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牛津英语词典》中是post-modern,这一词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被使用。"后现代主义"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似乎是时间上后于"现代"或者是说现代之后的一个时代,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根据后现代思想家的看法,"后现代"主要不是指"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与其说是一个时代,不说是一种态度,一种反现代的态度。那么,到底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2.
技术的返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的历史和逻辑发展与科学一样呈现了一个从附魅、祛魅到返魅的过程 ;当代技术或“后现代技术”是一种返魅的技术 ,表现出比祛魅的现代技术更人性化、更社会化、更具不确定性从而更富神秘性的“魅力” ,从返魅的特征上我们无疑可以找到一个把握当代技术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在“妖魔化”的后现代,库恩以其‘范式’理论为后现代注入了一股思想洪流,引领了库恩时代的到来,成为当时后现代理论的一座里程碑;虽然其理论在后现代的科学战中暴露出历史时代的理论缺陷,尽管如此,库恩时代的到来仍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陈东妹  孟晓利 《金秋科苑》2010,(16):187-187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5.
陈东妹  孟晓利 《今日科苑》2010,(16):187-187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后现代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科学的三种形态其一是有机论的后现代科学,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的进步;其二是科学知识的权力学说,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相对主义,二是科学知识的意识形态化。这种学说的直接根源是利奥塔的后现代的“叙事说”的转向与福柯的知识权力学说,体现在“强纲领”SSK,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科学观中。在当前的“科学大战”中,科学卫士批判的主要是这种思潮;最后是科学文本的解构主义,其目的是破坏对科学文本解读与理解的任何确定性的规则,破坏了科学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梅钢 《科教文汇》2008,(19):238-239
话语分析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又一个切入点并且成为文学批判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交汇之地,尝试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方式结合德里达的语言解构理论从文本话语的“差异性”,“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全面阐释后现代文学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泛滥成灾进行了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上的多元主义、现代价值对传统价值的颠覆以及后现代思潮的肆虐。  相似文献   

9.
“全球叙事”理论作为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尝试,自提出以来就呈现出辩证性、连贯性、历史性等特征.而且,詹姆逊的“全球叙事”理论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提出了许多值得参考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片面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特点.在研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我们必须着眼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加以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科学哲学井非特定的科学共同体遵从的理论形态,它的现实性仅在于其生成性中。科学知识及其合法性话语(元叙事和两大叙事)在后现代社会中已出现严重危机。据此,利奥塔提出科学知识语用学的后现代科学哲学观。利氏的理论为科学哲学的“语境论”和“人类学转向”准备了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由于“索卡尔事件”的发生 ,“科学大战”被西方媒体传得沸沸扬扬 ,可以说在知识界引起了一场“大地震”。这场“大战”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是知识界少有的 ,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从表面上看 ,这场论战发生在“有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 ,似乎是一场科学与反科学之间的较量。实际上 ,当我们冷静地解读论战双方的文本时 ,就会发现 :论战双方阵线并不分明。在“科学卫士”中 ,有“科学”和“科学主义”两种倾向 ,而在“后现代思想家”中 ,也有“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口述科技史是在口述历史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中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受后现代口述策略的重大影响,口述科技史料与历史记忆中都不免会存在浓厚的后现代价值蕴涵;倘若要在后现代口述语境中保全科技史的历史理性,必须考虑选择传统规范真实性与后现代量子真实性两个并行的概念框架来描述口述科技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后现代科学"首倡者之一的图尔明基于后现代视角对科学合理性危机做出了诊治。图尔明认为,当代科学合理性危机导源于在"合理性"和"合乎情理性"之间失去平衡的现代理性观。基于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人文语境的系统考察,图尔明主张,后现代没有必要告别理性,而只需告别失衡的现代理性观,并结合后现代知识状况,回归前现代曾经有过的在"合理性"与"合乎情理性"间保持平衡的理性状态。图尔明倡导的在理论与实践、逻辑与修辞、地方性和普遍性之间保持平衡的后现代理性观,为解决科学合理性危机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化石是没有生命的,然而生物界却存在着“活化石”,其中还有许多是人们熟知的。古生物学对活化石的定义指“一个古老的原始类型以慢速进化残存到现代”,但现在一般将活化石解释为两类:一类与定义相同,指某些动物在很早时期就已形成,时至今日仍保持原样,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称为“原始型”活化石;另一类指“在少数  相似文献   

15.
刘继平 《科教文汇》2008,(10):163-164
禅宗集儒道思想而形成三教为一,“心性论”、“无常”观、“顿悟说”、“机语”论等是其主要特征。禅的思想与后现代的“反理性”、“离基础”、“求多元”、“返自然”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无论在哲学基础、历史背景、批判程度、社会影响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该从本质上去把握二者之异同。  相似文献   

16.
“仿像”是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思想中的关键术语,“仿像”又称作为拟像,“仿像”有三个等级,即模仿、生产、符号。“仿像”和发明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17.
根据科斯理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现代企业的形成大体经过两个阶段:一是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生产的发展;二是“一体化”的发展。所谓大规模销售指的是大批量经销商品的商业企业的出现。铁路和电报是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这一转变使大量市场交易被内部化于一个单一的大型现代企业之中。大规模生产过程通常还要求进一步的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参与”是现代社会的时尚,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一个“参与”,一个“懂得”都是建立在学生主体上的。在实际教学中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家国同构”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家国同构”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性,发展到现代国家则是家族的延伸,现代社会家与国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而美国“个人主义”有它不同于汉语意思的特别内涵,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可以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个人主义”的优势,将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集约农业技术的转征现代集约农业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的精耕细作技术而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以工业为武装、主要靠加强物化劳动的资金密集型技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