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儿童天生就是画家,他们喜欢任意涂鸦,是那样的稚拙可爱。怎样让儿童的这一天性在习作中发挥作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呢?一、画中观察“新课标”在习作要求中强调,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教材也相应做了大量安排,如苏教版第九册习作5“写一种动物”,要求抓住动物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当以习作要求学生时,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视为负担,能完成任务的很少。于是,我利用儿童天性喜爱画画的特点,提前半个月要求学生跟踪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用简笔画画出这种动物的形…  相似文献   

2.
动物是地球大家庭最活跃的成员,人类与动物互相依存,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之情。本习作要求学生画出森林中的小动物,难度不大,习作中,只要抓住动物特点,仔细观察,张开想像翅膀,自由表达,就能写出有个性的习作。  相似文献   

3.
多元辅助式习作教学利用场景再现、多元评价、软性"逼迫"、阶梯诊断、连锁启发等丰富的形式,在学生习作困难时给予适当的辅助,充分调动其习作积极性,激发儿童形成留心观察、创意想象、深入思考、推敲习作的良好习作习惯。辅助应根据不同的习作内容和要求而设计。例如在写《瑞雪》时,笔者课前不仅让学生到雪地里去尽情玩耍,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年级学段目标中对习作教学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按小学儿童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有计划地进行习作训练。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下良好的习作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元辅助式习作教学利用场景再现、多元评价、软性"逼迫"、阶梯诊断、连锁启发等丰富的形式,在学生习作困难时给予适当的辅助,充分调动其习作积极性,激发儿童形成留心观察、创意想象、深入思考、推敲习作的良好习作习惯。辅助应根据不同的习作内容和要求而设计。例如在写《瑞雪》时,笔者课前不仅让学生到雪地里去尽情玩耍,还利用逼迫辅助让其边观察边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1.顺应儿童天性。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把游戏与习作结合,正是顺应了儿童的天性。2.丰富学生体验。教学设计时,注意创设让学生访问、观察、参与、交流的情境,加强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明确指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所谓“要留心周围事物”,主要要求勤于观察生活、自然和社会,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所谓“乐于书面表达”,就是要激发学生产生写作欲望,形成一种“乐于动笔”的心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乐于动笔”,着力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习作的首要条件。一、开展活动,捕捉素材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亲身参加了某次活动,留下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因此可根据习作要求,有的放矢搞一些超前性活动,让学生人人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捕捉习作素材,从而促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比如我设计了别开生面的画鼻子活动。一进教师,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姑娘,但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小动物,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再现精彩画面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体验小动物的特点,达到眼中动物可亲可爱,笔下动物活灵活现的目的。习作讲评以展示和交流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修改自己的习作,享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由此可见,充分开展活动教学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关键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小学习作课堂上,结合儿童好动爱玩的天性来设计多种类型教学活动则显得尤为必要,它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开展游戏类活动。选择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是  相似文献   

11.
吴小红 《广西教育》2013,(13):67-6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那么,"真情实感"来自什么?答曰:生活。但是,生活并不等于教学。在生活内容教学化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动态生成,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习作教学的规律,让童心在表达中绽放。一、无法预设的精彩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践行"让作文回  相似文献   

12.
陈枫 《小学语文》2021,(4):35-38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年级专门编排了学习“观察”要素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师要立足“教材”、链接“学材”、聚焦“习材”,帮助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具备观察能力,习得表达技巧,提升习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渠清为有活水来,学生作文的"活水"来源于生活。笔者认为: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活动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写作文,再现玩趣,学生就一定能真正把习作视为"乐事",在兴趣的基础上孕育出自己的习作个性,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不少同学还有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和体验。但是,如何写出某种小动物的特点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则有一定难度。这次习作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组两篇不同作家笔下的同一种动物和两篇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指导学生将阅读中习得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应突出三点:一是指导学生抓住某种动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观察抓住特点,文章才能突出重点。二是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有顺序,文章才会有条理。三是表达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大话、假话,要把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5.
小学高年级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必定不会留心观察与积累素材,兴趣之重要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每个学段的作文教学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2年级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6年级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感悟能力的培养,必须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中年级作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学会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相似文献   

18.
习作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意义重大。就沟通层面来讲,习作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自我内心的大门,将真实的自己用文字进行细腻的展示,成为学生展现自身、深化沟通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途径;就文化素养层面来讲,习作可以帮助学生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提升自身的学识厚度,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习作教学必须把学生视角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要领,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唯有如此,习作教学的指导方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9.
[内容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写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或文具、生活用品、工艺品等,要求学生写出它的样子和特点,或玩起来如何有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表达出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20.
漆伟英 《教师》2011,(13):77-79
说起写作,新课标指出:第一阶段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阶段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