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莫里斯的"符号意义"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文章作者结合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的语言符号意义观,即词语具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观点,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提出词语的化意义存在二重对立倾向,并从语义范围和词语范围两个方面探讨了词语化意义二重对立的表现形式和存在范围,提出:化意义存在二重对立的词语必须具有以下某一个条件:词语的化意义具有多重性,词语的语言意义具有相对性;化意义的二重对立正反映了这些词语在各种社全化交际背景中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4.
杨子清 《文教资料》2011,(16):35-36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丰富的关于"心"的隐喻表达,是隐喻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根据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和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点,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心"隐喻化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英汉语言关于"心"的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隐喻现象中包含着概念合成这一认知过程,该理论可用来阐释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5.
福州话动词“做”出现频率很高,作为动词素它具有相当于普通话诸多动词素的功能,其词语结构也很有特色,本文补充语例并从意义,音变,结构等方面加以分析,作为“福州话‘做’”字的结篇。  相似文献   

6.
从语音、意义和语体风格三个方面论证了《记念刘和珍君》的“记念”和《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纪念”具有同一性,构成异形词。  相似文献   

7.
从小说文本里循环时间词语的运用和模糊时间词语的表达来分析时间词语在作品中的表义功能,同时结合文本对“时间”本身的叙述来分析“时间”在作品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词语语用意义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学将词语意义的生成和确立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十分关注话语上下文、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充分注意交际双方在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词语在会话中含意确立的磋商、推理和建构。因此,词的语用意义常因人因事而异,具有附属性、体验性、不明确性等三大特点,且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功能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词都有固定的形式、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唯有如此,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人们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而临时改变某个词语的形式、语法功能或词汇意义,出现各种形式的词语活用,往往产生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阳属北方方言区,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词,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如具有表示近指与远指意义的“镇”、:“恁”、,具有褒贬色彩意义的“才”、“怪”、“滂”、“血”等。  相似文献   

11.
词语语义可分为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联想意义与社会化密切相关。同一指称概念的词语会产生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从社会化视角研究英汉词语联想意义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联想意义的化制约性和交际价值性。提高跨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词语的文化意义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词语具有文化意义 ,然后从三方面论述词语文化意义的特性 ,即背景性、民族性和隐含性 ,并从中窥视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小议"刹那"     
刹那是梵文k s.an.a的音译,随着使用的大众化和普遍化,它的意义、用法、搭配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它的出现引起了汉语中相关词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隐喻的本质即是将已知的认知域映射到陌生的认知域里,以理解和认识新的事物。借助于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隐喻理论,归纳并分析了汉语中"走"字所具有的隐喻意义,简要梳理了"走"的语义演变,并总结了新时代下涌现的与"走"有关的新词语。对词语的隐喻意义和语义演变的解读有助于指导人们更加准确地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词语组合里,相匹配的词语之间存在着制约与反制约关系。比如动宾结构,动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名词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反制约于动词,它的次范畴小类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句法结构的意义。明确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至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16.
色彩能成为美的构成要素,是因为它具有表情性,色彩的表情性基于社会性(社会内容),而社会性则来自社会实践。色彩的表情性既表现为它的各种色调,又表现为它能引起人们的联想,使色彩具有象征意义。由汉英色彩的本义到引申义,无不展示了色彩的丰富内涵。透税英语的色彩词语,可以了解英语词汇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化因素的制约,英汉词语的内涵意义存在较大差异。本先探讨了词语内涵意义的交际价值,然后比较了英汉词语内涵意义的差异,最后提出了英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词语用十分广泛,古代汉语中也是如此,本仅就古代汉语中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如概数词,副词,代词等的运用作一点初浅的探讨,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只有对词语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理解,才能开展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追本溯源,并基于情境、基于对比,让词语意义形象化、可感化、深刻化,就能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对简缩词语与其原形词语关系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之后,文章分别从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考察和分析了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