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出版通史》(明代卷)写作琐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1999年,中国出版科研所、中国编辑学会和有关单位曾两次讨论编写<中国出版通史>问题,在不少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卷进度不一.江苏编写的明代卷首先完成了初稿,用<明代出版史稿>为书名,先行出版.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对出版史的编写有些思考,现用"琐记"的方式发表.希望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推进整个<通史>的编写进程.  相似文献   

2.
李慧  孙海瑞 《记者摇篮》2004,(12):63-63
《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已于 2004年11月上旬正式出版。2004卷, 主要记录了2003年我国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媒业、新闻教育界和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界的工作实践、重大事件、重要改革举措、典型经验、模范人物、优秀成果、机构设置、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情况,新增设了“专题:中  相似文献   

3.
1984-1988年,人民出版社圆满地完成了《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四卷本的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所著的<中国出版通史·先秦两汉卷>对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出版业概貌及其规律进行了较为精深的考证和全面系统的总结,填补了先秦两汉时期出版史的学术空白,具有开创之功.该书主要特色有:一是大出版观的开阔视野,以文化史、社会史为视角,注重先秦两汉时期出版业与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二是吸纳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主流观点为主,融入个人创见;三是强调出版载体、形制等技术要素对编辑出版活动的推动作用;四是论从史出,史从考出,史料严谨可信;五是以史为鉴,注重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5.
首先我对<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参与这项出版工程的所有领导和专家表示敬意.我刚拿到座谈会通知时,觉得这是件好事情,我要去参加研讨,参加学习.紧接着我就收到了九卷本的<通史>,我一看吃了一惊,原来想象的出版通史是一卷本或两卷本,没想到是按时代分类的九卷本.可以说接到邀请时我是心动,看到书后我是震动.  相似文献   

6.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5年5月,媒体工厂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系列书《魔术·圣诞树之家》,累计发行突破100万册。这套系列的第一卷、第二卷于2002年同时出版发行以来,截至目前已出版了14卷。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5年5月,媒体工厂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系列书《魔术·圣诞树之家》,累计发行突破100万册。这套系列的第一卷、第二卷于2002年同时出版发行以来,截至目前已出版了14卷。  相似文献   

9.
出版活动的本质是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出版市场是出版物实现价值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出版是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出版科学国际盛会的意义在于探索真理,开展交流,扩大共识,增进友谊;国际化出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网络出版的永恒主题是促进人类文明;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新和出版繁荣的守护神;编辑学、出版学为出版业的繁荣奠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英流汇聚的伟大历史时期,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物,在此期间亦曾留下过深深印迹。本所引溯论证的:是其早期的编辑出版实践及其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包括:一、丰富多彩的出版实践;二、“鼓吹革命”的出版思想;三、风格独异的出版特色;四、功垂青史的出版名家。在章的第四部分,笔以下述拙见就教于同人:1、陈独秀是引领近代中国进步出版事业的旗手;2、陈独秀是培养近代出版人才的园丁;3、陈独秀是早期党的革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1.
赵杨 《中国传媒科技》2024,(2):95-98+115
【目的】能否成功策划出优秀、高质量的主题出版物是检验出版社出版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优秀编辑策划能力的集中反映。文章探讨如何做好主题出版物的策划与出版。【方法 】本文以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科技之路电力卷——电力高速》为例,介绍主题出版物的策划与出版过程,系统分析图书出版过程中在选题策划、编审、跨专业出版、全媒体出版方面的创新之处。【结果 /结论】对主题出版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为同仁开展主题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甄西 《出版参考》2007,(9S):34-34
日本的出版社,特别是大牌出版社,既出版图书,也出版杂志。而在韩国,图书出版社和杂志出版社一般是分开的。以图书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叫作“出版社”;以杂志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称为“杂志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一套洋洋十卷本的张元济先生的个人文献,自然也是先生一生留下的最全面的宝贵文字.这项大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卷于2007年9月出版,第十卷于2010年11月出版,现已全部出齐.《全集》主要是由张元济先生的孙辈张人凤先生收集、整理,并按体裁分类编辑,包括书信、诗、文、日记以及古籍研究五类,其中第一、二、三卷是书信,四、五卷是诗、文,六、七卷是日记,八、九、十卷是古籍研究著作.另外,第十卷后面还包括了篇幅不少、分量很重且有较高研究及参考价值的附录.《全集》的出版无疑对出版界及学术界(特别是古籍整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近现代出版业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07,(4):82-85
刘杲著《出版笔记》自序 这是我1997年以来的文字。 1996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出版文集》。作为“中国出版论丛”中的一种,书名是统一规定的,不由我定。“中国出版论丛”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新闻出版报联合“选编建国以来国家出版行政管理机关部分负责同志有关出版工作的讲话、报告和文章,一人一卷”,共十一卷。我承蒙错爱,滥竽其间。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1,(2):34-35
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费孝通全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从1924年至2004年80年间能收集到的费孝通先生的全部著作。全书共20卷、700余万字,前17卷为学术论文,第18、19卷为译著,第20卷为书信、诗词。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国家“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出版通史》(九卷本)日前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卷"是档案工作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基本术语,由其衍生出诸多的档案术语.为推进档案工作标准化,笔者对"卷"作出了尝试性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卷"的概念,即逻辑卷和虚拟卷,再由逻辑卷进一步拓展为单一逻辑卷、综合逻辑卷、分类逻辑卷和汇编逻辑卷等四种扩展的逻辑卷型,以满足不同专业档案工作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图书馆出版联盟项目发布的9卷《图书馆出版名录》的历史演进,审视图书馆出版的发展态势。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等方法,剖析“图书馆出版联盟”项目现状,总结图书馆出版领域的发展态势,主要从图书馆数量分布、出版平台、出版服务、同行评议与开放获取情况、合作对象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图书馆出版领域现状及变化趋势,揭示图书馆出版已初步形成的全要素、全方位开放的学术出版特征,为国内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参考文献表中外文文献与中文文献著录时常见的一些不同情况,对外文科技期刊卷期页以及刊名中一些特别之处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外文科技期刊的卷期号及页码的编排方式与国内期刊相同,但有一些外文科技期刊还是有其一些特别之处,如:一年有多卷且每卷有固定期数或一年有多卷但没有期号;页码数较大或单篇文章页数较多,卷号和页码中带有英文字母;一些论文集和研究报告也是正式出版的期刊。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智慧发展理念,推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文章从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出发,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圣智为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探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路径。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发展方向是智慧出版,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是智慧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应以智慧理念为引领,优化重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开发智能产品服务,面向教学活动全过程搭建智慧学习环境;更新传统教法学法,为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创新智慧教学方法;突破已有框架限制,为多维度评价教学成果开展智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