的宣传,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1992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NP)为16600亿美元,人均为1400美元。随后,世界银行的估计更高,总值为23500亿美元,人均为2000美元。照此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2、3位了!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则是,1992年的GNP为24036  相似文献   

2.
1996年年初,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00年我国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比1980年翻两番。根据目前国民经济运行形势及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判断,人均GNP“翻两番”这一宏伟奋斗目标将在1997年提前3年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从1985年的400—500美元(1981年美元价格)增长到1000美元左右,即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与低收入国家相比,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人均所得的增加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扩大,经济增长呈明显的加速趋势。这对于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意味着,我们将最终摆脱贫穷与落后的恶性循环,从此步入较为平坦顺利的增长之途。展望的依据之一:工业化的一般规律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因此,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及与此相关的对外贸易结构等都必须与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而推动需求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人均所得(用人均GNP表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今日科苑》2015,(2):3
<正>导读一:科技教育的作用比自然资源更重要中国的经济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到去年为止,中国GDP连续增长达到了人均2000美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国家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起飞的态势,特别是在基础工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和若干高科技领域,成绩尤为显著。导读二: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相似文献   

5.
施发启 《预测》2000,19(3):12-14,5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的关键一年。因此,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倍受国内外关注。本文在分析和预测今年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宏观调控政策建议。1 对2000年经济增长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对于2000年经济的走势,目前社会各界看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2000年经济增长将明显快于1999年,只要宏观措施得当,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8.5%。根据是,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形势将明显好转。第二种…  相似文献   

6.
日本通产省曾对高性能无机材料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从90年代初到2000年发展预测,得到的结果是在这15年间将增长4-6倍。在金属、有机高分子、无机这三大类新材料中,不论增长速度或绝对产值均占首位。并预计在2000年的产值将超过文字处理机、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美国在1990年高性能陶瓷的总产值为25.3亿美元,其中功能陶瓷占有75%的市场,结构陶瓷占25%。美国商业部预测到2000年总产值将增加一倍多,达59亿美元,其中功能陶瓷将占60%,而结构陶瓷将占40%的市场。日本无机新材料的产值远高于美国,1985年为67亿美元,1990年已达12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将达250—400亿美元,是美国的4—6倍。  相似文献   

7.
对上百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均国民总产值(GNP)从100~200美元(70年美元,下同)的水平发展到人均约1,000美元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种结构性的变化最为显著和剧烈,就象人进入了青春期一样,身  相似文献   

8.
刘菊  徐宏源 《预测》1992,11(3):12-17
1 1992年我国消费环境八十年代至今,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历了两个阶段,高速增长时期和治理整顿稳定发展时期。1981年~1988年为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10.1%,但后期经济过热、供给不足、通货膨胀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经济增长趋于稳定,1989年、1990年GNP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5.2%。预计1992年将比上年增长7.3%,达到12203亿元(不变价)。到1992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17557万人,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7%以上,完成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有专家预测200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5%~8%之间。中国经济中最引人关注的金融和股市在新世纪开始时,会表现怎样?本刊记者特采访了中国财政金融大学的史建平与贺强两位教授。  相似文献   

10.
即将出版的《1999~2000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说,200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次高增长态势。只要国际国内在政治、经济上不发生特别逆转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正> 新材料是当今新技术革命中与能源和信息技术并列的三大支柱。材料领域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加速跃进。据美国商业部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十二项新技术的市场销售额将达10000亿美元,其中新材料领域占40%,为4000亿美元。日本到2000年新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5000~126000亿日元,从1987年至今年均增长10%,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的经济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到去年为止,中国GDP连续增长达到了人均2000美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国家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起飞的态势,特别是在基础工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和若干高科技领域,成绩尤为显著。我们国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上达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比如说水泥、粗钢、原煤都是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未来20年对我国至关重要。如果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年均7%,那么到2020年CDP总量将达到1998年的4.4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提出上述预测的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课题研究报告,由全国11位著名经济学家共同研究写成。与此同时,不少外国机构和经济专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作出评估。美国经济评议会资深副总裁佛斯勒女士认为,中国在国内经济情势好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使用联合国LINK模型提供的预测数据,结合其他部门提供的资料,我们对90年代中期“四小龙”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进入90年代,“四小龙”国民(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较高水平,人均为5500~14100美元。预计到90年代中期,“四小龙”将以4.08%~8.9%的增速持续发展。尽管增速比80年代略低,但由于基数高,增长实绩相当可观,扣除价格上涨因素,1986年总量比1989年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刘峰 《科学与管理》2001,21(6):22-23
<正> 世界旅游组织“展望2020”研究预计到2020(?)将有16亿人次出游,创造20兆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亚太(?)组织预测到2010年该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将会达到1200(?)人,创造出44,0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中在一项报告中预测:自1995年到2020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区内游及区间游会继续增长,并超过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增幅达到6.7%,其中东南亚将会达到6.9%;而东南亚地区略低些,增幅将为6.2%,在  相似文献   

16.
如今,印度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生产园,其软件产品出口额每年增长在50%左右,1999-2000年软件出口额为40.5亿美元,约占印度全国总出口额的12.5%.印度政府预计,到2008年软件出口额将达到500亿美元.而据麦肯锡的一份报告,印度的软件年产值将在2008年达到9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技术对工作条件和职业地位的影响,未来的办公室将变得象昔日的工厂。高技术对日益增长的白领劳动力显示了特别的威胁。据美国劳动当局统计,1981年白领雇员占全部工人的53%;1986年跃为65%;到2000年预期将达到劳动力的95%。据美国产业中心预测,白领职业每个雇员的基本投资将由1981年的2500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10000美元。美国技术预测办公室估计,在办公室内所使用的大多数微机和网络将主要依赖通用软件而不是专用软件,以此来降低提高计算能力的单位成本,并用光扫描取代击键。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高技术将迫使白领工作者接受昔日工厂那种乏味、机械操作的工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煤时代》杂志刊载了国际能源机构煤炭研究部门一份研究报告的主要论述。这份报告预测,到2000年,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80年的25,800万吨增加到92,400万吨。那时,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提供的动力煤价格将上涨。如从美国东部海岸到欧洲,煤价将达105美元/吨,从西部海岸至太平洋沿岸国家,煤炭价格为89美元/吨。报告估计,动力煤的贸易量将从1980年的8,00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64,200万吨。80年代中期,动力煤的贸易量不会急剧增加,但如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赛迪网讯]12月15日消息: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当地时间周一发表预测称,中国2004年IT市场将增长18%,达到294亿美元,占亚太地区(不含日本)IT市场份额的35%。 亚太地区(不含日本)IT市场价值在2004年预计将达到880亿美元,增长11%。中国的IT市场增长速度比亚太地区IT市场的增长速度快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商业周期史表明美国经济在1983年将从萧条转向复苏。通货膨胀率已下降到4—6%,工资增长率已从10%降到6—7%,生产增长率今年至少要增长2—3%。1984年总统大选年的失业率只会达到9%。但中期的预测仍然是暗淡的。经济好转后,预计赤字仍接近1800亿美元,为国民生产总值的5—6%。由于放宽金融管制、非通货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的冲击,不管谁继任总统,美国在八十年代早期将进入长期的、缓慢的经济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